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例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可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来改善患者心肌代谢能力,缓解心衰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血管收缩;供血
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在运作时无法有效搏出组织代谢以及机体静脉回流所需血液供应量,老年人是该病的常见患病群体,其是各类心脏疾病终末期由于心肌硬化、冬眠、纤维化以及梗死等所导致的一种严重症状[1]。受到老年人身体机能以及抵御力的下降,一旦出现该病,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例进行研究,总结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共70例。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在63岁到78岁,平均(71.3±6.5)岁。原发病情况如下:13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为急性心肌梗死,6例为高血压,5例为肺部感染,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62岁到80岁,平均(72.4±7.3)岁。原发病情况如下:12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为急性心肌梗死,7例为高血压,4例为肺部感染,3例为扩张性心肌病,2例为肾衰尿毒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原发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强心剂以及利尿剂进行治疗,同时通过静脉注射方法注射微量硝普钠。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用量为每天1片,其中包含6.25毫克氢氯噻嗪以及75毫克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的用量从12.5毫克每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天服用2次,单次的最大服用剂量为50毫克。
1.3 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利用超声检查判定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功能分级恢复到Ⅰ级或者改善2级为优;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且未达Ⅰ级为良;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分级均无变化,为差。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并汇总后所得数据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与处理,优良率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 检验,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 良 差 优良率
观察组 35 7(20.00) 27(77.14)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3(8.57) 16(48.49) 8(24.24) 27(77.14)
- - - - 14.868
P - - - - <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病死率较高。据相关研究表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情况可以有效保护心肌细胞的内部结构,增强心肌稳定性,改善心肌书舒张与收缩功能,进而缓解心衰[2]。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除了需要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还需要改善心肌代谢功能。
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优良率达到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原因在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属于血管緊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可以拮抗AT1 受体,促进醛固酮的释放并抑制血管的收缩,进而发挥降压作用[3]。美托洛尔主要通过阻断β1-受体来减慢机体心脏的心率并对心脏的收缩进行抑制,同时也可以延缓房室的传导时间,降低心脏收缩的自律性[4]。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美托洛尔可以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改善患者心肌代谢能力,缓解心衰。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可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来改善患者心肌代谢能力,缓解心衰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牡妮娜•依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4(05):2520-2521.
[2]黄运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探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1(10):1975-1976.
[3]廖幼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9(02):87-88.
[4]任翠莲,张海燕.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03(04):14+16.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可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来改善患者心肌代谢能力,缓解心衰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血管收缩;供血
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在运作时无法有效搏出组织代谢以及机体静脉回流所需血液供应量,老年人是该病的常见患病群体,其是各类心脏疾病终末期由于心肌硬化、冬眠、纤维化以及梗死等所导致的一种严重症状[1]。受到老年人身体机能以及抵御力的下降,一旦出现该病,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例进行研究,总结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共70例。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低于50%。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在63岁到78岁,平均(71.3±6.5)岁。原发病情况如下:13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为急性心肌梗死,6例为高血压,5例为肺部感染,2例为扩张性心肌病。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在62岁到80岁,平均(72.4±7.3)岁。原发病情况如下:12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为急性心肌梗死,7例为高血压,4例为肺部感染,3例为扩张性心肌病,2例为肾衰尿毒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原发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强心剂以及利尿剂进行治疗,同时通过静脉注射方法注射微量硝普钠。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用量为每天1片,其中包含6.25毫克氢氯噻嗪以及75毫克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的用量从12.5毫克每次开始逐渐增加,每天服用2次,单次的最大服用剂量为50毫克。
1.3 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利用超声检查判定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功能分级恢复到Ⅰ级或者改善2级为优;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且未达Ⅰ级为良;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功能分级均无变化,为差。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整理并汇总后所得数据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与处理,优良率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 检验,P<0.05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信息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 良 差 优良率
观察组 35 7(20.00) 27(77.14) 1(2.86) 34(97.14)
对照组 35 3(8.57) 16(48.49) 8(24.24) 27(77.14)
- - - - 14.868
P - - - - <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病死率较高。据相关研究表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情况可以有效保护心肌细胞的内部结构,增强心肌稳定性,改善心肌书舒张与收缩功能,进而缓解心衰[2]。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除了需要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冠状动脉的供血情况,还需要改善心肌代谢功能。
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优良率达到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原因在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属于血管緊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可以拮抗AT1 受体,促进醛固酮的释放并抑制血管的收缩,进而发挥降压作用[3]。美托洛尔主要通过阻断β1-受体来减慢机体心脏的心率并对心脏的收缩进行抑制,同时也可以延缓房室的传导时间,降低心脏收缩的自律性[4]。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以及美托洛尔可以在有效降压的基础上改善患者心肌代谢能力,缓解心衰。
综上所述,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可联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来改善患者心肌代谢能力,缓解心衰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牡妮娜•依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4(05):2520-2521.
[2]黄运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探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1(10):1975-1976.
[3]廖幼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09(02):87-88.
[4]任翠莲,张海燕.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03(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