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开始削竹制鸟,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下来。到了汉代,张衡也是著名的木鸟制作家。此后,据说是刘邦的大将军韩信发明了风筝。风筝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借助于空气上升力飞行。直到14世纪风筝才传入欧洲,可以说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与此同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人通过对天文的不懈观察和推算,为后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流传至今的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等,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以及对外部宇宙世界的神往。
古书记载,一年中秋节,唐明皇在后宫和妃子们饮酒,很是郁闷不乐。众人忙问何故,唐明皇感慨道:“都说月宫里有仙子,美妙绝伦,可惜我虽为天下君王,也无缘看到!”这时,席间一位姓罗的道士笑盈盈地接荐道:“只要皇上愿意,这又有何难呢?”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拐棍往空中一划——果然,唐明皇眼前一亮,一条银色的“天梯”自天而降,直通“月宫”。唐明皇大喜过望,顺着“天楼”轻松地走进了“广寒宫”。只见嫦娥仙子与白衣仙女们正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到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虽然只是罗道士与宫廷乐师头领李龟年联手导演的一出“舞台剧”,但人们对宇宙神秘世界的向往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神话毕竟不是现实,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动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但缺少科学技术的“飞天”之举只能换来悲壮的回忆,万户的血肉之躯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碎。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作为兵器的古代火箭,在宋、元、明代有过几百年的辉煌历史。以古代火箭为基础,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一步步将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通过先人的无数次试验,历史终于翻到了载人航天的一页。相比较苏美等国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梦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艰辛。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7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1970年1月,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生,成功实现“一箭三星”。1990年4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1998年5月,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表明中国具有了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人通过对天文的不懈观察和推算,为后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流传至今的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等,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以及对外部宇宙世界的神往。
古书记载,一年中秋节,唐明皇在后宫和妃子们饮酒,很是郁闷不乐。众人忙问何故,唐明皇感慨道:“都说月宫里有仙子,美妙绝伦,可惜我虽为天下君王,也无缘看到!”这时,席间一位姓罗的道士笑盈盈地接荐道:“只要皇上愿意,这又有何难呢?”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拐棍往空中一划——果然,唐明皇眼前一亮,一条银色的“天梯”自天而降,直通“月宫”。唐明皇大喜过望,顺着“天楼”轻松地走进了“广寒宫”。只见嫦娥仙子与白衣仙女们正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到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虽然只是罗道士与宫廷乐师头领李龟年联手导演的一出“舞台剧”,但人们对宇宙神秘世界的向往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神话毕竟不是现实,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动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但缺少科学技术的“飞天”之举只能换来悲壮的回忆,万户的血肉之躯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碎。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月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作为兵器的古代火箭,在宋、元、明代有过几百年的辉煌历史。以古代火箭为基础,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一步步将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通过先人的无数次试验,历史终于翻到了载人航天的一页。相比较苏美等国的发展,中国的载人航天梦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艰辛。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1960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7月,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1970年1月,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生,成功实现“一箭三星”。1990年4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1998年5月,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表明中国具有了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