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资源,其中蕴含着全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工作中,既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弘扬中华文化。文章结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探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工作;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130-02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会影响我国未来的综合国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也充分表明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国家发展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很多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关注较少。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使之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进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拓展学生知识面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博大”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覆盖面非常广泛,而“精深”主要是指传统文化耐人寻味。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传统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包含了科学技术、建筑设计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这些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处于培养正确“三观”、储备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开拓知识视野、拓展知识层面中去。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问题,感受古代学者的情趣,广泛接触各层面的学科知识,这能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立身之本。关于道德问题,古人拥有一套严格、标准的体系,虽然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仍能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更注重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养成谦恭礼让的品质。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人而后己”“君子贵人而贱己”“仁者必敬人”都是提倡尊重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尊重意识。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还包含大量的爱国内容,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古典文学、民族音乐、国画、书法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一直被人们称为“高雅艺术”,之所以高雅是因为古人比较重视艺术作品的内涵、意境:诗词注重诗意、散文注重文意、书法注重气势、绘画注重灵感、音乐注重神韵,这些都是艺术作品中的意境体现,深刻展现出了古人对于艺术作品独特的感悟与理解。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
4.激发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
当前,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较为强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文化传播与沟通成为了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措施,从而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临较多的文化安全问题。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防止出现“文化入侵”“文化渗透”等问题。当前,部分学生崇拜外来文化,比如“韩流”“日流”等,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较少,由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时候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1.优化家庭教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一个融洽、温馨、和谐的家庭,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家庭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改变以往学生家长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在待人接物、做人做事方面加以重视。首先,家长需要设定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正处于行为标准、道德观念、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品行,培养孩子谦恭礼让的品格。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在家庭教育中引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理念,让孩子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使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态度,将来可以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强化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注重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学校需要将“知识教育”转变为“情感教育”。当前传统文化知识在课本中的占比较小,仅仅是在思想品德、历史、语文学科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意识培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包含的价值与内涵。同时,学校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比如,在讲解戏剧戏曲内容的时候,让学生去表演戏剧,从中感悟情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作品进行情感品评,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学校则要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因为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含民俗、科技、医学、艺术、文化、思想、哲学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加以总结、归纳,研发专门的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美化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学校需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全面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需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中。杜威曾经说过:“典型环境能够影响人的道德与智力倾向。”学校是学生最常活动的场所,对于学生的思想、审美、品质影响最大。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在图书角中多多摆放一些古典诗词、散文类的书籍,在学校走廊、校园中摆放孔子像,把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艺术体育教育、知识文化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之中。其次,学校需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到学校的校风建设中,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浸润,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同时,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建设中融入地方习俗文化、乡土文化、革命文化等,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更好地继承这些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学校可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大赛、书法展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学校需要注重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需要在校园环境建设、教材研发、校风建设、教育活动中多多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格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张庆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8(07).
[2]常彦.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德育工作;综合素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2-0130-02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综合素质、思想道德水平会影响我国未来的综合国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也充分表明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国家发展是有着很大影响的。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很多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关注较少。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缺乏参与德育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使之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进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拓展学生知识面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博大”主要是指传统文化的覆盖面非常广泛,而“精深”主要是指传统文化耐人寻味。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传统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包含了科学技术、建筑设计文化、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这些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处于培养正确“三观”、储备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进行传统文化知识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开拓知识视野、拓展知识层面中去。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问题,感受古代学者的情趣,广泛接触各层面的学科知识,这能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立身之本。关于道德问题,古人拥有一套严格、标准的体系,虽然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仍能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更注重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养成谦恭礼让的品质。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人而后己”“君子贵人而贱己”“仁者必敬人”都是提倡尊重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的尊重意识。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还包含大量的爱国内容,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古典文学、民族音乐、国画、书法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一直被人们称为“高雅艺术”,之所以高雅是因为古人比较重视艺术作品的内涵、意境:诗词注重诗意、散文注重文意、书法注重气势、绘画注重灵感、音乐注重神韵,这些都是艺术作品中的意境体现,深刻展现出了古人对于艺术作品独特的感悟与理解。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
4.激发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
当前,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较为强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文化传播与沟通成为了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措施,从而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临较多的文化安全问题。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过程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防止出现“文化入侵”“文化渗透”等问题。当前,部分学生崇拜外来文化,比如“韩流”“日流”等,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较少,由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让每一位学生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时候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1.优化家庭教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一个融洽、温馨、和谐的家庭,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家庭教育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改变以往学生家长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在待人接物、做人做事方面加以重视。首先,家长需要设定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正处于行为标准、道德观念、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品行,培养孩子谦恭礼让的品格。其次,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在家庭教育中引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理念,让孩子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使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学习态度,将来可以为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强化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注重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学生才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首先,学校需要将“知识教育”转变为“情感教育”。当前传统文化知识在课本中的占比较小,仅仅是在思想品德、历史、语文学科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意识培养,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中包含的价值与内涵。同时,学校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比如,在讲解戏剧戏曲内容的时候,让学生去表演戏剧,从中感悟情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作品进行情感品评,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学校则要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因为传统文化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含民俗、科技、医学、艺术、文化、思想、哲学等,这些都需要学校加以总结、归纳,研发专门的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美化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学校需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全面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需要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中。杜威曾经说过:“典型环境能够影响人的道德与智力倾向。”学校是学生最常活动的场所,对于学生的思想、审美、品质影响最大。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在图书角中多多摆放一些古典诗词、散文类的书籍,在学校走廊、校园中摆放孔子像,把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艺术体育教育、知识文化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之中。其次,学校需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入到学校的校风建设中,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文化的熏陶、感染和浸润,潜移默化地启迪学生。同时,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建设中融入地方习俗文化、乡土文化、革命文化等,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更好地继承这些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学校可以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大赛、书法展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学校需要注重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需要在校园环境建设、教材研发、校风建设、教育活动中多多引入中华传统文化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格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张庆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8(07).
[2]常彦.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