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急救培训对医学生突发事件认知评价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理急救培训对医学生关于突发事件认知评价的影响。

方法

招募某医科大学在读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培训组(n=42)和对照组(n=53),培训组接受20学时的短期针对性心理急救培训,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培训前后采用应激评价量表(SAM)和隐性不适应风格量表(LMSQ)进行施测。

结果

培训前后,培训组医学生在SAM的威胁性因子[(11.95±3.17)分vs (10.45±2.48)分,t=2.426,P=0.020]、挑战性因子[(12.64±2.84)分vs (14.40±1.95)分,t=-3.304,P=0.002]、自控性因子[(13.05±3.15)分vs (14.93±2.00)分,t=-3.240,P=0.002]、他控性因子[(12.40±3.10)分vs (14.52±2.52)分,t=-3.553,P=0.001]和应激性因子[(13.26±2.69)分vs (12.00±1.96)分,t=2.592,P=0.013]上,以及在LMSQ的躯体性威胁因子[(23.88±7.59)分vs (19.76±4.82)分,t=3.057,P=0.004]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培训前后差值比较显示,培训组SAM的挑战性因子(t=-2.466,P=0.016)、自控性因子(t=-2.557,P=0.012)、他控性因子(t=-2.800,P=0.006)得分的提升幅度及LMSQ的躯体性威胁因子(t=-2.308,P=0.023)得分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短期针对性心理急救培训在改变医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评价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慢性酒精暴露后Wistar大鼠不同戒断时间点纹状体NMDA受体2B亚基(NMDA receptor 2B subunit,NR2B)表达的变化。方法7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戒断2 h组、戒断6 h组、戒断12 h组、戒断1 d组、戒断3 d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5个戒断组大鼠自由饮用体积百分比为6%的酒精水溶液16周,正常对照组饮用纯净水16周。戒断组分别于末次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比率低频振幅技术研究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遗尿表现、注意和记忆障碍脑功能失调的病理机制。方法NE与正常儿童各18名分别进行rs-fMRI扫描,采用比率低频振幅(fALFF)技术分析,组间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fALFF值的差异。结果两组fALFF值比较有明显差异的脑区分别位于小脑(MNI坐标值:-12,-57,-33)、左侧
目的分析某部新兵集训期心理应激水平及特点。方法使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对某部1 600名集训期新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1 600名新兵中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有64人(T分≥70,占4%);②集训期新兵心理应激症状主要表现在警觉性增加(87.7%)、睡眠不好(57.6%)、身心疲惫(48.7%)及紧张烦躁(
目的探讨内化与外化心理障碍患者的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特征的特点。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及大五人格问卷简化版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137例内化障碍患者、63例外化障碍患者和228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1)内化障碍组亲密度[(6.17±2.68)分]、娱乐性[(3.84±2.50)分]、道德观[(4.48±1.65)分]、组织性[(5.35±2.30)分]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