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况
昆阳磷矿一采区位于矿区东部,为现有的四个露天采区之一,东起6#勘探线(老鸦洞箐),西止17#勘探线,北起团山顶、羊青山,南至1980米水平露采境界。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1.10公里,面积约1.21平方公里。
一采区东部6~9.5#勘探线全部闭坑,中、西部9.5~17#勘探线按目前已形成的内排边界,大致2060米水平以上阶段闭坑,面积约1平方公里。
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探工作简况
⑴矿床地质特征
一采区位于香条冲背斜南翼东部倾伏端,矿床属大型沉积层状磷块岩矿床,矿体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地层底部,呈单斜层状产出。矿体分上、下两层,中间夹一层厚2米左右灰白、灰黄色粘土页岩。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南,平均倾角17°。
⑵勘探工作简况
原西南地质局528队于1956年提交了《云南昆阳磷矿地质勘探报告》。云南化工地质队1984年提交了《云南昆阳磷矿补充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书》,
一采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在详勘、补勘和生探阶段分别采用相应的勘探网度进行控制,矿床控制和研究程度较高。采取浅部以浅井为主,槽探、剥土为辅。中深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手段,生探网度在原储量级别相应网度的基础上渐次加密,根据矿体变化程度,开采阶段和生产准备矿量升级的需要,分别采用200×200米、100×100米、50×50米、25×50米、25×25米六种网度。
三、探采对比范围及方法选择
探采对比范围为一采区阶段闭坑范围。
由于一采区在矿石开采过程中,没有实现按区间水平统计生产矿量,开采过程中利用生探资料对矿体进行了重新圈定。探采对比主要进行生探和详勘对比,还选用了部分补勘工程和采矿资料。
在探采对比范围内,以生探和详勘在横纵剖面上矿体界线为依据,进行矿体的形态对比。以矿量为依据进行矿层厚度、矿石品位、储量误差对比,用采出矿量同设计矿量及生探储量进行简单的对比。
矿床勘探网度验证对比选择12~16#勘探线,南部400×400米块段,用稀空法进行验证对比。
探采对比各项参数的计算均以较完备的生探资料为基数,勘探网度验证对比以50×50米基本网度为基数。
四、矿体形态对比
本次矿体形态对比采用剖面矿体形态对比,沿矿体走向由东至西按200米间距,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号、10号、12号、14号、16号5条横剖面和Ⅰ-Ⅰ、纵剖面分别进行上、下层矿比对。
⑴对比参数的计算方法
⑴矿体面积相对误差Sr=×100%
⑵矿体面积重合率Dr=×100%
横纵剖面矿体形态对比详见表3、表4
⑵矿体面积误差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最大者为8#勘探线上的下层矿达-117%,最小者为纵剖面上的上层矿仅-7.61%,各剖面正、负误差一般在30%左右。正误差最大的为纵剖面上的下层矿,负误差最大的为8#勘探线上的下层矿,说明下层矿厚度及形态变化大。8#线上层矿、12#线下层矿和16#线上、下层矿为正值,表明生探面积比详勘大,是因为矿体厚度增大及矿层倾角变缓扩大了露采范围。其余横剖面和纵剖面上的上、下层矿为负值,详勘面积比生探大,其原因是详勘所圈定的矿体厚度偏大。
⑶矿体面积重合率
除14#勘探线上、下层矿分别为74.78%和59.20%较高外,其它各剖面多数在25%以上,特别是8#线、12#线、16#线上层矿和8#线下层矿及纵剖面上、下层矿重合率极低,反映出详勘阶段对断层构造及矿层倾角变化控制不够。
⑷矿体底板位移
相同标高生探矿体底板普遍向南位移。8#勘探线下层矿最大达100米,一般在10~30米之间。16#勘探线矿体底板南移、北移都有,分别为35米和20米。矿体底板位移大小与矿体面积重合率相关,与详勘阶段对断层和矿层倾角控制有关。
上述分析表明,矿体在剖面上的面积误差总体来说不算大,但矿体面积重合率较低,矿体底板位移显著,反映出对矿体形态控制,特别是对矿体厚度、倾角变化及断层控制的重要性。
上述矿体形态对比是在没有考虑浅部范围的变化,仅考虑了经生探部分矿体变化所得出的结果,因此真实的矿体形态对比与对比结果相比,面积误差要大,面积重合率要低,矿体底板小范围的位移更普遍。
五、矿层厚度、矿石品位及储量对比
⑴对比参数的计算方法
⑴厚度误差
厚度绝对误差Mδ=mu-mc
厚度相对误差Mr=×100%
⑵矿石品位误差
品位绝对误差Cδ=Cu-Cc
品位相对误差Cr=×100%
⑶储量误差
储量绝对误差Qδ=Qu-Qc
储量相对误差Qr=×100%
矿层厚度品位及储量对比见表5
误差为-3.72%;上、下层矿品位误差较小,均为正值,块段厚度、品位及储量误差对比见表6
从表6的对比可看出:上层矿厚度误差-17.96%~0.18%,品位误差-2.86%~14.10%,储量误差-5.07%~11.03%;下层矿厚度误差-29.58%~-4.86%,品位误差-16.44%~0.65%,储量误差-45.06%~26.37%。
从上述表5、表6的对比结果分析可以得出:
1、闭坑范围的厚度、品位、储量误差均分别小于分块段对比所对应的各项误差,其原因是各块段间正负误差相互抵销后致使总体厚度、品位及储量误差减小。
2、下层矿厚度误差比上层矿波动范围大,证明下层矿厚度变化比上层矿大。
3、下层矿储量误差比上层矿变化幅度大,说明下层矿厚度变化比上层矿大,其原因是经生探后下层矿厚度变薄或出现厚度不可采地段。
在探采对比范围内共采出工业矿石932.22万吨,与该范围设计储量1057.16万吨(已扣除梅树村剖面保护区矿量和核减露采储量)及生探储量1018.36万吨相比,矿石总回采率分别达88.18%和91.54%。
六、勘探网度验证对比
选择一采区生探资料较完备的12~16#勘探線,X坐标36800至37200范围,分别作100×100米、200×200米、400×400米与生探基本网度50×50米网度进行对比,详见表7。
在对比范围内,勘探网度从基本网度50×50米渐次放稀,放稀到400×400米进行分别对比。
从表6看,上、下层矿厚度及储量误差在±17%以下,多数在±10%左右,品位误差较小。结合表6来看,上层矿厚度、储量误差总体来说不算太大,下层矿厚度、储量误差较大,尤其是58C1和68C2两个块段厚度误差超过-20%,储量误差超过-40%,可认为详勘阶段用400×400米网度求C级储量,200×200米网度求B级储量,100×100米网度求A级储量,
基本上能控制上层矿,但不能控制下层矿。
由于选择在矿体形态较稳定,构造破坏小及风化程度弱、品位偏低、且较稳定的地段,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未能代表一采区浅部构造复杂,矿石风化程度较高及下层矿厚度变化大,矿石品位高低受风化程度控制等全区地质特征,此为这次网度对比的不足。
七、地质构造控制分析
一采区内的地质构造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在详勘阶段主要集中在一采区浅部,对中、深部断层控制不够。生探时期共发现大小断层30余条,通过查明该构造,使矿山减少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防止了境界北移350米的无效剥离损失。
结论:
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对比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生探成果内容丰富,资料完备,成果可靠,以其为基础所计算的各项对比结果准确可靠。
2、下层矿厚度误差及储量误差比上层矿变化幅度大,说明下层矿的矿层厚度变化比上层矿大。
3、对比结果表明:详勘阶段采用的200×200米、400×400米网度分别探求B级和C级储量,不能较好地控制矿体形态,尤其是不能控制下层矿厚度变薄或厚度不可采地段,需加密网度对其控制。
4、网度验证对比所选择的块段能代表一采区中深部矿层稳定,厚度、品位变化较小的地段,对全区总的地质特征及变化规律,代表性欠佳,为本次探采对比的不足。
5、通过上述探采对比及30多年来的矿山开采实践,认为一采区勘探为Ⅱ类偏复杂,生探网度采用100×100米、200×200米网度分别探求B级和C级储量更为合适。生产中一般可采用50×50米网度作为二级矿量的基本控制网度,对上层矿品位不均衡变化或下层矿厚度变化大的地段,可采用25×50米的正方形中心加密网或25×25米的网度分别进行控制。
本文引用资料均为《一采区阶段闭坑地质报告》实际工作成果。
由于作者的认识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西南地质局528队,《云南昆阳磷矿地质勘探报告书》(第一篇),1956年4月。
2、云南化工地质队,《云南昆阳磷矿补充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书》,1984年9月。
3、俞广钧、冉崇英编著《矿山地质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1月。
4、云南省晋宁县昆阳磷矿《一采区阶段闭抗地质报告》(送审稿),1998年4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昆阳磷矿一采区位于矿区东部,为现有的四个露天采区之一,东起6#勘探线(老鸦洞箐),西止17#勘探线,北起团山顶、羊青山,南至1980米水平露采境界。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1.10公里,面积约1.21平方公里。
一采区东部6~9.5#勘探线全部闭坑,中、西部9.5~17#勘探线按目前已形成的内排边界,大致2060米水平以上阶段闭坑,面积约1平方公里。
二、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探工作简况
⑴矿床地质特征
一采区位于香条冲背斜南翼东部倾伏端,矿床属大型沉积层状磷块岩矿床,矿体产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地层底部,呈单斜层状产出。矿体分上、下两层,中间夹一层厚2米左右灰白、灰黄色粘土页岩。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南,平均倾角17°。
⑵勘探工作简况
原西南地质局528队于1956年提交了《云南昆阳磷矿地质勘探报告》。云南化工地质队1984年提交了《云南昆阳磷矿补充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书》,
一采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在详勘、补勘和生探阶段分别采用相应的勘探网度进行控制,矿床控制和研究程度较高。采取浅部以浅井为主,槽探、剥土为辅。中深部以钻探为主的勘探手段,生探网度在原储量级别相应网度的基础上渐次加密,根据矿体变化程度,开采阶段和生产准备矿量升级的需要,分别采用200×200米、100×100米、50×50米、25×50米、25×25米六种网度。
三、探采对比范围及方法选择
探采对比范围为一采区阶段闭坑范围。
由于一采区在矿石开采过程中,没有实现按区间水平统计生产矿量,开采过程中利用生探资料对矿体进行了重新圈定。探采对比主要进行生探和详勘对比,还选用了部分补勘工程和采矿资料。
在探采对比范围内,以生探和详勘在横纵剖面上矿体界线为依据,进行矿体的形态对比。以矿量为依据进行矿层厚度、矿石品位、储量误差对比,用采出矿量同设计矿量及生探储量进行简单的对比。
矿床勘探网度验证对比选择12~16#勘探线,南部400×400米块段,用稀空法进行验证对比。
探采对比各项参数的计算均以较完备的生探资料为基数,勘探网度验证对比以50×50米基本网度为基数。
四、矿体形态对比
本次矿体形态对比采用剖面矿体形态对比,沿矿体走向由东至西按200米间距,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号、10号、12号、14号、16号5条横剖面和Ⅰ-Ⅰ、纵剖面分别进行上、下层矿比对。
⑴对比参数的计算方法
⑴矿体面积相对误差Sr=×100%
⑵矿体面积重合率Dr=×100%
横纵剖面矿体形态对比详见表3、表4
⑵矿体面积误差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最大者为8#勘探线上的下层矿达-117%,最小者为纵剖面上的上层矿仅-7.61%,各剖面正、负误差一般在30%左右。正误差最大的为纵剖面上的下层矿,负误差最大的为8#勘探线上的下层矿,说明下层矿厚度及形态变化大。8#线上层矿、12#线下层矿和16#线上、下层矿为正值,表明生探面积比详勘大,是因为矿体厚度增大及矿层倾角变缓扩大了露采范围。其余横剖面和纵剖面上的上、下层矿为负值,详勘面积比生探大,其原因是详勘所圈定的矿体厚度偏大。
⑶矿体面积重合率
除14#勘探线上、下层矿分别为74.78%和59.20%较高外,其它各剖面多数在25%以上,特别是8#线、12#线、16#线上层矿和8#线下层矿及纵剖面上、下层矿重合率极低,反映出详勘阶段对断层构造及矿层倾角变化控制不够。
⑷矿体底板位移
相同标高生探矿体底板普遍向南位移。8#勘探线下层矿最大达100米,一般在10~30米之间。16#勘探线矿体底板南移、北移都有,分别为35米和20米。矿体底板位移大小与矿体面积重合率相关,与详勘阶段对断层和矿层倾角控制有关。
上述分析表明,矿体在剖面上的面积误差总体来说不算大,但矿体面积重合率较低,矿体底板位移显著,反映出对矿体形态控制,特别是对矿体厚度、倾角变化及断层控制的重要性。
上述矿体形态对比是在没有考虑浅部范围的变化,仅考虑了经生探部分矿体变化所得出的结果,因此真实的矿体形态对比与对比结果相比,面积误差要大,面积重合率要低,矿体底板小范围的位移更普遍。
五、矿层厚度、矿石品位及储量对比
⑴对比参数的计算方法
⑴厚度误差
厚度绝对误差Mδ=mu-mc
厚度相对误差Mr=×100%
⑵矿石品位误差
品位绝对误差Cδ=Cu-Cc
品位相对误差Cr=×100%
⑶储量误差
储量绝对误差Qδ=Qu-Qc
储量相对误差Qr=×100%
矿层厚度品位及储量对比见表5
误差为-3.72%;上、下层矿品位误差较小,均为正值,块段厚度、品位及储量误差对比见表6
从表6的对比可看出:上层矿厚度误差-17.96%~0.18%,品位误差-2.86%~14.10%,储量误差-5.07%~11.03%;下层矿厚度误差-29.58%~-4.86%,品位误差-16.44%~0.65%,储量误差-45.06%~26.37%。
从上述表5、表6的对比结果分析可以得出:
1、闭坑范围的厚度、品位、储量误差均分别小于分块段对比所对应的各项误差,其原因是各块段间正负误差相互抵销后致使总体厚度、品位及储量误差减小。
2、下层矿厚度误差比上层矿波动范围大,证明下层矿厚度变化比上层矿大。
3、下层矿储量误差比上层矿变化幅度大,说明下层矿厚度变化比上层矿大,其原因是经生探后下层矿厚度变薄或出现厚度不可采地段。
在探采对比范围内共采出工业矿石932.22万吨,与该范围设计储量1057.16万吨(已扣除梅树村剖面保护区矿量和核减露采储量)及生探储量1018.36万吨相比,矿石总回采率分别达88.18%和91.54%。
六、勘探网度验证对比
选择一采区生探资料较完备的12~16#勘探線,X坐标36800至37200范围,分别作100×100米、200×200米、400×400米与生探基本网度50×50米网度进行对比,详见表7。
在对比范围内,勘探网度从基本网度50×50米渐次放稀,放稀到400×400米进行分别对比。
从表6看,上、下层矿厚度及储量误差在±17%以下,多数在±10%左右,品位误差较小。结合表6来看,上层矿厚度、储量误差总体来说不算太大,下层矿厚度、储量误差较大,尤其是58C1和68C2两个块段厚度误差超过-20%,储量误差超过-40%,可认为详勘阶段用400×400米网度求C级储量,200×200米网度求B级储量,100×100米网度求A级储量,
基本上能控制上层矿,但不能控制下层矿。
由于选择在矿体形态较稳定,构造破坏小及风化程度弱、品位偏低、且较稳定的地段,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未能代表一采区浅部构造复杂,矿石风化程度较高及下层矿厚度变化大,矿石品位高低受风化程度控制等全区地质特征,此为这次网度对比的不足。
七、地质构造控制分析
一采区内的地质构造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在详勘阶段主要集中在一采区浅部,对中、深部断层控制不够。生探时期共发现大小断层30余条,通过查明该构造,使矿山减少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防止了境界北移350米的无效剥离损失。
结论:
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对比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生探成果内容丰富,资料完备,成果可靠,以其为基础所计算的各项对比结果准确可靠。
2、下层矿厚度误差及储量误差比上层矿变化幅度大,说明下层矿的矿层厚度变化比上层矿大。
3、对比结果表明:详勘阶段采用的200×200米、400×400米网度分别探求B级和C级储量,不能较好地控制矿体形态,尤其是不能控制下层矿厚度变薄或厚度不可采地段,需加密网度对其控制。
4、网度验证对比所选择的块段能代表一采区中深部矿层稳定,厚度、品位变化较小的地段,对全区总的地质特征及变化规律,代表性欠佳,为本次探采对比的不足。
5、通过上述探采对比及30多年来的矿山开采实践,认为一采区勘探为Ⅱ类偏复杂,生探网度采用100×100米、200×200米网度分别探求B级和C级储量更为合适。生产中一般可采用50×50米网度作为二级矿量的基本控制网度,对上层矿品位不均衡变化或下层矿厚度变化大的地段,可采用25×50米的正方形中心加密网或25×25米的网度分别进行控制。
本文引用资料均为《一采区阶段闭坑地质报告》实际工作成果。
由于作者的认识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西南地质局528队,《云南昆阳磷矿地质勘探报告书》(第一篇),1956年4月。
2、云南化工地质队,《云南昆阳磷矿补充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书》,1984年9月。
3、俞广钧、冉崇英编著《矿山地质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年1月。
4、云南省晋宁县昆阳磷矿《一采区阶段闭抗地质报告》(送审稿),1998年4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