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几年来,《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命制,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在立德树人的时代性上下功夫,在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上下功夫,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引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改革,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培育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年全国各地《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充分体现这一理念,试题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支撑,试题情景的设置注重引入“反映国家意志、聚焦时政热点、关注学生生活”的素材,注重增强当代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28题“运用时事知识,评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逆风前行。”本题通过展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成就,要求学生分析“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国经济仍在昂扬地逆风前行”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之治”光耀全球,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彰显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促进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
二、考查主干知识,思维启迪,培育核心素养
近年来,中考试卷的考查点基本覆盖了课程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如:认知自我,孝亲敬长、集体利益、养护生命、宪法意识、依法维权、劳动品质、科技创新、中华文化特点、建设生态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等,这些均是学科主干基础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既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又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2019年福建中考第29题第(1)设问:从法律角度为小福答疑解惑。
本题基于思辨性的生活任务考查深度思维和学科素养,基于生活性的热点话题,考查多层思维和观察能力,基于限制性的条件设问,考查内涵解读和知识运用。学生既要充分调动“违法行为判定、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法律的作用、人格尊嚴权”的相关内容,又要分析“公开与不公开”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公开”的理性思维分析。
三、贯彻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引领全面发展
近年来,试题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
1. 在坚持德育为先方面
试题命制紧紧把握“立德树人”宗旨,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真谛。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15题情景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民警为小女孩戴口罩”,在小女孩敬礼与民警回礼之间彰显人性道德的光芒。
2. 在提升智育水平方面
试题注重主干知识的应用,减少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考查。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27题情景设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读好书。”要求学生“判断说理”,既引导懂得价值判断,又要学会理性分析。
3. 在强化体育意识方面
试题以关爱生命、心理健康、养护精神等内容体现“体”育要求,既引导学生阳光运动,守护生命;又注重培育乐观向上品质,养护精神。例如,2019年福建省中考27题判断说理题第(1)题:小福同学学习刻苦,经常利用眼保健操时间做作业。本题考查学生既要关注体育与健康,又要遵守学校纪律规则。
4. 在增强美育熏陶方面
试题融入中华文化经典素材、嵌入传统美德教育,呈现方式优美,图文并茂,体现“美”育要求,引导学生感悟美、践行美、欣赏美。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31题材料二“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挺起了中国脊梁”的情景设置,给予学生美的熏陶,传递出美好情感的正能量。
5. 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
近年来中考试题常有以热爱学习、敬业爱岗、劳动创造为背景,创设试题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领悟“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成就梦想”的道理,促进学生提升劳动品质。
四、融合中华文化,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020年福建中考试题在优秀文化素材背景选择方面,运用了“良渚古城遗址”、“鲁班的创造的故事”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名言名句,通过新情境、新视角、新题型、新设问的考查方式,引导学生更新学科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试题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份,选取高立意的文化元素,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命题,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特点对教学导向启示
1. 围绕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
在课堂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实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要引领学生关爱社会、参与家乡建设,热爱科学、尊重自然,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应注重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公民,追求真善美。
2. 灵活使用教材,注重知识贮备
纵观近年来《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活儿不难、难而不繁杂、形在课外、神在课内”,因此,教师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引领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层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关键能力。
3. 深入社会生活,融入时政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基础,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教学中应联系丰富鲜活的生活:在立足认知上,说服学生;在立足态度上,改变学生;在立足情感上,感染学生;在立足价值观上,熏陶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陶冶生活,升华品质,提升素养。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有层次性地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之中,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一、坚持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培育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年全国各地《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充分体现这一理念,试题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支撑,试题情景的设置注重引入“反映国家意志、聚焦时政热点、关注学生生活”的素材,注重增强当代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28题“运用时事知识,评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逆风前行。”本题通过展示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成就,要求学生分析“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国经济仍在昂扬地逆风前行”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之治”光耀全球,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彰显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促进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
二、考查主干知识,思维启迪,培育核心素养
近年来,中考试卷的考查点基本覆盖了课程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如:认知自我,孝亲敬长、集体利益、养护生命、宪法意识、依法维权、劳动品质、科技创新、中华文化特点、建设生态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等,这些均是学科主干基础知识。对这些知识的考查,既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又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2019年福建中考第29题第(1)设问:从法律角度为小福答疑解惑。
本题基于思辨性的生活任务考查深度思维和学科素养,基于生活性的热点话题,考查多层思维和观察能力,基于限制性的条件设问,考查内涵解读和知识运用。学生既要充分调动“违法行为判定、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法律的作用、人格尊嚴权”的相关内容,又要分析“公开与不公开”的价值判断以及“如何公开”的理性思维分析。
三、贯彻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引领全面发展
近年来,试题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
1. 在坚持德育为先方面
试题命制紧紧把握“立德树人”宗旨,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真谛。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15题情景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民警为小女孩戴口罩”,在小女孩敬礼与民警回礼之间彰显人性道德的光芒。
2. 在提升智育水平方面
试题注重主干知识的应用,减少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考查。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27题情景设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读好书。”要求学生“判断说理”,既引导懂得价值判断,又要学会理性分析。
3. 在强化体育意识方面
试题以关爱生命、心理健康、养护精神等内容体现“体”育要求,既引导学生阳光运动,守护生命;又注重培育乐观向上品质,养护精神。例如,2019年福建省中考27题判断说理题第(1)题:小福同学学习刻苦,经常利用眼保健操时间做作业。本题考查学生既要关注体育与健康,又要遵守学校纪律规则。
4. 在增强美育熏陶方面
试题融入中华文化经典素材、嵌入传统美德教育,呈现方式优美,图文并茂,体现“美”育要求,引导学生感悟美、践行美、欣赏美。例如,2020年福建省中考第31题材料二“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挺起了中国脊梁”的情景设置,给予学生美的熏陶,传递出美好情感的正能量。
5. 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
近年来中考试题常有以热爱学习、敬业爱岗、劳动创造为背景,创设试题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领悟“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成就梦想”的道理,促进学生提升劳动品质。
四、融合中华文化,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020年福建中考试题在优秀文化素材背景选择方面,运用了“良渚古城遗址”、“鲁班的创造的故事”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名言名句,通过新情境、新视角、新题型、新设问的考查方式,引导学生更新学科学习观念,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试题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份,选取高立意的文化元素,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命题,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命题特点对教学导向启示
1. 围绕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
在课堂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实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要引领学生关爱社会、参与家乡建设,热爱科学、尊重自然,形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应注重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公民,追求真善美。
2. 灵活使用教材,注重知识贮备
纵观近年来《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活儿不难、难而不繁杂、形在课外、神在课内”,因此,教师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引领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层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关键能力。
3. 深入社会生活,融入时政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与实施是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基础,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教学中应联系丰富鲜活的生活:在立足认知上,说服学生;在立足态度上,改变学生;在立足情感上,感染学生;在立足价值观上,熏陶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陶冶生活,升华品质,提升素养。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根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有层次性地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之中,全面提升学生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