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3日,沪深两市承接前日走势,开盘即跌。至午盘,上证指数收报3988.84点,击穿4000点整数关口。这个时候救市已经存在必要性,下调印花税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7年5月30日,中国A股提高了2倍的印花税,交易的成本大幅提高,其目的是为了使市场健康发展,并不是想市场暴跌和崩盘。可是现在的市场状况,并不是十分正常的状况,对市场的平稳发展也不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救市,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应该降低印花税,比其他如动用资金的方法既省钱又省力,值得考虑。
A股市场从2006年12月29日的2675点到2007年5月29日的4334点,市场疯狂上涨了62%,政府在5月30日将印花税提高了2倍。但从2007年10月16日以来,市场从6124点下跌到2008年的3月13日的3988点,下跌了30%多。如果按照上升太快就应该上调,那么下跌过快就应该下调,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而观察一下这次下跌的时间和幅度,应该是这次行情以来最大的和最猛烈的,很多权重股已经下跌超过50%,而且大盘已经击破年线,很大部分的投资者亏损非常严重。在现在市场下跌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再以过高的税收政策来调节股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证券交易印花税作为调控市场的工具和手段,以前主要的习惯是根据市场情况来调节,如果认为过热了,就提高税率,通过提高交易成本的方式来降温,如果认为过于低迷,就降低税率来提高市场信心,这是用政策调控市场的重要的手段。
但在市场飞速发展后,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市场是大趋势。政策手段只是在市场的起步阶段中使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政调节手段,并不应该是广泛应用的手段,特别是证券市场已经迈进的大规模的市场,2007年已经创下了33万亿的庞大市值,已经进入世界前5名,而从占GDP的比重的角度来看,已经超过150%的高值,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市场,这关系到国民经济和1.3亿投资者的大型市场,应该是非常值得慎重对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使用提高印花税的手段来调节市场就和市场的发展状况不相匹配了。
同时,中国市场的承接能力还非常薄弱。虽然现在市值规模已经很大,但市场现在离完全满足直接融资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距离。由于A股市场的局限性,一大批的国有企业还未能上市,还有数量非常多的企业在苦苦等待相关部门的放行准备远赴重洋求上市,红筹股的回归还在盼望着市场好转,还有更多数量的中小企业在翘首以待,这些都需要市场的繁荣才能完成,而印花税过高并不利于市场的繁荣。
2007年,国家从投资者手中征去了2005亿元印花税,中介机构又从投资者手中抽走了超过1500亿元的交易佣金,两项数字之和甚至超过了2006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3202亿元。而且利润的分配是按股份的比例来进行,流通股东只能享受其中大约30%的利润。这样我们的的流通股东的总回报是负数。
另外,A股票市场现在的股票大比例分红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上市公司的现在息率水平只有1.14%,在印花税提高了2倍后,每交易一次是要付出1%的交易成本,而A股投资者每年的换手习惯是5到10次。就算是投资性买入的投资者,现在的分红习惯,相对于现在一年期的银行存款4.14%来说,现在的息率水平也显得吸引力的不足,更不用说相对于国债市场超过的4%的收益率水平和企业债的6%的收益率水平。因此市场的主要吸引力是来自市场的上升来维持人气,一旦停止上升,过高的交易成本将会造成亏损,而亏损效应又降低了新增的开户数。而且由于息率的过分偏低,等待上市公司分红来取得回报就十分漫长,一旦停止上升后对于股票的持有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考验,这是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过高的说率水平并不符合实际。
此外,我国是当前全球收取证券交易印花税国家中税负最高的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收取证券交易印花税都是单向征收,仅我国和澳大利亚是双向收税,而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证券交易都是实施免税政策,用低税率促进市场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共识。英国是单边征收,中国香港虽是双边征收,但只收0.1%,香港的有识之士也提出要实行零收费,这些市场的超过百年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
2007年5月30日,中国A股提高了2倍的印花税,交易的成本大幅提高,其目的是为了使市场健康发展,并不是想市场暴跌和崩盘。可是现在的市场状况,并不是十分正常的状况,对市场的平稳发展也不利,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救市,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应该降低印花税,比其他如动用资金的方法既省钱又省力,值得考虑。
A股市场从2006年12月29日的2675点到2007年5月29日的4334点,市场疯狂上涨了62%,政府在5月30日将印花税提高了2倍。但从2007年10月16日以来,市场从6124点下跌到2008年的3月13日的3988点,下跌了30%多。如果按照上升太快就应该上调,那么下跌过快就应该下调,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而观察一下这次下跌的时间和幅度,应该是这次行情以来最大的和最猛烈的,很多权重股已经下跌超过50%,而且大盘已经击破年线,很大部分的投资者亏损非常严重。在现在市场下跌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再以过高的税收政策来调节股市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证券交易印花税作为调控市场的工具和手段,以前主要的习惯是根据市场情况来调节,如果认为过热了,就提高税率,通过提高交易成本的方式来降温,如果认为过于低迷,就降低税率来提高市场信心,这是用政策调控市场的重要的手段。
但在市场飞速发展后,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调控市场是大趋势。政策手段只是在市场的起步阶段中使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政调节手段,并不应该是广泛应用的手段,特别是证券市场已经迈进的大规模的市场,2007年已经创下了33万亿的庞大市值,已经进入世界前5名,而从占GDP的比重的角度来看,已经超过150%的高值,这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市场,这关系到国民经济和1.3亿投资者的大型市场,应该是非常值得慎重对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使用提高印花税的手段来调节市场就和市场的发展状况不相匹配了。
同时,中国市场的承接能力还非常薄弱。虽然现在市值规模已经很大,但市场现在离完全满足直接融资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距离。由于A股市场的局限性,一大批的国有企业还未能上市,还有数量非常多的企业在苦苦等待相关部门的放行准备远赴重洋求上市,红筹股的回归还在盼望着市场好转,还有更多数量的中小企业在翘首以待,这些都需要市场的繁荣才能完成,而印花税过高并不利于市场的繁荣。
2007年,国家从投资者手中征去了2005亿元印花税,中介机构又从投资者手中抽走了超过1500亿元的交易佣金,两项数字之和甚至超过了2006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3202亿元。而且利润的分配是按股份的比例来进行,流通股东只能享受其中大约30%的利润。这样我们的的流通股东的总回报是负数。
另外,A股票市场现在的股票大比例分红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上市公司的现在息率水平只有1.14%,在印花税提高了2倍后,每交易一次是要付出1%的交易成本,而A股投资者每年的换手习惯是5到10次。就算是投资性买入的投资者,现在的分红习惯,相对于现在一年期的银行存款4.14%来说,现在的息率水平也显得吸引力的不足,更不用说相对于国债市场超过的4%的收益率水平和企业债的6%的收益率水平。因此市场的主要吸引力是来自市场的上升来维持人气,一旦停止上升,过高的交易成本将会造成亏损,而亏损效应又降低了新增的开户数。而且由于息率的过分偏低,等待上市公司分红来取得回报就十分漫长,一旦停止上升后对于股票的持有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考验,这是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过高的说率水平并不符合实际。
此外,我国是当前全球收取证券交易印花税国家中税负最高的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收取证券交易印花税都是单向征收,仅我国和澳大利亚是双向收税,而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证券交易都是实施免税政策,用低税率促进市场发展的模式已经成为共识。英国是单边征收,中国香港虽是双边征收,但只收0.1%,香港的有识之士也提出要实行零收费,这些市场的超过百年的经验值得我们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