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爱抚慰,让心理健康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等问题日趋严重。有专家认为留守儿童问题“将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长期存在,它的求解过程也就是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并将这个问题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文章分两部分,一是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健康的种种表现;二是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对目前留守儿童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社会;学校;家庭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伴随异地务工者的产生而产生,现已演变为中国一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农村产生了近58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占适龄就学儿童数40%左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不断加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据统计,88%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有8.7%的儿童与父母就没有联系,50%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枯燥无味的数字反映出活生生的现实。
  1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情感缺失,人格扭曲。湖南12岁男孩赵某,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后其父亲杀人被关押,赵某于2004年某夜潜入店埠镇某户杀人(未遂),杀人的理由竟是因为常年见不到父亲,认为杀了人被关押就能见到父亲了。2008年2月25日,安徽12岁少年杨某在祠堂边自缢身亡,死前,他留下了让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一句话:“你们(指父母)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这也是我自杀的原因……”。这是两起典型的情感缺失案例。究其原因,一是尚处在中小学生阶段的留守儿童,依恋性情感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父母远离家庭,与留守子女极少联系,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二是长时间见不到父母,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使留守孩子多数时候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导致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无法建立。三是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或亲戚代替不了父母,缺乏亲情的滋润,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又助使孩子长期处于情感缺失的状态。
  (2)观念偏离,品行不端。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偏离主流,思想混乱,言行偏激。调查发现,31%的“留守儿童”认为花父母的钱理所当然,15%的人有过破坏公物、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原因一是因为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在学校,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留守儿童携带手机,穿名牌,喝啤酒,过着超前的生活方式。二是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或亲戚监护,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使部分留守儿童生活随意,是非不分,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形成行为偏差。
  (3)厌恶学习,纪律散漫。学习行为是衡量儿童整体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习行为对于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意义是非常重要。某地在调查中得知,在“你目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的问题选项中,只有33%的学生选了“提高学习成绩”这项,在“你初中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的问题选项中,只有48%的学生选了还要“继续学习”,而其他的学生则选择了“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父母均外出打工,小孩是隔代监护,祖父辈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留守儿童学习行为不良表现是,一是学习没有的明确目标,思想混乱,纪律散漫;二是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无人辅导,无人指教。由于纪律散漫,很难博得老师的好感,在学习上很难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他们只好采取了消极的自暴自弃态度,成绩越差越想放弃,越放弃成绩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4)焦虑闭塞,交往障碍。“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不能正常疏导,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广西某地一项调查显示,20%的留守儿童有自卑心理,11%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有许多烦恼与冲突,各种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需要正确的引导,畅通的倾诉渠道。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不可能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由于缺乏亲情的关爱和学校措施的干预,他们不得不寻求一种自我保护,保护方式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结交哥们义气的朋友,投身“江湖”,以获保护,结果违纪违法,走上歧途。二是自我封闭,拒绝和社会正常交往,表现为感情脆弱、焦虑自闭和社交恐惧等,甚至缺乏最起码的人际情感——对父母的情感依恋,这种现象无疑是很令人痛惜的。
  2 进行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筑一个心灵港灣
  临沂大学心理系李树军教授呼吁“儿童时期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家庭亲情的关爱才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根本。”用“爱”作为矫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良方妙药,用亲情的温暖塑造出健康的人格,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健康成长。
  (1)社会关爱,是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外环境因素。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二是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儿童管护责任制,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三是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四是地方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温暖。
  (2)学校关爱,是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教育因素。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是学校,它应为留守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赋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一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政府应加大对学校的建设力度,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投入,把各个乡镇分散的教学点合并,办成规模较大的寄宿学校,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二是教师改变教育方式,以生为本,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逐渐改掉以前的厌学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形成良性循环。三是教师用关爱为学生建立信任的平台。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善于走进每位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其次,教师的爱是深沉的。陶行知说:“教育是叫人化人,化人者也能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老师要用深沉的爱,创设爱的氛围,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会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起天赋与个性,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其三,教师的爱是真挚的。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真挚的爱。只有老师拿出真挚的爱,才能加大对留守学生帮扶的力度。最后,教师的爱是无私的。教师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潜能,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为留守学生搭起发挥他们潜能的平台。总之,教师把现代教育理论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新课程标准及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结合起来,辨证地、发展地看待每一位留守学生,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家庭关爱,是儿童健康心理发展的亲子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确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与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调查报告指出:父母的缺位,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形成正常亲子依恋关系的环境条件,对孩子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家长要改变外出打工方式,就近就业,或者至少留一个父母在家,尽量抽出时间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及时发现,要及时去沟通、去教育,促进孩子改正。其次,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其三是改变教育方式,切忌说教、唠叨;切忌包办代替,使学生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性;切忌放任溺爱态度;切忌简单粗暴,过分限制。其四,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健康、快乐童年,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6)
  [3] 翟静.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
  [4] 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化学会考是对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大检验,是学生顺利毕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通过高中化学会考关?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会考复习  1 会考失利原因分析  (1)生源相对较差。我校地属边远山区,目前的学生大多为考不上本县的普通高中而来我校就读,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不服从管教,而且对学习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的基本性质——基础工具性,决定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高低的表现。语文教育的社会性决定语文与生活共存,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和语文学习。人们就是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进行社会交际,同时在生活、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育应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
期刊
【摘要】负数抽象难学,它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证实了这一点,但它至今已成生产生活科研的常用数,是当今的大众数学,人人要学人人要会。对中学生而言,就是要过关,而过关非易事,它既是学生之难又是教师之困。怎样教学?两者轻松,同登道岸。本文从负数的引入、难点的突破、负数的训练及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祥叙,意在抓住关键,把握整体加强针对性,教在点子上,理念与经验同在,意义与方法同在。可作同行之借鉴。  【关
期刊
【摘要】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德育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
期刊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初中 530814)  【摘要】笔者认为,造成德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性格等列入学校德育目标。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性格展开论述。  【关键词】培养;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性格;德育目标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5月20日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佳木斯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第一,分析有效课堂的具体体现。只有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相结合的课堂,才是有效果的课堂。第二,分析课堂低效的原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推进,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日益凸显,矛盾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第三,美术课堂有效性的初步实践:(1)创造性利用教材。(2)开发利用教材。(3)让学生能探究。(4)让学生会探究。(5
期刊
【摘要】九年义务新目标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了话题、交际能力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的贴近生活的英语语言内容,知识点、词汇、句型等各个内容都比较多,难于梳理。正确引导学生找到一种省时省力而效率较高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复习;策略  Discussed shallowly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always revi
期刊
【摘要】教育工作是繁重而又复杂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师是在学生心灵上耕耘的人, 只有充分尊重、理解每个学生,真正与每个学生心心相通,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收获累累硕果。  【关键词】尊重学生;教师;自尊心  教育工作是繁重而又复杂的,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师是在学生心灵上耕耘的人, 只有充分尊重、理解每个学生,真正与每个学生心心相通,才能得到学生
期刊
【摘要】课程改革是教育飞速前进发展的结果,新课标下教育的老师们任务越来越艰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情感。这无疑是新课标下老师们必须实现的任务,在时近教育下,数学老师要学会机智幽默,语言风趣,不要一贯的指责批评学生,在课堂上多些微笑,少些冷漠。创造温馨的课堂气氛,学会对学生的包容与理解,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从而让爱带动教学。  【关键词】当代数学教师;转变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世界通用的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工具。作为跨文化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只有把英语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开口能力,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我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让学生从小养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进而达到语音标准,语调优美,说话自然。让英语口语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