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留守儿童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乡不平等、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造成的,短时间内没有有效的方法解决。因此学校家庭都要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高度注意,避免悲剧的发生。
關键词:留守儿童;安全隐患 ;成因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据2014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4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590万以上。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人往往因年事已高,无力监管或安全意识淡薄,缺乏防范意识,而疏于监管,极易造成监管不到位现象。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不能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容易使留守儿童的监管形成缺失。而留守儿童因亲情的缺失,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行为也往往出现偏颇。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孩子的性格缺陷心理障碍,行为的随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使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的贫困,另一方面是中国城乡的不同等制度。在农村,很多家庭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副担子:一头是孩子,另一头是生计。孰重孰轻?两头都重。谁都懂得以人为本,但人的生存离不开生计。这是一副两难的担子。当生计问题解决之后,孩子那头才会显得更重。在生计无法满足时,外出打工的夫妻,只能把未成年的儿女留在老家,交给年迈的父母看管。很多打工族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抱有一种学好学坏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他们只是将学校看作是一个孩子寄宿的地方,而正是源于此,很多老师几乎不能对家长乃至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要求。
二、留守儿童容易造成监管失控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父母的有效监管常常处在失控状态。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居多。无论何种监护,父母都是无法取代的。有的老人只管衣食住行,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但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的意识。有的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有的老人年迈体弱,根本就没有看管孩子的精力。学生有可能沾染一些恶习,出现偷盗、打架及欺凌现象,严重时“问题少年”,易发生勒索等违法行为。还有女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易成为袭击目标。
另外,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不强,加上又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这群孩子就成了无人管护的“自由人”,社会上的“网吧”就成了他们最爱去的地方,网上的有害信息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在这种地方很容易受骗上当。
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事故、女童被骗子拐卖也时有发生。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还称:“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三、留守儿童造成的隐患
(一)所在地经济文化落后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多儿童存在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甚至吸烟,喝酒等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生计外出打工,不能留在子女身边照顾子女,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此外,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拮据,学生升学后的教育费用成为家长的沉重负担,这也是造成上述隐患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留守儿童的弱点
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身心迅速发展,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但他们的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长期积累,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其次,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家长的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在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少年儿童缺乏心理慰藉,从而变得内向、孤独、软弱、寡言、孤僻、抑郁自卑、敏感易怒,甚至有愤世嫉俗的心理,另一方面则出现极度逆反的心理。这些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岳溪镇小学就出现部分留守儿童学生很难沟通,他们有事也不会和老师交流,很爱撒谎。他们不喜欢读书,喜欢出校去玩。这些是典型的留守少年儿童的特征。
其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少年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和放纵的态度。因此,少年儿童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并且他们易被利用,和一些不良青年厮混,偷鸡摸狗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三)社会风气不良的影响
由于留守少年儿童难与父母和老师进行沟通,缺乏情感倾诉的对象,因此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虽然本镇学校周边民风比较淳朴,环境算是安宁,但留守儿童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极大影响:一是校外人员的影响。一些失学少年很年轻就外出打工,他们可能成为在校学生的模仿对象。我们周围一些刚初中毕业的少年, 15岁左右。在在外打工,据他说月薪有2000多。可以想象,这样的“榜样”会对他的同村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二是网络、电视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已经多有报道,因此在此不作细致研究。
(四)缺乏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
由于经济落后不发达,家庭、学校和地方政府都缺少相关资源,从而不能针对留守儿童进行专业性强的法律知识教育,也无法对他们的行为制定明确的指引。留守儿童也得不到专业的辅导,从而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很难区分什么事情是“可做”、什么事情是“不能做”。
四、用心呵护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因而留守儿童的安全也成了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动员社会多方力量给他们以关心和帮助。最重要也最根本一点,是政府应采取各种手段发展经济,不再外出务工,就在自家门口上下班,让“留守儿童”留在父母身边,看到希望,在父母的耐心教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除此之外,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能挣了票子,忽略孩子!
關键词:留守儿童;安全隐患 ;成因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据2014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4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590万以上。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人往往因年事已高,无力监管或安全意识淡薄,缺乏防范意识,而疏于监管,极易造成监管不到位现象。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不能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容易使留守儿童的监管形成缺失。而留守儿童因亲情的缺失,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行为也往往出现偏颇。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孩子的性格缺陷心理障碍,行为的随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使农村留守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一、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的贫困,另一方面是中国城乡的不同等制度。在农村,很多家庭都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副担子:一头是孩子,另一头是生计。孰重孰轻?两头都重。谁都懂得以人为本,但人的生存离不开生计。这是一副两难的担子。当生计问题解决之后,孩子那头才会显得更重。在生计无法满足时,外出打工的夫妻,只能把未成年的儿女留在老家,交给年迈的父母看管。很多打工族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抱有一种学好学坏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他们只是将学校看作是一个孩子寄宿的地方,而正是源于此,很多老师几乎不能对家长乃至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要求。
二、留守儿童容易造成监管失控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父母的有效监管常常处在失控状态。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四种情况,其中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居多。无论何种监护,父母都是无法取代的。有的老人只管衣食住行,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但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的意识。有的老人缺乏文化知识和安全常识,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监管。有的老人年迈体弱,根本就没有看管孩子的精力。学生有可能沾染一些恶习,出现偷盗、打架及欺凌现象,严重时“问题少年”,易发生勒索等违法行为。还有女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易成为袭击目标。
另外,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不强,加上又不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这群孩子就成了无人管护的“自由人”,社会上的“网吧”就成了他们最爱去的地方,网上的有害信息不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在这种地方很容易受骗上当。
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4%的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意外,还有8%明确表示“顾不过来”。一些农村大龄留守儿童离开了学校,脱离了正规组织的管理,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是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留守儿童溺水事故、女童被骗子拐卖也时有发生。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还称:“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三、留守儿童造成的隐患
(一)所在地经济文化落后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多儿童存在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甚至吸烟,喝酒等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生计外出打工,不能留在子女身边照顾子女,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此外,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拮据,学生升学后的教育费用成为家长的沉重负担,这也是造成上述隐患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留守儿童的弱点
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身心迅速发展,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他们需要倾诉的渠道,也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但他们的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绪长期积累,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其次,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家长的教育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在孩子思想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常常使留守少年儿童缺乏心理慰藉,从而变得内向、孤独、软弱、寡言、孤僻、抑郁自卑、敏感易怒,甚至有愤世嫉俗的心理,另一方面则出现极度逆反的心理。这些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岳溪镇小学就出现部分留守儿童学生很难沟通,他们有事也不会和老师交流,很爱撒谎。他们不喜欢读书,喜欢出校去玩。这些是典型的留守少年儿童的特征。
其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少年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和放纵的态度。因此,少年儿童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并且他们易被利用,和一些不良青年厮混,偷鸡摸狗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三)社会风气不良的影响
由于留守少年儿童难与父母和老师进行沟通,缺乏情感倾诉的对象,因此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虽然本镇学校周边民风比较淳朴,环境算是安宁,但留守儿童会受到两方面因素的极大影响:一是校外人员的影响。一些失学少年很年轻就外出打工,他们可能成为在校学生的模仿对象。我们周围一些刚初中毕业的少年, 15岁左右。在在外打工,据他说月薪有2000多。可以想象,这样的“榜样”会对他的同村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二是网络、电视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已经多有报道,因此在此不作细致研究。
(四)缺乏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
由于经济落后不发达,家庭、学校和地方政府都缺少相关资源,从而不能针对留守儿童进行专业性强的法律知识教育,也无法对他们的行为制定明确的指引。留守儿童也得不到专业的辅导,从而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很难区分什么事情是“可做”、什么事情是“不能做”。
四、用心呵护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因而留守儿童的安全也成了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动员社会多方力量给他们以关心和帮助。最重要也最根本一点,是政府应采取各种手段发展经济,不再外出务工,就在自家门口上下班,让“留守儿童”留在父母身边,看到希望,在父母的耐心教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除此之外,作为监护人的父母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能挣了票子,忽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