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新火花,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学习倾向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根据学生自学能力差异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大多数数学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因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提出了过于统一的要求,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自学能力,导致大多数学生对预习不感兴趣或预习效果较低,预习成了形式主义。其实课前预习,不但益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要想使学生对预习感兴趣,并能有一定效果,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自学能力,对预习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2.学习方式兼顾不同层次学生
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顾班上学生的素质差异,要么从头到尾全部让学生发现学习,要么全部让学生接受学习。结果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教学质量难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判断学生学习方式优劣的标准,并不在于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而在于所有学生是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否都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差异,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课堂提问因人而异,体现层次性
不少数学教师课堂提问采用了传统的填空式,一问一答,让人乏味。其实,课堂提问需要因人而异,体现层次性。针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不同,提问宜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要提高提问的艺术水平,有时可缜密,有时可跳跃,有时可单刀直入,有时可迂回曲折,总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4.合作交流,张扬学生个性
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交流时,教学平淡低效,学生个性特长张扬不够是当下数学课堂不良现象之一。在日常教学的合作交流学习环节中,我们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在集体讨论时,学生能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5.评价标准变单一为丰富
数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可单一,应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上的不同要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评价要适度,要有利于各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我们要多用拇指、少用食指,多赞赏、多关心,广泛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细致到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6.作业形式变机械重复为富有弹性
数学作业设计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使作业成为令人厌倦的负担。我们可设计弹性作业,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双基,选做题供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升练习;另外也可提供给学生信息多元、条件不完全性、结论不确定性、解题策略多样的开放题,让不同学生各展其长;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实践性作业,到生活中去调查统计,测量计算,设计创新。
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现代教学观念。大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特征,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势头,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一个充满鲜活个性的群体,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老师教学必须以提升班级所有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学生今天的发展,必须给明天留下更大的余地。我们诚然不能十全十美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我们就会真正领悟到课堂教学的真谛,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学习倾向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充分、自由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根据学生自学能力差异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大多数数学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因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提出了过于统一的要求,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自学能力,导致大多数学生对预习不感兴趣或预习效果较低,预习成了形式主义。其实课前预习,不但益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要想使学生对预习感兴趣,并能有一定效果,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自学能力,对预习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2.学习方式兼顾不同层次学生
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顾班上学生的素质差异,要么从头到尾全部让学生发现学习,要么全部让学生接受学习。结果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吃力不讨好,教学质量难提高,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兴趣大减。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判断学生学习方式优劣的标准,并不在于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而在于所有学生是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否都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日常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差异,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课堂提问因人而异,体现层次性
不少数学教师课堂提问采用了传统的填空式,一问一答,让人乏味。其实,课堂提问需要因人而异,体现层次性。针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不同,提问宜先易后难、先浅后深,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要提高提问的艺术水平,有时可缜密,有时可跳跃,有时可单刀直入,有时可迂回曲折,总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4.合作交流,张扬学生个性
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交流时,教学平淡低效,学生个性特长张扬不够是当下数学课堂不良现象之一。在日常教学的合作交流学习环节中,我们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让不同个性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观点,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在集体讨论时,学生能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5.评价标准变单一为丰富
数学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可单一,应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上的不同要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同时评价要适度,要有利于各个学生今后的发展。我们要多用拇指、少用食指,多赞赏、多关心,广泛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细致到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6.作业形式变机械重复为富有弹性
数学作业设计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使作业成为令人厌倦的负担。我们可设计弹性作业,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双基,选做题供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升练习;另外也可提供给学生信息多元、条件不完全性、结论不确定性、解题策略多样的开放题,让不同学生各展其长;还可让学生做一些实践性作业,到生活中去调查统计,测量计算,设计创新。
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树立“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现代教学观念。大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特征,使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势头,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一个充满鲜活个性的群体,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老师教学必须以提升班级所有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学生今天的发展,必须给明天留下更大的余地。我们诚然不能十全十美地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我们就会真正领悟到课堂教学的真谛,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