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培养模式及实现方式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使其具备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和信息道德主体性,已成为网络信息时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之一。本文对青少年信息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在对信息道德内在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自主互动,四位一体”的中小学信息道德培养模式,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
  关键词:信息道德;自主互动;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4-0043-05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中小学生的生活。它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然而,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还没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加上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一些色情、暴力以及反动迷信等不健康内容,使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分不清真善、好恶,从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透露:近年的青少年犯罪中,近80%的人是通过网络受到诱惑,或者沉湎于网络不能自拔,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而走向犯罪。这些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中小学生信息道德教育。为此,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响应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4]8号)精神号召,主持开展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道德教育试验》这一全国性研究课题,呼吁教育一线人员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构建良性互动的信息技术德育模式。
  
  一、信息道德概念的提出及其时代背景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个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价值观和习惯,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通过自己的判断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
  “信息道德”的提法最早出自“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信息素养”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 IIA)主席保罗·车可斯基在1974年向全美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一个崭新概念。1999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在其个人专著《信息素养论》一书中,不仅首次将“信息素养”的概念引入国内,而且还明确提出“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使学生不仅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道德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有意无意间却偏重于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信息道德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信息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对中小学生切实可行的信息道德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互动,四位一体”的信息道德培养模式设计
  
  1.模式理论支撑
  (1)“大德育”理念
  大德育观最早由“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提出,他认为德育是由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共同组成。
  笔者所提的 “大德育”理念,既指学校、家庭、学校多方位的道德网,又指涵盖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种状态下的两个道德维度。这一理念下,虚拟网络空间中,作为信息活动主体的青少年,仍然要在自身信息道德意识的约束下规范其在虚拟社会的行为。
  (2)系统论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功能。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其本质属性包括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2.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现状
  (1)信息道德认知模糊
  在广阔的自由网络空间中,青少年往往有一种自由和为所欲为的感觉,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和责任;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网络世界中的主体才是真正的“自我”,自己终于摆脱了传统社会规范的种种控制。事实是,网络中的“自我”实际上是真实的我、想象的我和分裂的我的综合体。必须让其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列车不论能量如何强大,都应该行驶在社会规范的轨道上,信息技术可以引发社会规则的更新,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无规则疾驰。
  (2)信息道德情感冷漠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只有与现实中的人交往,才能真正丰富其真实的情感。而眼下不少中小学生更愿意通过简单的键盘操作完成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则产生厌恶、逃避、恐惧心理,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形成恶性循环的社交恐惧症。当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时,很容易产生道德情感冷漠的现象,一旦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境地,人就脱离社会现实而成为网络奴隶,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个人失去传统的亲情、友情等道德情感与平等互助,进而打破了和谐一致的道德关系。
  (3)信息道德信念缺失
  网络社会中信息的快速传播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地域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约束,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网络技术的发展消除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障碍,西方文化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威胁着弱势国家的民族文化。西方敌对势力把青年学生作为“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妄图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抓住青年一代可塑性强、辨别力和抵抗力差等弱点,通过图片、声像、文字等途径传播其腐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青年一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蚀。这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如果信息道德信念缺失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引起学生政治观念的模糊和民族意识的淡化,不利于大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我们会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4)信息道德关系混乱
  由于信息道德认知模糊和道德情感缺失等原因,导致了青少年在信息活动交往中信息道德关系混乱的状况。如在学习社区中单向地获取信息而不愿共享资源,引用别人文献资料而不标记原创者,不尊重别人的信息活动成果等。
  (5)信息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开放、自由、匿名的特点使得网络世界追究责任变得不易操作,同时由于青少年观念意识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相对滞后,使得网络虚拟环境中对信息道德失范行为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网络的弱规范性又放纵了青少年人性系统当中那些顽劣因素的萌生和泛滥,而且网络强大的诱惑力,远远超过了青少年信息道德意志力,有的青少年沉湎于网络中的色情、暴力不能自拔而精神萎靡,学业倒退,甚至误入歧途,走向犯罪。
  3.培养模式设计
  笔者剖析信息道德构成层次,结合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现状,以“大德育”理念和系统论为理论支撑,提出了“自主互动,四位一体”的中小学信息道德培养模式(如图1)。
  (1)“自主互动”
  “自主”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所处的道德层次和欲达目标,自由选择信息内容、活动方式并通过自我调控信息活动达到自我德育目标。“互动”指学生和其他信息活动主体在形成的信息道德关系中双向或多向的交互性关系和对等性行为。自主互动要以一定的道德意识为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发挥自身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崭新教育理念。
  (2)“四位一体”
  “四位”即信息道德培养模式的四个层次;“一体”指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四个层次相互影响,互有联系,辩证统一于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这一终极目标。
  第一层次:明晰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信念等,它是道德行为的深层心理动因,也是信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
  第二层次:构建道德关系。在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网络条件下资源共享等信息活动关系,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的沟通互动、共享合作能力。
  第三层次:规范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在信息道德关系中,进行信息交流时采取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的能力。
  第四层次:评价道德主体。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力,包括对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评价是自始至终的,使学生在对道德主体的评价中更明晰道德意识。
  “一体”,即模式的核心——培养道德主体性。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信息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依赖于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水平。道德主体性,一是指学生在各种道德准则面前的主体性,即在各种不同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能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行动;二是学生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提出新行为准则的能力和勇气。
  信息道德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贯穿于整个道德培养过程始终,因此它位于四个层次中的底层。“双箭头”表示它与其他几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道德评价是关键层次,其反馈将深刻影响其他层次能力的培养。信息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故把道德主体性作为核心层次。整个培养模式呈开放态势,依托校园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贯通一个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自主互动,四位一体”的信息道德培养模式。
  
  三、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
  
  笔者借鉴传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方式,探索出“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实施方式,即: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建立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渗透体系,形成德育工作合力,以达到提高学生信息道德主体性的目标。
  1.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培养信息道德意识
  “一抓、二结合、三渗透”的教育策略:
  “一抓”,即学校要抓好各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工作。各科教师是信息道德教育实践者,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道德教育的先行者,道德意识的培养是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依托,整合其他学科全面渗透来实现的。教师的修养、人格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应把握这一机会,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自己良好的信息素养、具体行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教育。
  “二结合”,即“疏堵结合”、“信息使者”和“知心姐姐”结合。
  疏堵结合,就是杜绝学生浏览网络不良信息的同时又利用不良信息造成的恶果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学生;“信息使者”和“知心姐姐”结合,就是信息技术教师指出学生信息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心理教师分析其产生的心理原因,发挥两者的德育合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道德失范问题。
  “三渗透”,即学科内作品中渗透、学科间整合中渗透和生活中全面渗透。
  各科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几个学生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品” 任务或组织课外小组活动等,建立信息道德关系,培养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2.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构建自我信息道德关系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传统的灌输道德条款的德育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活动的能力,培养信息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构建有序的信息道德关系以规范其信息道德行为,塑造其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质。
  (2)让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性
  ①建立值周班长负责制。设值周班长负责机房管理工作。由全班同学推荐,采用信息素养比拼的方式,进行民主选举。值周班长负责全班信息活动工作,监督同学间的信息道德行为,领导各小组长管理班级学生利用本校虚拟学习社区和博客群来交流、学习和评价。每周作一个工作总结,这一活动纳入学生信息素养考核,激励学生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②建立评比竞赛制度。在值周班长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信息素养方面的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在各类活动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合作、评价、做人”的能力和态度,以实现德育的目标。
  3.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形成道德行为感化示范联手网络
  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可以通过血亲关系的感化作用、家庭生活的渗透作用和父母言行的示范作用,对子女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应带头为孩子营造一片洁净的网络天空,一方面传授孩子利用网络学习科学经验,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浏览的内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为了提高家长的信息素养,增强其教育意识,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工作保持同步,可以采用以下组织形式建立起互动教育网络:
  (1)建立班主任家访制
  学校要求班主任利用班后或假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家访,除了解和沟通学生在家在校网络应用情况外,要搞好家庭信息道德教育情况的调查,家长的观念是否陈旧,教育知识是否贫乏,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家庭环境是否健康和谐,据此做出切合实际的指导家庭信息道德教育的计划。
  (2)召开家庭信息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会
  以年级为单位,每年召开两次,聘请有代表性的家长参加,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交流探讨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方法,树立家庭教育的典型,大大促进家庭信息素养教育质量的提高。
  (3)办好信息技术“家长班”
  每年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对家长免费培训两次,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信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自身的信息素养,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教育家长克服教育子女的盲目性、随意性的信息活动,为孩子信息道德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4.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在社会生活中全面渗透信息道德各层次教育
  (1)借助社区的作用,加强信息道德教育
  许多西方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很早就借助社区作用来培养、提升青少年信息道德,我们可以借鉴其做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法规、信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如通过社区等社会教育渠道,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各类竞赛和宣传活动等,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提升其信息素养。
  (2)利用网络自身传播优势,做好信息道德教育工作
  在网络媒体上开设专栏,普及信息道德知识;或与学校联手,共同建立信息道德教育平台,以保证师生了解网络媒介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使信息道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3)发挥政府职能,为青少年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一方面发挥政府监管职能,逐步健全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吧的监管力度,倡导文明办网;另一方面发挥政府导向作用,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公司开发过滤不良信息的智能软件,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在这个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形势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积极配合学校、联络家庭、呼吁社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信息德育工作合力,及时更新传统德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 构筑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大德育”框架。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未雨绸缪,就能够营造出绿色网络信息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筑一道精神防火墙!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苗迎春.关于网络时代中小学德育的思考与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0).
  [3]舒也.对“大德育体系”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3).
  [4]周所铨.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学教育,2007,(4).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4月16日-17日,由辽宁省教育信息化推进办组织的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研讨会在本溪召开,来自省内14个市的部分学校领导及校长共30余人参加会议。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推进办主任、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范龙出席会议并做讲话。  本次会议主要议题为:学习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研讨《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和《辽宁省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稿
摘 要:创新教育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拓展了学习内容,营造了优美的学习情境,增加了学习的信息量,这一切都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质疑;想象;推断;发散聚合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基于Flash Professional 8和Camtasia studio 4平台研制多媒体辅助视频教学课件的技巧,其中包括整合文件时路径问题的解决、自定义视频播放器、FLV视频文件添加注释、设置文本显示格式、课件中显示时间等。  关键词:视频播放器;提示点;FLV;Camtasia studio;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
摘 要: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教学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对该教学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网络课程的价值所在。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法》网络课程的建设,阐述了如何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为网络教育资源的协作开发和共享应用提供了一个参考案例。  关键词:教育资源;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0-0078-04   
新闻链接:    2009年2月5日,由教育部数学与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全国“手持技术与中学数学新课程整合”项目办公室、惠普公司及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HP杯发现之旅冬令营暨高中数学优质课观摩评选活动在北京圆满闭幕。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教育专家与国内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全国12个实验区近50所学校的200多名教育工作者、学生参与了此次为期三天的冬令营,共同参与了学术研讨、教学展示与交流、
9月15日,北京,戴尔在中国宣布推出互联课堂(Connected Classroom)解决方案。此方案旨在通过把创新的技术、产品、服务、软件与培训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互联课堂是戴尔面向中小学校学习环境而规划的教育技术蓝图,它将提供教师们所需的技术工具,帮助学生们具备21世纪的技能,以适应未来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这是继今年5月戴尔推出Latitude 2100教育本后
摘 要:校园网的建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设备条件,但资源库制约着校园网的应用。复杂的资源库对创建及维护技术要求较高,基层中小学很难操作。利用FTP服务器作资源库,创建、维护简单,使用方便。Serv-U是一个不错的FTP服务器软件。本文介绍了使用Serv-U建立FTP资源库的的过程。  关键词:校园网;资源库;FTP;Serv-U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
摘要:文章介绍了解决WIN XP、VISTA、WIN7三种系统共享打印机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打印机设置;打印机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4-0064-02  我们单位有20多人,办公室分布在同一层楼,十几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网络连接。由于工作原因,每个人的文稿处理工作都比较多,但打印机只有文印室有,迫切需要进行打印机共享。  前
大偵探福尔摩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为落实教育部“数字校园”的意见,针对当前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局限性,宏碁集团借助国外成功经验,组织力量打造出全新一代“宏碁移动无线网络教室”,使计算机不再是单纯的被学习的对象,而真正成为辅助学习的工具,作为“班班通”的高级模式,移动网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