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末之际,我有幸参加赴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听课学习的活动,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开阔视野、学习交流的难得机会,对于我个人的专业成长、学科教学观念、教法等诸多方面都给了我不同程度的启示,收获良多。下文中我将谈谈此次听课的感想,并结合这次活动带给我的冲击表达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
此行的一周中我共听课20节,此外还参加了一次高二年级的备课组会,并在一些适当的场合与老师们有过面对面的交流。首先,我先谈谈在高三课堂上的感受,总体上说课堂容量较大、课堂节奏较快,所涉及的复习内容全面系统,但主次分明,专题复习时重点突出,又不拘泥于某个专题,教法上多用对比手段,对一些易混、易错内容进行跨章节归纳、整理,课件教学已成为常态形式,课前有考点、知识点、难点、复习目标的展示,随着课堂复习内容的推进,同步配有适量的当堂练习,大多为全国历年的高考真题(囊括全国I、II卷及各自主命题的省份试题)真正做到讲与练的有机结合。高二课堂教学大多手段多样(课件、挂图、动画、电子图片、模型等),课堂气氛活跃,部分教师对课本知识所涉及的外延内涵拓展较深,因而知识容量很大,教学多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内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比喻形象,举例生动,新课内容进行的同时善于“以新比旧”,用学生对熟识知识的理解思维去掌握新内容,教学语言简练风趣,习题课上对知识点的表述准确、分析适度,课堂进行中时常渗透着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评价和老师简单点评归结,课堂推进平稳、流畅。学生课堂准备充分,参与积极,体现了“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老师们娓娓可亲,营造了轻松愉快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体现出和谐有序、快节奏的教学特色,较好地实践了生本理念。总之,应该说他们有着相对“高效的课堂”。
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一般意义上的“高效”是针对单位时间内“量”的多少来说的,这一要素可能更多地是从课堂评价者的角度来设定的,似乎是某种静态的、指标性的东西。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对“量”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必须保证的,但不应过于僵化和苛刻,更为重要地是教学活动应是一个以学生群体为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解学生,并需要教师以真实外在、真诚的态度与他们持续交融的过程。有的时候学生从过程中体会到的东西其价值可能会远大过某一节课的知识本身,这时的时间成本是必须要付出的。而这样一个特殊过程的“高效”并不是单方面努力就能做到的,也没有所谓固定的“高效模式”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者与被教者过程交融的流畅程度。
另一个层面来理解“高效”就应该侧重于效果的显著与否了,要知道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不断动态交互的一个过程,其中可能包含很多影响教学进行的因素,作为教师一方课前对教学容量评估的同时还要顾及“教学效果”,应多考虑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可能在某些环节出现的状况或反应。课堂进行中让尽可能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掌握你的教学内容,就成为判定高效与否的关键所在了,然而这里又会出现一个矛盾,显然学生是一个多层次的群体,生物个体间的差异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在尽可能多地照顾学生接受效果的同时必然与整体教学“量”的要求产生冲突,尤其在面临学生的接受程度层次普遍过低时,教学进程会受阻,教师往往会面临“有唱无和”的境地,此时往往是考验教师临场应变和备课充分与否的时刻,另辟蹊径的启发或化繁为简的点拨或形象生动的类比等都是打破僵局的办法,用平和的耐心和鼓励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亮点,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当一些关键突破点达成时不要吝惜夸赞之辞,运用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态度和状态是非常关键的,如同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是核心一样,师生关系或教师状态的好坏同样也是课堂能否“高效”进行的关键。有一种比喻我很赞同,如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就应该抱着做客的心态走进课堂,这样在无形中可能会有助于教师以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预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难达到。
最后我还想指出除过“量”和“教学效果”层面之外,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还应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课堂教学是否带给学生学科方法论层面的体悟,是否使学生通过课堂的亲身体验从点滴的知识掌握应用中内化出正确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是否从根本上渗透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考虑,这几方面目标的达成显然不是那一节课能够做到的,它可能要通过多节课甚至是某一阶段的不懈努力下才能向前迈进一小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把它做为一种始终致力的努力方向,我相信通过每一节课的不断积累,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教无定法,但百变不离宗,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敢于在必要时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以更大的勇气去追求和践行“高效”,灵活应对问题的出现才是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根本出路所在。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
此行的一周中我共听课20节,此外还参加了一次高二年级的备课组会,并在一些适当的场合与老师们有过面对面的交流。首先,我先谈谈在高三课堂上的感受,总体上说课堂容量较大、课堂节奏较快,所涉及的复习内容全面系统,但主次分明,专题复习时重点突出,又不拘泥于某个专题,教法上多用对比手段,对一些易混、易错内容进行跨章节归纳、整理,课件教学已成为常态形式,课前有考点、知识点、难点、复习目标的展示,随着课堂复习内容的推进,同步配有适量的当堂练习,大多为全国历年的高考真题(囊括全国I、II卷及各自主命题的省份试题)真正做到讲与练的有机结合。高二课堂教学大多手段多样(课件、挂图、动画、电子图片、模型等),课堂气氛活跃,部分教师对课本知识所涉及的外延内涵拓展较深,因而知识容量很大,教学多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内容作为问题的切入点,比喻形象,举例生动,新课内容进行的同时善于“以新比旧”,用学生对熟识知识的理解思维去掌握新内容,教学语言简练风趣,习题课上对知识点的表述准确、分析适度,课堂进行中时常渗透着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评价和老师简单点评归结,课堂推进平稳、流畅。学生课堂准备充分,参与积极,体现了“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老师们娓娓可亲,营造了轻松愉快平等交流的良好氛围,体现出和谐有序、快节奏的教学特色,较好地实践了生本理念。总之,应该说他们有着相对“高效的课堂”。
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一般意义上的“高效”是针对单位时间内“量”的多少来说的,这一要素可能更多地是从课堂评价者的角度来设定的,似乎是某种静态的、指标性的东西。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对“量”的追求是可以理解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必须保证的,但不应过于僵化和苛刻,更为重要地是教学活动应是一个以学生群体为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了解学生,并需要教师以真实外在、真诚的态度与他们持续交融的过程。有的时候学生从过程中体会到的东西其价值可能会远大过某一节课的知识本身,这时的时间成本是必须要付出的。而这样一个特殊过程的“高效”并不是单方面努力就能做到的,也没有所谓固定的“高效模式”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者与被教者过程交融的流畅程度。
另一个层面来理解“高效”就应该侧重于效果的显著与否了,要知道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不断动态交互的一个过程,其中可能包含很多影响教学进行的因素,作为教师一方课前对教学容量评估的同时还要顾及“教学效果”,应多考虑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可能在某些环节出现的状况或反应。课堂进行中让尽可能多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理解掌握你的教学内容,就成为判定高效与否的关键所在了,然而这里又会出现一个矛盾,显然学生是一个多层次的群体,生物个体间的差异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在尽可能多地照顾学生接受效果的同时必然与整体教学“量”的要求产生冲突,尤其在面临学生的接受程度层次普遍过低时,教学进程会受阻,教师往往会面临“有唱无和”的境地,此时往往是考验教师临场应变和备课充分与否的时刻,另辟蹊径的启发或化繁为简的点拨或形象生动的类比等都是打破僵局的办法,用平和的耐心和鼓励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亮点,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当一些关键突破点达成时不要吝惜夸赞之辞,运用多种手段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态度和状态是非常关键的,如同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是核心一样,师生关系或教师状态的好坏同样也是课堂能否“高效”进行的关键。有一种比喻我很赞同,如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就应该抱着做客的心态走进课堂,这样在无形中可能会有助于教师以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预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难达到。
最后我还想指出除过“量”和“教学效果”层面之外,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否还应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课堂教学是否带给学生学科方法论层面的体悟,是否使学生通过课堂的亲身体验从点滴的知识掌握应用中内化出正确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是否从根本上渗透了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考虑,这几方面目标的达成显然不是那一节课能够做到的,它可能要通过多节课甚至是某一阶段的不懈努力下才能向前迈进一小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把它做为一种始终致力的努力方向,我相信通过每一节课的不断积累,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教无定法,但百变不离宗,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敢于在必要时留给学生充足的展示空间,以更大的勇气去追求和践行“高效”,灵活应对问题的出现才是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根本出路所在。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