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是一些事例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名句的简单引用,它应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更加睿智、更加深广的思考和探求。当至真至性的情思交汇融合时,智慧的火花才能常常迸发,凝聚成理性思考,闪现出思想蕴含,呈现出一种启人心智的理趣美。议论、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是否精彩,说理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那么,议论文如何说理呢?
一、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从而使人们信服。如果所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
例如2010年高考课标卷《我体验,我快乐》: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只有体验过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李煜若不是有亡国破家的体验,怎能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杜甫若不是有安史之乱的体验,怎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白居易若不是有深入民间的体验,怎能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作者巧妙地运用假设揭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生命体验之间的联系。
二、因果分析法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它使说理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例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因为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所以,朋友们,别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放弃”!
作者用假设分析法论述了“放弃”的结果:“放弃”,才有“坦然的心境,阳光灿烂的生活”,由此证明了“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三、设喻取譬法
这种方式是通过揭示事物之间具有同类性质或相同特点来进行说理论证。运用这种方法,取象附理,贴切自然,语境清新。
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满身花雨又归来》: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却依然如泉般清澈,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作者把人比喻成“帘燕”,“如泉般清澈,如茶般香醇”,平中见奇,喻理成趣,耐人寻味。
四、类比分析法
就是借用性质相同或相近、读者熟悉的具体事例巧妙比较,让读者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地领悟其深奥抽象的道理。
例如2010年高考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在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君子在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那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还有那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然而,他们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
作者把那些“功遂身退、侃侃而谈、仰天大呼、鼓盆而歌”的先秦诸子进行类比,巧妙地论述了“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浅显易懂,说理透彻。
五、对比分析法
在议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一方面从正面列举,另一方面从反面列举,这样会使得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说理更加透彻。
例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心灵的暖春》: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乏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人有爱则心灵上绿树成荫,无爱则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充分说明了爱对于心灵的滋润作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张倩,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
一、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从而使人们信服。如果所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简言之,正例反说,反例正说。
例如2010年高考课标卷《我体验,我快乐》: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只有体验过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李煜若不是有亡国破家的体验,怎能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杜甫若不是有安史之乱的体验,怎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白居易若不是有深入民间的体验,怎能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作者巧妙地运用假设揭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生命体验之间的联系。
二、因果分析法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它使说理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例如2010年高考辽宁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因为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所以,朋友们,别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放弃”!
作者用假设分析法论述了“放弃”的结果:“放弃”,才有“坦然的心境,阳光灿烂的生活”,由此证明了“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三、设喻取譬法
这种方式是通过揭示事物之间具有同类性质或相同特点来进行说理论证。运用这种方法,取象附理,贴切自然,语境清新。
例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满身花雨又归来》: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却依然如泉般清澈,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作者把人比喻成“帘燕”,“如泉般清澈,如茶般香醇”,平中见奇,喻理成趣,耐人寻味。
四、类比分析法
就是借用性质相同或相近、读者熟悉的具体事例巧妙比较,让读者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地领悟其深奥抽象的道理。
例如2010年高考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在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君子在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那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还有那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然而,他们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
作者把那些“功遂身退、侃侃而谈、仰天大呼、鼓盆而歌”的先秦诸子进行类比,巧妙地论述了“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浅显易懂,说理透彻。
五、对比分析法
在议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一方面从正面列举,另一方面从反面列举,这样会使得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说理更加透彻。
例如2010年高考山东卷《心灵的暖春》:爱是人生之源,一个人的心中倘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有了爱,纵然是满眼阴云、遍地荆棘,你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无限的迷恋和神往。爱造就人成为独一无二的动物,物质的贫缺只会导致人生的艰难,而爱的匮乏则会使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
人有爱则心灵上绿树成荫,无爱则人生空虚和灵魂孤独,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充分说明了爱对于心灵的滋润作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张倩,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