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英语教学中如何优化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成了英语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听力能力 提高
听力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加强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打牢语言底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听力环境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并且英语本身具有实践性、交际性的特质,这就决定了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在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进行,然而就目前而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很难找到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这就给我们的高中英语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置学生于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使用课堂用语。课堂用语是教师上课时,结合教学情景的即兴谈话,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学生容易听得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说些简单的英语课堂用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比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说“每天的”的时候,就可以用daily report来代替汉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自己说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时候用自己学过的英语来进行,并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对话。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英语、体验英语,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自然而然有很大的帮助。
二、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并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英美文化,可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另外还可采取灵活多变的听力形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高中英语同步听力中,有些内容所呈现的比较单一,学生听起来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教学实践中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语言情境,并适时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材料、链接教学环节和补充相关的背景语料,将听力内容所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在观摩中渗透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提问,给学生创造自然的语言情境;这样学生的求知兴趣被激发了,且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听力学习兴趣。
三、选好听力训练材料
听力材料是进行学生听力训练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听力训练的材料可谓丰富多彩,诸如各类英语报刊所附听力材料,各种英语听力专项训练等。教师在平时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地选择听力材料。尽量选择语音、语调地道,语速适当、自然的录音带,以便学生学习、模仿。尽量选择真实语境的话语,即反映有关英美国家的人的生活背景、风俗、文化等方面的材料,使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听力。听力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所选材料应符合高中生的欣赏和理解水平,最好与现行教材所学内容同步,这样它既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或延伸,也能减少听力的盲目性。听力材料的选择必须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听力学习热情。因此,听力材料应尽量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如让学生尽量多听《情景对话》、《新概念英语》和各年级的《英语听力训练》等磁带。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听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四、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英语听力大致上分为泛听和精听两部分,但是泛听和精听两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听力学习时,必须强调泛听要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应把注意力放在全文的关键词上,从而推断其大致内容,精听时应把注意力放在语言材料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于精听,可采取先听后看的方法,即在阅读听力材料之前先听2—3遍,再翻开材料边听边读,对已知和未知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然后再合上书,边听边理解,直到全部材料都能听懂并跟上它的速度。泛听,就如同英语泛读一样,不求听懂每个句子,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即可。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经过反复再现,也就自然听懂了。只有精听与泛听并举,才能全面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练好听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学习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词汇、语法、听力技巧、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操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葛文山,郭慧,刘桂岩.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5).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听力能力 提高
听力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最主要的途径。加强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打牢语言底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听力环境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并且英语本身具有实践性、交际性的特质,这就决定了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在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进行,然而就目前而言,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很难找到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这就给我们的高中英语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在课堂上置学生于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有计划、有步骤地使用课堂用语。课堂用语是教师上课时,结合教学情景的即兴谈话,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学生容易听得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说些简单的英语课堂用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比如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说“每天的”的时候,就可以用daily report来代替汉语,这样,不仅能够锻炼自己说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之间打招呼的时候用自己学过的英语来进行,并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下简单的交流对话。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英语、体验英语,对学生的听力能力自然而然有很大的帮助。
二、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并不失时机的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英美文化,可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另外还可采取灵活多变的听力形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高中英语同步听力中,有些内容所呈现的比较单一,学生听起来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我在教学实践中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语言情境,并适时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材料、链接教学环节和补充相关的背景语料,将听力内容所涉及的事物、场景等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在观摩中渗透教学内容,同时进行提问,给学生创造自然的语言情境;这样学生的求知兴趣被激发了,且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听力学习兴趣。
三、选好听力训练材料
听力材料是进行学生听力训练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听力训练的材料可谓丰富多彩,诸如各类英语报刊所附听力材料,各种英语听力专项训练等。教师在平时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地选择听力材料。尽量选择语音、语调地道,语速适当、自然的录音带,以便学生学习、模仿。尽量选择真实语境的话语,即反映有关英美国家的人的生活背景、风俗、文化等方面的材料,使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听力。听力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所选材料应符合高中生的欣赏和理解水平,最好与现行教材所学内容同步,这样它既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补充或延伸,也能减少听力的盲目性。听力材料的选择必须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听力学习热情。因此,听力材料应尽量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如让学生尽量多听《情景对话》、《新概念英语》和各年级的《英语听力训练》等磁带。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听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四、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英语听力大致上分为泛听和精听两部分,但是泛听和精听两者之间是紧密结合的。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听力学习时,必须强调泛听要与精听相结合。泛听时应把注意力放在全文的关键词上,从而推断其大致内容,精听时应把注意力放在语言材料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对于精听,可采取先听后看的方法,即在阅读听力材料之前先听2—3遍,再翻开材料边听边读,对已知和未知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然后再合上书,边听边理解,直到全部材料都能听懂并跟上它的速度。泛听,就如同英语泛读一样,不求听懂每个句子,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即可。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经过反复再现,也就自然听懂了。只有精听与泛听并举,才能全面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练好听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学习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在词汇、语法、听力技巧、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操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葛文山,郭慧,刘桂岩.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5).
[2]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