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各个学科都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一名学生要兼顾所有学科的复习——留给每个学科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提升复习效率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高三地理复习的需求,就如何带领学生实现高效复习给出了几点建议。这些建议既是给教师的,也对学生自主复习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三;地理;高效复习;建议
进入高三,师生一起开始合力冲刺高考,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而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缺少宏观视野,就是埋头在自己的学科上——按着自己的复习计划向前推进。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一名教师来说,他只负责一个学科教学;而对一名学生来说,他要兼顾所有学科。这样,学生留给每个学科的复习时间和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各科教师的复习计划累积起来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学习效率反而得不到保证。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增效减负上多动些脑子。这样,既能保证复习的质量,又能保证学生复习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 善于阅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现在的地理学习强调知识把握和综合应用相结合,有很多知识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更多是需要熟悉、理解——对这部分知识,其实没必要一定要求学生背过,组织他们有效地阅读就可以了。比如一些地图、图表和一些分析类的知点,就让学生多读、巧读——读地图和图表的时候,除了一些特别重要需要记忆的,大多教材中所给的图表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考试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原图。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主要不是记忆而是多动脑子去分析图表的表达方法。比如主要关注图例以及这些图例在图表上如何表达;再比如一些数据统计类的图表(比如趋势图或对比图),引导学生学会视觉记忆,多从图表的形态上去把握,而不用去记忆图上标注的具体数值。这样来阅读,主要是注重技能,效率就比较高。
二、 善于记忆
当然,我们也不可回避的,就是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或多或少要对一些概念和理论进行准确完整的记忆。所以,就算是在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下,引导学生善于记忆,提升其记忆效率和牢固度,也是一个必须要做的工作。
对地理学科来说,主要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集中在一些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上,只有熟练记忆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上进行有效展开。
对于记忆,我们可以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而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记忆技巧指导。对于概念方面,主要方法是抓关键字。比如“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这句话,就让学生记忆“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就可以了,而句子中的其他字,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对于原理、规律方面的,则要指导学生要先注重理解,不理解的知识不背,理解之后再背。比如,“昼夜交替和时差”这部分知识,学生对昼夜交替很容易理解记忆,而对时差总是有些含混——我们点拨学生,“一天有多少小时,一小时有多少分钟,这都是人为规定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而时间值是人为的”,这样一点,学生就明白了——原来,没有这个小时的规定,也就没有时差这个理论。这时,基本不用背,学生也能记住时差理论。
此外,教师多教学生使用一些特殊的巧记方法,比如视觉记忆法、关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记忆效率就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 善于思考
现在的地理高考,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考核。比如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等等。这些内容,与其说是知识,其实更倾向于是一种能力素养。对这些素养来说,仅仅凭借记忆是不行的,主要还是靠學生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这些能力怎么发展、怎么形成呢?当然是在思考的过程中,经过思维训练得来的。所以说,现在的地理学习和应考,灵魂就是“思考”。
在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主要采用大量试题训练或强制背诵记忆的方法,越是这样教学,效率越低。所以,就算是进入冲刺阶段,我们仍然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静下心来,细致、综合、全面地利用知识去分析、去判断。经过这样不断的思维训练,学生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呈现自己的地理素养。
比如面对一个关于“人口”的问题,教师就需要让学生结合教材所讲的几个方向(人口数量、人口空间、人口容量)对试题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我们需要把当前我们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带入学生思考的内容当中——在教材编写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全面放开二胎。我们把这个国家政策的变化让学生结合知识理论进行思考分析,显然对他们地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而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的分析结果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个答案,在考试的时候还是不能有效分析问题——所以说,高效化的基础其实是高质。
以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三地理高效复习教学。这三个建议——善于阅读、善于记忆、善于思考,其实不仅是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这样引导学生,而且也要把这三个策略和意识传导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复习的时候,也把这三个策略用上,提升其自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年华.浅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J].新课程(上),2012(12):6-7.
[2]魏帅.高三地理复习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3):269.
作者简介:
彭应新,重庆市,重庆市字水中学。
关键词:高三;地理;高效复习;建议
进入高三,师生一起开始合力冲刺高考,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而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缺少宏观视野,就是埋头在自己的学科上——按着自己的复习计划向前推进。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一名教师来说,他只负责一个学科教学;而对一名学生来说,他要兼顾所有学科。这样,学生留给每个学科的复习时间和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各科教师的复习计划累积起来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学习效率反而得不到保证。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增效减负上多动些脑子。这样,既能保证复习的质量,又能保证学生复习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 善于阅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现在的地理学习强调知识把握和综合应用相结合,有很多知识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更多是需要熟悉、理解——对这部分知识,其实没必要一定要求学生背过,组织他们有效地阅读就可以了。比如一些地图、图表和一些分析类的知点,就让学生多读、巧读——读地图和图表的时候,除了一些特别重要需要记忆的,大多教材中所给的图表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考试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原图。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主要不是记忆而是多动脑子去分析图表的表达方法。比如主要关注图例以及这些图例在图表上如何表达;再比如一些数据统计类的图表(比如趋势图或对比图),引导学生学会视觉记忆,多从图表的形态上去把握,而不用去记忆图上标注的具体数值。这样来阅读,主要是注重技能,效率就比较高。
二、 善于记忆
当然,我们也不可回避的,就是所有学科的知识都或多或少要对一些概念和理论进行准确完整的记忆。所以,就算是在素质教育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下,引导学生善于记忆,提升其记忆效率和牢固度,也是一个必须要做的工作。
对地理学科来说,主要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集中在一些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上,只有熟练记忆了这些知识,学生才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上进行有效展开。
对于记忆,我们可以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而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记忆技巧指导。对于概念方面,主要方法是抓关键字。比如“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基本形式”这句话,就让学生记忆“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就可以了,而句子中的其他字,不用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对于原理、规律方面的,则要指导学生要先注重理解,不理解的知识不背,理解之后再背。比如,“昼夜交替和时差”这部分知识,学生对昼夜交替很容易理解记忆,而对时差总是有些含混——我们点拨学生,“一天有多少小时,一小时有多少分钟,这都是人为规定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而时间值是人为的”,这样一点,学生就明白了——原来,没有这个小时的规定,也就没有时差这个理论。这时,基本不用背,学生也能记住时差理论。
此外,教师多教学生使用一些特殊的巧记方法,比如视觉记忆法、关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记忆效率就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 善于思考
现在的地理高考,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考核。比如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等等。这些内容,与其说是知识,其实更倾向于是一种能力素养。对这些素养来说,仅仅凭借记忆是不行的,主要还是靠學生的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这些能力怎么发展、怎么形成呢?当然是在思考的过程中,经过思维训练得来的。所以说,现在的地理学习和应考,灵魂就是“思考”。
在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主要采用大量试题训练或强制背诵记忆的方法,越是这样教学,效率越低。所以,就算是进入冲刺阶段,我们仍然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静下心来,细致、综合、全面地利用知识去分析、去判断。经过这样不断的思维训练,学生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呈现自己的地理素养。
比如面对一个关于“人口”的问题,教师就需要让学生结合教材所讲的几个方向(人口数量、人口空间、人口容量)对试题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我们需要把当前我们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带入学生思考的内容当中——在教材编写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全面放开二胎。我们把这个国家政策的变化让学生结合知识理论进行思考分析,显然对他们地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而如果,我们只是把自己的分析结果告诉学生,那么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个答案,在考试的时候还是不能有效分析问题——所以说,高效化的基础其实是高质。
以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三地理高效复习教学。这三个建议——善于阅读、善于记忆、善于思考,其实不仅是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这样引导学生,而且也要把这三个策略和意识传导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复习的时候,也把这三个策略用上,提升其自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年华.浅谈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J].新课程(上),2012(12):6-7.
[2]魏帅.高三地理复习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3):269.
作者简介:
彭应新,重庆市,重庆市字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