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惊世界的发现
1972年初,经过四个多月紧张艰苦的工作,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土了一座西汉前期的大型古墓。该墓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墓中不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棺椁,而且还出土了我国从未发现过或很少发现过的大批完好的丝织物、服饰、漆器、乐器、简册、帛册、帛画和农产品、肉食品以及中草药物等珍贵文物。这是我国及世界考古发掘中一次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它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特别值得专门介绍的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具形体保存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仍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同的女尸。这具女尸既不同于以前在埃及和我国新疆等地气候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发现的干尸木乃伊,也不同于在欧洲沼泽中发现的泥炭鞣尸,以及其他地方浸泡在水中或埋在水分丰富的泥土里的尸腊等古代尸体。马王堆女尸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尸体,它的发现对研究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以及人类的进化演变等提供了实物标本,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
马王堆女尸在地下保存两千多年而未腐烂,是世界上首次发现保存年代最久远和保存最好的湿尸,因此它在当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这具湿尸的首次发现,为考古新增了一种古尸类型,从此以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类似古尸均被考古界和医学界归为“马王堆尸型”。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女尸在1972年出土后,她出土时的情况、保存和解剖情况、她的死因,以及这具古尸到底能保存多久,等等,一直被世人所关注。
保存完好的古尸
前文讲到,当第四层棺被打开时,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浸泡在棕黄色棺液里的满满的一棺丝织物。当人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移去这些丝织物后,一具女尸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女尸的保存状态之完好,令在场的人们为之称奇。同时人们也在问:她是谁?为什么她的尸身历两千年而不腐?
女尸出土于椁室中的内棺,该棺为第四层棺,是存放尸体的棺,这种棺在古代又称为“裹棺”。棺长2.02米,宽69厘米,通高63厘米,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组成,棺木为楸木,棺身由一整块楸木挖空而成,棺外漆黑漆,棺内漆朱漆。在棺盖盖好之后,用漆胶将合口处密封,再在棺身两端分别用丝麻织物缠绕七层,将棺缠住,棺盖上用羽毛贴花绢装饰,棺身周边为铺绒绣,中间为刺绣,使整个内棺的外表显得十分华丽。
揭开内棺盖后,棺内有20多厘米深、约合80公升的棕黄色溶液。尸体由20层衾、衣、袍和麻布层层裹住,外有九道丝带捆扎,存放于棺内。在裹尸的丝织物上面,覆盖有两层刺绣丝锦袍。
由于长期浸泡在棺液中,出土时,裹尸和覆盖的丝织物的颜色尽管仍然十分绚丽,但质地保存较差,手触摸时,丝织物就像豆腐那样,软绵绵的,手一触就是一个洞。
剥开层层丝织物,最后出现了一具女尸。女尸保存完好,出土时,尸体的头、颈、躯干、四肢均保存有完整的外形,其葬式为仰身、束腰、直伸状,头朝北,脚向南,身长154厘米,体重34公斤。尸体上的皮肤覆盖完整,呈浅黄棕色,有润泽感。上臂、双腿、臀部等处的软组织较厚,按压时尚有弹性。肘、指、踝等关节还可以活动。胸部为宽胸型。死者脸型呈方圆状,颧骨较高,五官清楚。口内尚有19颗牙齿,均已松动,部分牙齿磨损严重,右拇指和左小指尚保存有指甲。头部保存有黑色真发,但比较稀疏,无白发;真发下半部缀连假发,作盘髻状,发髫上插有三支梳形笄。在女尸脸部的前额、两眼和鼻梁上,都覆盖有长方形或束腰状的丝织物,两手各握有一香囊,两足上分别着有青丝履。出土时女尸的双眼球已脱出眶外,呈现皱瘪状,口张开,舌部挺出,直肠已脱垂。这种现象是因为腐败细菌在尸体内部产生了一种气体,气体遇到尸体上有出口的地方(比如口部和肛门)就会涌出,一些内脏器官因此就被推了出来。
简便有效的保护
1972年4月,考古人员将整个用丝织物包裹着的尸体从内棺取出,置于木板架上,这完全改变了女尸原来的保存环境,特别是那时长沙地区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如果不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尸体就会腐败。
面对这样的古尸,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考古专家深感棘手,但他们想出了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从冷库购来大量的冰块、冰袋,放置在古尸的周围,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然后,考古人员逐步揭下包裹尸体的丝织物。当尸体完全裸露后,立即用清水漂洗并用温度为7摄氏度的冷水浸泡。
在对尸体进行清洁后,又进行了三次防腐注射。第一次注射在当年的5月8日进行,并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试验。在第一次注射时采用了两种防腐注射:一是进行动脉内注射,即在尸体左腹股皱褶下方的脉动脉投影线上作切口,用普通注射器在动脉内注入按36%-38%甲醛溶液(福尔马林)4份、9596乙醇3份、甘油1份混合配成的防腐液,一共注射了4000毫升;二是局部注射,即在颅腔内和胸、腹内以及躯干、四肢等各部位的软组织内,进行局部的穿刺注射,注入由甲醛、乙醇、甘油配成的防腐液4700毫升。5月17日和6月9日对尸体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防腐处理,在尸体的体腔内和各部位进行局部注射,分别注入了5000毫升的防腐液。
在以上三次防腐处理中,每次注射完防腐液后,都用纱布和绷带将尸体加以包缠,然后再将包缠的尸体浸泡在浓度为4.5%-5%的甲醛溶液中保存,并对存放尸体的房间采取了隔绝自然光的措施,从而使尸体在出土后没有出现腐败现象。七个半月后的12月14日,专家们对女尸进行了病理解剖。
世上罕见的解剖
马王堆女尸的出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做出指示:“在两千多年前科技那样落后的情况下,古尸还能保存下来,大家研究一下,根据我们现在的条件,能不能再保存200年,让后代人也看一看,不要等我们看完了就完了。”
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将女尸再保存200年,怎么办?医学专家认为,只有对女尸进行解剖,将内脏取出,另外保管,药物才能覆盖到尸体的各部位。内脏也才不会再变坏。专家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有关方面决定对女尸进行解剖和全面研究。
对两千多年前的古尸进行病理解剖,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在医学解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为了做好对女尸的解剖工作,经过精心策划和研究,并经周恩来总理同意,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和长沙当地调来了当时国内著名的医学专家和权威,汇聚长沙,从12月7日至9日,前后进行了四次解剖前的认真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各种意见,并制定出了详细的解剖和研究方案。
从12月10日开始,先由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产科、口腔科以及放射科医学专家对尸体表面进行全面检查,重新拍摄全身X光照片,进行断层摄影。在检查的基础上,为了不破坏颅骨的完整性, 专家们决定在颅骨和颞骨鳞部进行手工操作钻孔,通过小孔探查,吸取组织检查,通过膀胱镜或者直视观察颅内情况,如发现保存有组织,结合X光检查所见,再从颅骨适当部位锯开小窗,取出脑组织。为了保存眼外形,专家们决定不破坏颅骨,只切取眼球后部进行检查。至于胸、腹的解剖,专家们决定从剑突下腹正中15厘米处切口,视察内腑情况,如果腹部内脏还在,又不便从15厘米切口内取出。则将上述切口向下延长,但最多达耻骨。至于胸部的心、肺,专家们决定划破膈肌,通过腹腔取出,而不采用切断胸部肋骨取心、肺。为避免破坏脊骨的完整性,专家们还决定不切取脊髓组织。
周恩来总理批准了女尸解剖方案。12月14日,一次世界罕见的古尸解剖正式开始了。搭建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室内的临时解剖室被灯光照射得一片通明,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将眼睛汇聚在实施解剖的专家身上,现场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
上午10时左右,解剖专家按事先研究的方案,首先对尸体实施了开颅手术。专家先在女尸的头发中理出一条马蹄形弧线,然后沿弧线切开大半圈,接着将头皮翻向一边,黑色的颅骨立刻呈现出来。接着专家使用钻具沿着马蹄形钻了六个小洞,用钢丝锯锯穿两个孔,用了将近30分钟,颅骨被锯下了一块掌心大的骨板。掀开颅骨后。颅内露出了灰色的硬脑膜。拨开脑膜,现出了白色、呈豆腐渣样的脑髓。专家伸手将脑髓从颅内取出,发现脑髓、脑组织保存基本完好,呈淡黄色,大脑分叶尚能分辨,大脑镰、小脑幕也都清楚。甚至连小血管进入矢状窦也清晰可见。
在对头部的解剖完成后,在场的医学专家和领导松了一口气。稍事休息后,又由另一位专家对腹部进行解剖。专家用刀从尸体的胸部向下腹划了一道长口。在切开皮肤时,专家感到女尸的皮肤比较硬,也比较脆,切这样的皮肤要比给活人开刀费力多了。专家用了很大的力才将腹腔划开。然后将手伸进腹腔内,将内脏全盘取出,这个过程也用了将近半个小时。
人类历史上一次罕见的解剖终于顺利完成了,在场的医学专家和领导及有关人员见到女尸完好的脑髓和内脏后,都发出了惊叹:“女尸不仅外形保存好,而且内脏保存也好,这简直是世界防腐史上的一个奇迹啊!”
后经组织学、细胞学、病理学、放射学、寄生学、微生物学及毒物学专家的检测,女尸生前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多发性胆结石、血吸虫病等疾病。检查还发现,死者生前曾有过生育。对两千多年前女尸的内外器官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科学研究,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了尸体保存两千年而不腐败的原因,而且也为女尸后来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
女尸身份及死因
马王堆汉墓文物和女尸的出土,为人们最后破解久悬未决的墓主人身份之谜提供了考古证据。
马王堆汉墓是一处大型贵族墓地,从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二号墓中出土的三颗印章证实,二号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他死于公元前186年。由于一号墓与二号墓并列,又处在二号墓的右侧,根据古代埋葬习俗,以及一号墓中所出土的文物考证,一号墓的墓主人(即马王堆女尸)应为轪侯利仓之妻无疑,她死于公元前160年左右。从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漆奁盒中发现的一枚印章证实,女尸生前名为“辛追”。三号墓位于一号墓的脚下,死者为轪侯利仓夫妇之子,他死于公元前168年,死时30多岁,是一位带兵镇守长沙国南疆的将领。因此,女尸生前地位显赫,家庭殷实,死时年龄为50多岁。
辛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呢?从尸体解剖中得到了答案。在解剖检查时,从女尸的食道、胃肠道内共发现了形态饱满的甜瓜子138粒半,这表明死者是在吃了甜瓜之后,还未将甜瓜子从肠胃内排泄出去就死亡了。对女尸进行的病理学解剖发现,女尸全身各处脂肪组织均颇丰满,未发现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卧床的迹象,未见肿瘤和脑溢血等病变,也无暴力伤痕,据此可以判断轪侯利仓夫人辛追之死属于猝死。由于她生前患有相当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再加上患有急性结石症,因此引起她猝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胆绞痛急性发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最后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死。
尸身不腐的奥秘
女尸历两千多年而不腐,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应该是社会因素、内在原因和外界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尸身不腐的原因是“深埋、密封、缺氧、灭菌”。
从商朝开始,我国贵族就实行厚葬,特别是秦汉以来,厚葬之风更为盛行,在厚葬时,还实行了一套丧礼制度。如丧礼中规定,封建贵族死后,要用香汤、美酒洗尸,这样做不仅可去秽,使尸体“香美”,而且对尸体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在沐浴后的“袭”、“殓”时。要给尸体穿上多层衣服,并以尸衾严裹,防止昆虫侵入尸体口鼻,也有助于隔绝空气;在停尸未入棺之前,还要采取降温措施,要置冰于尸床下,曰“寒尸”。这些措施,实际上都起到了延缓尸体早期腐败的作用。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夫人辛追也不例外。在她死后,后人正是按照丧礼来处理她的后事的。比如,她死后也经过了尸殓,并在额头和鼻子上用丝织物进行了覆盖,尸体用18层丝麻衣、衾、袍严密包裹,然后放入盛装着具有较强的抑酶(蛋白水解酶)作用和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草药棺液的棺内,再在上面覆盖两层衣衾,其他有空气的部位用丝织物填塞,使整个棺内都被填塞得满满的,从而使棺内几乎不存在可容纳空气的地方。内棺的棺盖和棺身合口处用胶漆密封,因此棺内尸体早期的腐败过程和棺内其他物质的氧化过程很快便耗掉了棺内的氧气,在棺内形成了一种缺氧环境。
对马王堆女尸进行的切片观察发现,尸体肌肉组织及神经细胞成分几乎全部自溶、消失,但胶原纤维完好,说明尸体曾在棺内出现过自溶现象。在尸体早期腐败和自溶过程中。尸体的脂肪、蛋白质以及丝蛋白的分解产生了许多有机酸,使棺内环境变为酸性,这就不利于腐败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使尸体的腐败过程在一定的时候就停止了。在存放女尸的内棺外,又有三层套棺,每层棺均用胶漆密封,这对阻止内棺内的尸体腐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尸体的保存与一定的外界条件也有关,如墓坑的深度,填土的夯筑,墓室内的温度、压力、空气以及埋葬地的土质等,凡能阻滞物质的物理坏损、不利于腐败菌生存繁殖的外界条件,也都为保护尸体不继续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存放女尸的棺室的四周,用巨大的木板隔开,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陈放随葬物的边箱。在棺室和四个边箱底下垫有两层厚厚的底板,其上面还有三层厚厚的盖板,边箱四周有20多厘米厚的挡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与外界隔绝的椁室。在椁室上下四周均填塞有木炭,椁室的顶部和四周分别有60多厘米厚和近40厘米厚的木炭,底部有30多厘米厚的木炭,这些木炭都起到了吸收椁室中的一部分氧气的作用。在木炭之外,又有厚厚的白膏泥将木炭包在里面。由于白膏泥和木炭的特性,完全隔绝了椁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从而使椁 室处于一种密封状态,使椁室内的环境逐步向着不利于腐败菌生存的方面转化。椁室内随葬的鱼、肉、蛋等易腐败物质在其逐步腐败的过程中,也耗掉了椁室中的一部分氧气,从而使椁室内缺氧,使嗜氧菌受到了抑制。由于椁室内缺氧,而厌氧菌的繁殖又使椁室产生了大量的甲烷。这些甲烷的积聚和残余氧的不断消耗,使经过白膏泥和木炭密封后的椁室内形成了一种无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也由于本身的新陈代谢作用而逐步停止繁殖,直到逐渐消亡。椁室内的这种变化,最终为椁室内的尸体和其他有机物质(如丝织物)的保存创造了条件。
用白膏泥密封了的椁室,置于20多米深的墓室正中,墓室又处在地平线以下,与水位齐平;墓坑中的填土为带黏性的土质,并层层夯打,这样严密构筑的墓室为女尸的保存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由于这具女尸是严格按照我国古代的丧礼进行埋葬的,再加上当时造墓时采用了深埋、密封等手段,从而使女尸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而未腐烂,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也证明了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对腐败与防腐有较深刻的了解,保存尸体的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面临的难题
1974年3月,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文物库房在长沙落成,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和女尸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存放女尸的地下室建在库房底层,距地面将近8米,完全按照古尸在原墓室中的温度、湿度而设计,常年温度每天保持在4-8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50%—60%,整个地下室呈密封状态。
在地下室建成后,将女尸移放到地下室中央一个专门设计的有机玻璃棺里,尸体浸泡在防腐液中,其内脏器官也分别被放进按器官形状设计的各种有机玻璃器皿里。从1974年至2002年,女尸就一直存放在地下室里供人们参观。据统计,30多年来,参观马王堆出土文物和女尸的观众达到了1000万人次。
由于参观者络绎不绝,再加上近年来设备开始老化,原来仅作为库房设计的展室已不利于文物和女尸的保护。2002年,在原文物库房的前坪又新建成了一个恒温、恒湿的现代化陈列馆。在新棺中,陈放女尸的地下室犹如一座“地下寝宫”,距地面8米,完全仿照当年女尸出土时的墓室原状修建,接近女尸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环境。
新馆正式落成后,自然要把女尸移进新“家”。不过,重见天日30年后的女尸到底保存得如何?在“搬家”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大的风险?古尸会不会散架?医学专家再次对女尸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尸体保存良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软骨组织用肉眼也能看清楚。X光片显示女尸的骨质比现在60岁的正常人还好。女尸右小腿前面的皮肤、小腿肌肉组织以及肝组织等大部分结构与30年前的检查结果一致,没有什么变化。不过也有人在参观后说,目前的女尸皮肤颜色变白了,女尸的面部有些浮肿,皮肤有点起皱,甚至有些部位的皮肤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面膜。专家解释说,感觉女尸皮肤变白了是由于尸体长期浸泡在溶液中,原来粘糊上的颜色被漂洗干净后而呈现出了尸体本色。而面部浮肿等则是由于存放女尸的玻璃棺有几层隔层,是玻璃产生光学折射而引起的视觉错觉。
经过这次评估,专家一致认为:女尸基本上保持了出土时的状况,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专家也指出,目前女尸的保存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如何防止女尸蛋白质的降解。因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蛋白质和水,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要有效地保存蛋白质。二是女尸整体上处于一种偏酸性的环境中,所以要解决如何防止骨质脱钙的问题。三是如何防止组织细胞脱水的问题。专家推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女尸保护面临的三个难题都可以逐步解决,女尸至少还可以再保存200年而不会腐败,周恩来总理当年提出的马王堆女尸至少还要保存200年的期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至于女尸能否再保存2000年而不腐败,那只有看以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而定了。
(本文作者简介:熊传薪先生,研究员,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曾经主持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考古发掘工作。)
1972年初,经过四个多月紧张艰苦的工作,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土了一座西汉前期的大型古墓。该墓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墓中不仅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棺椁,而且还出土了我国从未发现过或很少发现过的大批完好的丝织物、服饰、漆器、乐器、简册、帛册、帛画和农产品、肉食品以及中草药物等珍贵文物。这是我国及世界考古发掘中一次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它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特别值得专门介绍的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具形体保存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仍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同的女尸。这具女尸既不同于以前在埃及和我国新疆等地气候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发现的干尸木乃伊,也不同于在欧洲沼泽中发现的泥炭鞣尸,以及其他地方浸泡在水中或埋在水分丰富的泥土里的尸腊等古代尸体。马王堆女尸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尸体,它的发现对研究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以及人类的进化演变等提供了实物标本,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
马王堆女尸在地下保存两千多年而未腐烂,是世界上首次发现保存年代最久远和保存最好的湿尸,因此它在当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马王堆一号汉墓中这具湿尸的首次发现,为考古新增了一种古尸类型,从此以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类似古尸均被考古界和医学界归为“马王堆尸型”。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女尸在1972年出土后,她出土时的情况、保存和解剖情况、她的死因,以及这具古尸到底能保存多久,等等,一直被世人所关注。
保存完好的古尸
前文讲到,当第四层棺被打开时,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浸泡在棕黄色棺液里的满满的一棺丝织物。当人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移去这些丝织物后,一具女尸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女尸的保存状态之完好,令在场的人们为之称奇。同时人们也在问:她是谁?为什么她的尸身历两千年而不腐?
女尸出土于椁室中的内棺,该棺为第四层棺,是存放尸体的棺,这种棺在古代又称为“裹棺”。棺长2.02米,宽69厘米,通高63厘米,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组成,棺木为楸木,棺身由一整块楸木挖空而成,棺外漆黑漆,棺内漆朱漆。在棺盖盖好之后,用漆胶将合口处密封,再在棺身两端分别用丝麻织物缠绕七层,将棺缠住,棺盖上用羽毛贴花绢装饰,棺身周边为铺绒绣,中间为刺绣,使整个内棺的外表显得十分华丽。
揭开内棺盖后,棺内有20多厘米深、约合80公升的棕黄色溶液。尸体由20层衾、衣、袍和麻布层层裹住,外有九道丝带捆扎,存放于棺内。在裹尸的丝织物上面,覆盖有两层刺绣丝锦袍。
由于长期浸泡在棺液中,出土时,裹尸和覆盖的丝织物的颜色尽管仍然十分绚丽,但质地保存较差,手触摸时,丝织物就像豆腐那样,软绵绵的,手一触就是一个洞。
剥开层层丝织物,最后出现了一具女尸。女尸保存完好,出土时,尸体的头、颈、躯干、四肢均保存有完整的外形,其葬式为仰身、束腰、直伸状,头朝北,脚向南,身长154厘米,体重34公斤。尸体上的皮肤覆盖完整,呈浅黄棕色,有润泽感。上臂、双腿、臀部等处的软组织较厚,按压时尚有弹性。肘、指、踝等关节还可以活动。胸部为宽胸型。死者脸型呈方圆状,颧骨较高,五官清楚。口内尚有19颗牙齿,均已松动,部分牙齿磨损严重,右拇指和左小指尚保存有指甲。头部保存有黑色真发,但比较稀疏,无白发;真发下半部缀连假发,作盘髻状,发髫上插有三支梳形笄。在女尸脸部的前额、两眼和鼻梁上,都覆盖有长方形或束腰状的丝织物,两手各握有一香囊,两足上分别着有青丝履。出土时女尸的双眼球已脱出眶外,呈现皱瘪状,口张开,舌部挺出,直肠已脱垂。这种现象是因为腐败细菌在尸体内部产生了一种气体,气体遇到尸体上有出口的地方(比如口部和肛门)就会涌出,一些内脏器官因此就被推了出来。
简便有效的保护
1972年4月,考古人员将整个用丝织物包裹着的尸体从内棺取出,置于木板架上,这完全改变了女尸原来的保存环境,特别是那时长沙地区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如果不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尸体就会腐败。
面对这样的古尸,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考古专家深感棘手,但他们想出了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从冷库购来大量的冰块、冰袋,放置在古尸的周围,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然后,考古人员逐步揭下包裹尸体的丝织物。当尸体完全裸露后,立即用清水漂洗并用温度为7摄氏度的冷水浸泡。
在对尸体进行清洁后,又进行了三次防腐注射。第一次注射在当年的5月8日进行,并进行了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试验。在第一次注射时采用了两种防腐注射:一是进行动脉内注射,即在尸体左腹股皱褶下方的脉动脉投影线上作切口,用普通注射器在动脉内注入按36%-38%甲醛溶液(福尔马林)4份、9596乙醇3份、甘油1份混合配成的防腐液,一共注射了4000毫升;二是局部注射,即在颅腔内和胸、腹内以及躯干、四肢等各部位的软组织内,进行局部的穿刺注射,注入由甲醛、乙醇、甘油配成的防腐液4700毫升。5月17日和6月9日对尸体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防腐处理,在尸体的体腔内和各部位进行局部注射,分别注入了5000毫升的防腐液。
在以上三次防腐处理中,每次注射完防腐液后,都用纱布和绷带将尸体加以包缠,然后再将包缠的尸体浸泡在浓度为4.5%-5%的甲醛溶液中保存,并对存放尸体的房间采取了隔绝自然光的措施,从而使尸体在出土后没有出现腐败现象。七个半月后的12月14日,专家们对女尸进行了病理解剖。
世上罕见的解剖
马王堆女尸的出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做出指示:“在两千多年前科技那样落后的情况下,古尸还能保存下来,大家研究一下,根据我们现在的条件,能不能再保存200年,让后代人也看一看,不要等我们看完了就完了。”
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将女尸再保存200年,怎么办?医学专家认为,只有对女尸进行解剖,将内脏取出,另外保管,药物才能覆盖到尸体的各部位。内脏也才不会再变坏。专家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有关方面决定对女尸进行解剖和全面研究。
对两千多年前的古尸进行病理解剖,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在医学解剖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为了做好对女尸的解剖工作,经过精心策划和研究,并经周恩来总理同意,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和长沙当地调来了当时国内著名的医学专家和权威,汇聚长沙,从12月7日至9日,前后进行了四次解剖前的认真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各种意见,并制定出了详细的解剖和研究方案。
从12月10日开始,先由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产科、口腔科以及放射科医学专家对尸体表面进行全面检查,重新拍摄全身X光照片,进行断层摄影。在检查的基础上,为了不破坏颅骨的完整性, 专家们决定在颅骨和颞骨鳞部进行手工操作钻孔,通过小孔探查,吸取组织检查,通过膀胱镜或者直视观察颅内情况,如发现保存有组织,结合X光检查所见,再从颅骨适当部位锯开小窗,取出脑组织。为了保存眼外形,专家们决定不破坏颅骨,只切取眼球后部进行检查。至于胸、腹的解剖,专家们决定从剑突下腹正中15厘米处切口,视察内腑情况,如果腹部内脏还在,又不便从15厘米切口内取出。则将上述切口向下延长,但最多达耻骨。至于胸部的心、肺,专家们决定划破膈肌,通过腹腔取出,而不采用切断胸部肋骨取心、肺。为避免破坏脊骨的完整性,专家们还决定不切取脊髓组织。
周恩来总理批准了女尸解剖方案。12月14日,一次世界罕见的古尸解剖正式开始了。搭建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室内的临时解剖室被灯光照射得一片通明,在场的人都屏住呼吸,将眼睛汇聚在实施解剖的专家身上,现场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气氛。
上午10时左右,解剖专家按事先研究的方案,首先对尸体实施了开颅手术。专家先在女尸的头发中理出一条马蹄形弧线,然后沿弧线切开大半圈,接着将头皮翻向一边,黑色的颅骨立刻呈现出来。接着专家使用钻具沿着马蹄形钻了六个小洞,用钢丝锯锯穿两个孔,用了将近30分钟,颅骨被锯下了一块掌心大的骨板。掀开颅骨后。颅内露出了灰色的硬脑膜。拨开脑膜,现出了白色、呈豆腐渣样的脑髓。专家伸手将脑髓从颅内取出,发现脑髓、脑组织保存基本完好,呈淡黄色,大脑分叶尚能分辨,大脑镰、小脑幕也都清楚。甚至连小血管进入矢状窦也清晰可见。
在对头部的解剖完成后,在场的医学专家和领导松了一口气。稍事休息后,又由另一位专家对腹部进行解剖。专家用刀从尸体的胸部向下腹划了一道长口。在切开皮肤时,专家感到女尸的皮肤比较硬,也比较脆,切这样的皮肤要比给活人开刀费力多了。专家用了很大的力才将腹腔划开。然后将手伸进腹腔内,将内脏全盘取出,这个过程也用了将近半个小时。
人类历史上一次罕见的解剖终于顺利完成了,在场的医学专家和领导及有关人员见到女尸完好的脑髓和内脏后,都发出了惊叹:“女尸不仅外形保存好,而且内脏保存也好,这简直是世界防腐史上的一个奇迹啊!”
后经组织学、细胞学、病理学、放射学、寄生学、微生物学及毒物学专家的检测,女尸生前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多发性胆结石、血吸虫病等疾病。检查还发现,死者生前曾有过生育。对两千多年前女尸的内外器官进行全面、综合性的科学研究,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了尸体保存两千年而不腐败的原因,而且也为女尸后来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
女尸身份及死因
马王堆汉墓文物和女尸的出土,为人们最后破解久悬未决的墓主人身份之谜提供了考古证据。
马王堆汉墓是一处大型贵族墓地,从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二号墓中出土的三颗印章证实,二号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他死于公元前186年。由于一号墓与二号墓并列,又处在二号墓的右侧,根据古代埋葬习俗,以及一号墓中所出土的文物考证,一号墓的墓主人(即马王堆女尸)应为轪侯利仓之妻无疑,她死于公元前160年左右。从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漆奁盒中发现的一枚印章证实,女尸生前名为“辛追”。三号墓位于一号墓的脚下,死者为轪侯利仓夫妇之子,他死于公元前168年,死时30多岁,是一位带兵镇守长沙国南疆的将领。因此,女尸生前地位显赫,家庭殷实,死时年龄为50多岁。
辛追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呢?从尸体解剖中得到了答案。在解剖检查时,从女尸的食道、胃肠道内共发现了形态饱满的甜瓜子138粒半,这表明死者是在吃了甜瓜之后,还未将甜瓜子从肠胃内排泄出去就死亡了。对女尸进行的病理学解剖发现,女尸全身各处脂肪组织均颇丰满,未发现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卧床的迹象,未见肿瘤和脑溢血等病变,也无暴力伤痕,据此可以判断轪侯利仓夫人辛追之死属于猝死。由于她生前患有相当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再加上患有急性结石症,因此引起她猝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胆绞痛急性发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最后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死。
尸身不腐的奥秘
女尸历两千多年而不腐,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应该是社会因素、内在原因和外界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尸身不腐的原因是“深埋、密封、缺氧、灭菌”。
从商朝开始,我国贵族就实行厚葬,特别是秦汉以来,厚葬之风更为盛行,在厚葬时,还实行了一套丧礼制度。如丧礼中规定,封建贵族死后,要用香汤、美酒洗尸,这样做不仅可去秽,使尸体“香美”,而且对尸体也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在沐浴后的“袭”、“殓”时。要给尸体穿上多层衣服,并以尸衾严裹,防止昆虫侵入尸体口鼻,也有助于隔绝空气;在停尸未入棺之前,还要采取降温措施,要置冰于尸床下,曰“寒尸”。这些措施,实际上都起到了延缓尸体早期腐败的作用。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夫人辛追也不例外。在她死后,后人正是按照丧礼来处理她的后事的。比如,她死后也经过了尸殓,并在额头和鼻子上用丝织物进行了覆盖,尸体用18层丝麻衣、衾、袍严密包裹,然后放入盛装着具有较强的抑酶(蛋白水解酶)作用和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草药棺液的棺内,再在上面覆盖两层衣衾,其他有空气的部位用丝织物填塞,使整个棺内都被填塞得满满的,从而使棺内几乎不存在可容纳空气的地方。内棺的棺盖和棺身合口处用胶漆密封,因此棺内尸体早期的腐败过程和棺内其他物质的氧化过程很快便耗掉了棺内的氧气,在棺内形成了一种缺氧环境。
对马王堆女尸进行的切片观察发现,尸体肌肉组织及神经细胞成分几乎全部自溶、消失,但胶原纤维完好,说明尸体曾在棺内出现过自溶现象。在尸体早期腐败和自溶过程中。尸体的脂肪、蛋白质以及丝蛋白的分解产生了许多有机酸,使棺内环境变为酸性,这就不利于腐败菌的生长繁殖,从而使尸体的腐败过程在一定的时候就停止了。在存放女尸的内棺外,又有三层套棺,每层棺均用胶漆密封,这对阻止内棺内的尸体腐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尸体的保存与一定的外界条件也有关,如墓坑的深度,填土的夯筑,墓室内的温度、压力、空气以及埋葬地的土质等,凡能阻滞物质的物理坏损、不利于腐败菌生存繁殖的外界条件,也都为保护尸体不继续腐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存放女尸的棺室的四周,用巨大的木板隔开,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陈放随葬物的边箱。在棺室和四个边箱底下垫有两层厚厚的底板,其上面还有三层厚厚的盖板,边箱四周有20多厘米厚的挡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与外界隔绝的椁室。在椁室上下四周均填塞有木炭,椁室的顶部和四周分别有60多厘米厚和近40厘米厚的木炭,底部有30多厘米厚的木炭,这些木炭都起到了吸收椁室中的一部分氧气的作用。在木炭之外,又有厚厚的白膏泥将木炭包在里面。由于白膏泥和木炭的特性,完全隔绝了椁室与外界空气的接触,从而使椁 室处于一种密封状态,使椁室内的环境逐步向着不利于腐败菌生存的方面转化。椁室内随葬的鱼、肉、蛋等易腐败物质在其逐步腐败的过程中,也耗掉了椁室中的一部分氧气,从而使椁室内缺氧,使嗜氧菌受到了抑制。由于椁室内缺氧,而厌氧菌的繁殖又使椁室产生了大量的甲烷。这些甲烷的积聚和残余氧的不断消耗,使经过白膏泥和木炭密封后的椁室内形成了一种无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厌氧菌经过一段时间后,也由于本身的新陈代谢作用而逐步停止繁殖,直到逐渐消亡。椁室内的这种变化,最终为椁室内的尸体和其他有机物质(如丝织物)的保存创造了条件。
用白膏泥密封了的椁室,置于20多米深的墓室正中,墓室又处在地平线以下,与水位齐平;墓坑中的填土为带黏性的土质,并层层夯打,这样严密构筑的墓室为女尸的保存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由于这具女尸是严格按照我国古代的丧礼进行埋葬的,再加上当时造墓时采用了深埋、密封等手段,从而使女尸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而未腐烂,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也证明了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对腐败与防腐有较深刻的了解,保存尸体的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面临的难题
1974年3月,当时亚洲最先进的文物库房在长沙落成,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和女尸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存放女尸的地下室建在库房底层,距地面将近8米,完全按照古尸在原墓室中的温度、湿度而设计,常年温度每天保持在4-8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50%—60%,整个地下室呈密封状态。
在地下室建成后,将女尸移放到地下室中央一个专门设计的有机玻璃棺里,尸体浸泡在防腐液中,其内脏器官也分别被放进按器官形状设计的各种有机玻璃器皿里。从1974年至2002年,女尸就一直存放在地下室里供人们参观。据统计,30多年来,参观马王堆出土文物和女尸的观众达到了1000万人次。
由于参观者络绎不绝,再加上近年来设备开始老化,原来仅作为库房设计的展室已不利于文物和女尸的保护。2002年,在原文物库房的前坪又新建成了一个恒温、恒湿的现代化陈列馆。在新棺中,陈放女尸的地下室犹如一座“地下寝宫”,距地面8米,完全仿照当年女尸出土时的墓室原状修建,接近女尸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地下环境。
新馆正式落成后,自然要把女尸移进新“家”。不过,重见天日30年后的女尸到底保存得如何?在“搬家”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大的风险?古尸会不会散架?医学专家再次对女尸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尸体保存良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软骨组织用肉眼也能看清楚。X光片显示女尸的骨质比现在60岁的正常人还好。女尸右小腿前面的皮肤、小腿肌肉组织以及肝组织等大部分结构与30年前的检查结果一致,没有什么变化。不过也有人在参观后说,目前的女尸皮肤颜色变白了,女尸的面部有些浮肿,皮肤有点起皱,甚至有些部位的皮肤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面膜。专家解释说,感觉女尸皮肤变白了是由于尸体长期浸泡在溶液中,原来粘糊上的颜色被漂洗干净后而呈现出了尸体本色。而面部浮肿等则是由于存放女尸的玻璃棺有几层隔层,是玻璃产生光学折射而引起的视觉错觉。
经过这次评估,专家一致认为:女尸基本上保持了出土时的状况,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专家也指出,目前女尸的保存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如何防止女尸蛋白质的降解。因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蛋白质和水,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要有效地保存蛋白质。二是女尸整体上处于一种偏酸性的环境中,所以要解决如何防止骨质脱钙的问题。三是如何防止组织细胞脱水的问题。专家推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女尸保护面临的三个难题都可以逐步解决,女尸至少还可以再保存200年而不会腐败,周恩来总理当年提出的马王堆女尸至少还要保存200年的期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至于女尸能否再保存2000年而不腐败,那只有看以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而定了。
(本文作者简介:熊传薪先生,研究员,湖南省博物馆前馆长,曾经主持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考古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