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做好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对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是加强基础管理的前提;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管理职责,是加强基础管理的核心;而狠抓“三基”工作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的有效途径。企业只有狠下功夫抓好以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作,才能极大地提升国有企业基层管理水平。
一、国有企业基础管理的内容及现状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加强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础管理是指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中最基础的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国有企业的这些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不仅是企业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前提,更是企业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完善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其他责任制度的必要条件。从企业管理体系分,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信息工作、标准化工作、规章制度、定额工作、计量和检测工作、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诸多基础性管理的总和。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活动及其活动间关系的分析,找出其属性、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组合和规律化管理,实现企业活动整体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国有企业基础管理是伴随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完善。上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会战初期,面对当时勘探开发任务异常繁重而基层管理相对薄弱的突出矛盾,针对参战队伍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水平相对较差的实际情况,油田提出并总结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等一整套基础管理做法(简称“三基”工作)。这一举措在大会战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作风也在全国工业战线上广为推广。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和向纵深发展,但基层管理工作没有同步发展,甚至有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工作弱化、管理滑坡的趋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认识到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审时度势,抓住了当前国企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突出矛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基础管理、市场与现场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石化集团历来十分重视基础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基础管理呈现不断加强的态势。
二、国有企业基础管理的新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是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的全面体系。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基础管理工作处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基层,各专业管理处于中间层,综合管理则处于最高层。这三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基础管理工作是“地基”,专业管理、综合管理是“楼层”,“地基”扎实,则大厦稳固,否则将屋倒楼倾。基础管理工作是实现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基础管理工作也只有与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结合才具有存在的意义。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对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基层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基层队伍,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是引领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我国国有企业基础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国有企业要在基础管理上狠下功夫。
2、规章制度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只有认真落实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不断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国有企业在基础管理中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管理职责中发挥了突出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规章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和修订。
3、职工培训是增强素质的重要手段,强化现代知识培训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需要。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在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的理念:开展企业基础管理创新不是单纯的抓管理,而是要通过这个平台,在国有企业开展一场管理文化的大融合、一次管理资源的大整合、一个整改管理差距的大行动,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一、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工作是我们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不断引入,直接挑战和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管理模式。应该说,这种转轨期间的管理变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变革管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从我们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兼容并蓄,相互融合,而绝非照搬照抄。随着经营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企业组织人事制度、工资奖励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经营决策制度都变成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的组织体制是否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工资奖励制度能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信息传递能否做到及时、流畅,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经济性是不是有机制的保证,都取决于企业这几方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只有认识到位,工作就主动,认识不到位,工作就被动。实践证明:搞好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政府机关各部门也要建立和树立这样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围绕着企业基础管理创新的主思路进行,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把企业基础管理创新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切实做到年年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有提高,在基层不断深化企业基础管理创新。
第二、切实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基层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才能让基层感到抓基础管理不是负担,而是自身的需要,从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具体做法:一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依靠思想道德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激发职工的思想、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员工勤奋、敬业、奉献的品德,自觉自愿地做好一切,追求基础管理的完美。二是以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工作为主要内容,与国际上推行的HSE体系认证、内控体系等有机融合,实现基层管理的有机整合。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员工基本素质培养。通过整合管理,制定具体的基层建设实施细则,加强执行与控制,最终达到安全生产、指标先进、技术领先、效益一流、班子团结、员工敬业、管理科学的目标。通过卓有成效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切实要替基层考虑,千方百计为基层减少负担,要减少可有可无的各类检查、评比、会议、简报、报表,并且该归并的一定要归并。另一方面要有激励机制,要想方设法激发基层的活力,要让基层感到做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工作有甜头,自觉自愿地去做。
第三、确保构建“三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基”工作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基础管理工作。为了使其更有生命力,各单位都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把“三基”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相融合。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等专业管理体系。
有为才有地位,如果遇到问题绕道走,那什么工作都做不好,何况抓“三基”工作是企业的千秋大计,一定要抓好抓出成效来。构建“三基”工作的长效机制一个核心就是要有抓工作的好的机制和体制。就拿基层“基本功”训练来说仅靠提倡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把“基本功”训练作为基层的重大事项来抓,要通过制度加以规范,老老实实地提高职工素质,而不光是为了在技术练赛中摘金夺银,使我们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当前,我们的队伍要“走出去”,靠的是什么,除了我们的决策和装备外,就是我们的技术和技能实力,才能成就辉煌。
在体制上也要配套起来,不要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动不动就安排布置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应该融合各种检查、考核,综合考虑,尽量减轻基层负担。当然,一些必要的如安全检查等要常抓不懈。对于一个基层来说,一方面不能成天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而是要把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另一方面要规范基础工作,如果一个支部半年不开一个支部会,那基层班子建设好是句空话。所以,要从机制和体制上进一步规范我们的行为,尤其要把“三基”工作的成效作为直接衡量各单位企业管理工作业绩的必要条件之一。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管理局)
一、国有企业基础管理的内容及现状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加强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础管理是指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业务中最基础的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国有企业的这些记录、数据、标准和制度不仅是企业发挥其经济功能的前提,更是企业发挥其社会功能的基础,是完善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其他责任制度的必要条件。从企业管理体系分,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信息工作、标准化工作、规章制度、定额工作、计量和检测工作、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企业和社会要求的诸多基础性管理的总和。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就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活动及其活动间关系的分析,找出其属性、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组合和规律化管理,实现企业活动整体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国有企业基础管理是伴随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完善。上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会战初期,面对当时勘探开发任务异常繁重而基层管理相对薄弱的突出矛盾,针对参战队伍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水平相对较差的实际情况,油田提出并总结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等一整套基础管理做法(简称“三基”工作)。这一举措在大会战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作风也在全国工业战线上广为推广。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不断重视,在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和改造工作全面推进和向纵深发展,但基层管理工作没有同步发展,甚至有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工作弱化、管理滑坡的趋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认识到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审时度势,抓住了当前国企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突出矛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基础管理、市场与现场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石化集团历来十分重视基础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基础管理呈现不断加强的态势。
二、国有企业基础管理的新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是综合管理、专业管理与基础管理的全面体系。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基础管理工作处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的基层,各专业管理处于中间层,综合管理则处于最高层。这三种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基础管理工作是“地基”,专业管理、综合管理是“楼层”,“地基”扎实,则大厦稳固,否则将屋倒楼倾。基础管理工作是实现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基础管理工作也只有与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结合才具有存在的意义。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对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基层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基层队伍,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是引领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我国国有企业基础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国有企业要在基础管理上狠下功夫。
2、规章制度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只有认真落实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才能不断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国有企业在基础管理中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管理职责中发挥了突出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规章制度也要不断完善和修订。
3、职工培训是增强素质的重要手段,强化现代知识培训是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需要。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立足于以人为本,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国有企业基础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在国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的理念:开展企业基础管理创新不是单纯的抓管理,而是要通过这个平台,在国有企业开展一场管理文化的大融合、一次管理资源的大整合、一个整改管理差距的大行动,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第一、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工作是我们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不断引入,直接挑战和冲击着我们传统的管理模式。应该说,这种转轨期间的管理变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变革管理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从我们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兼容并蓄,相互融合,而绝非照搬照抄。随着经营管理内容和方式的变化,企业组织人事制度、工资奖励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经营决策制度都变成企业的基础工作。企业的组织体制是否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工资奖励制度能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信息传递能否做到及时、流畅,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经济性是不是有机制的保证,都取决于企业这几方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只有认识到位,工作就主动,认识不到位,工作就被动。实践证明:搞好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如此,政府机关各部门也要建立和树立这样的管理理念,一切工作围绕着企业基础管理创新的主思路进行,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把企业基础管理创新深入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切实做到年年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有提高,在基层不断深化企业基础管理创新。
第二、切实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基层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充分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才能让基层感到抓基础管理不是负担,而是自身的需要,从而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具体做法:一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依靠思想道德和先进文化的引领,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激发职工的思想、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培育员工勤奋、敬业、奉献的品德,自觉自愿地做好一切,追求基础管理的完美。二是以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工作为主要内容,与国际上推行的HSE体系认证、内控体系等有机融合,实现基层管理的有机整合。具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以基层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员工基本素质培养。通过整合管理,制定具体的基层建设实施细则,加强执行与控制,最终达到安全生产、指标先进、技术领先、效益一流、班子团结、员工敬业、管理科学的目标。通过卓有成效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工作中,我们一方面切实要替基层考虑,千方百计为基层减少负担,要减少可有可无的各类检查、评比、会议、简报、报表,并且该归并的一定要归并。另一方面要有激励机制,要想方设法激发基层的活力,要让基层感到做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工作有甜头,自觉自愿地去做。
第三、确保构建“三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基”工作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基础管理工作。为了使其更有生命力,各单位都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把“三基”工作与各项专业管理相融合。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等专业管理体系。
有为才有地位,如果遇到问题绕道走,那什么工作都做不好,何况抓“三基”工作是企业的千秋大计,一定要抓好抓出成效来。构建“三基”工作的长效机制一个核心就是要有抓工作的好的机制和体制。就拿基层“基本功”训练来说仅靠提倡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把“基本功”训练作为基层的重大事项来抓,要通过制度加以规范,老老实实地提高职工素质,而不光是为了在技术练赛中摘金夺银,使我们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当前,我们的队伍要“走出去”,靠的是什么,除了我们的决策和装备外,就是我们的技术和技能实力,才能成就辉煌。
在体制上也要配套起来,不要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动不动就安排布置各种各样的检查、考核。应该融合各种检查、考核,综合考虑,尽量减轻基层负担。当然,一些必要的如安全检查等要常抓不懈。对于一个基层来说,一方面不能成天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而是要把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管理上。另一方面要规范基础工作,如果一个支部半年不开一个支部会,那基层班子建设好是句空话。所以,要从机制和体制上进一步规范我们的行为,尤其要把“三基”工作的成效作为直接衡量各单位企业管理工作业绩的必要条件之一。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