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胎龄<37周的早产脑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日龄相同、临床与颅脑MRI检查结果正常的足月新生儿56例为对照组,分29~33周(16例)、34~37周(40例)、37~42.周(56例)三个年龄组,全部进行颅脑常规MRI检查与DTI检查。分别测量DTI上三组颅脑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测量,观察DTI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各兴趣区相比,对照组FA值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4~37周早产儿的各兴趣区FA值均高于29~33周早产儿(P<0.05)。结论: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中,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能够准确测量早产儿各兴趣区的FA值,为脑损伤的早期评估提供帮助,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早产儿;脑损伤;各向异性分数值;早期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43-02
据调查发现,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2000万新生儿出生,而高危儿占新生儿超60%,其中10%左右的高危儿均出现脑损伤病症[1]。一旦脑损伤发病后,患儿中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等状况发生概率急剧增加,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如何降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已成为当前新生儿领域终一个备受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诊断计数不断提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以下简称DTI)属于临床一类新型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可清晰描述人体大脑内部构造,及时反应脑部细微病变,从而诊断患者脑部病症,并被广泛用于新生儿脑部的发育观察[2]。对此,文章探讨了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价值,并阐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抽选2020年5~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胎龄<37周的早产脑损伤患儿(观察组)与56例颅脑MRI检查结果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含29~33周、34~37周两个年龄段,其中男30例、女26例,出生体重(1.42±3.54)kg。对照组包含37~42周一个年龄组,其中男30例、女26例,出生体重(2.86±1.65)kg。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儿经过临床诊断与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损伤;(2)观察组患儿胎龄小于37周,对照组患儿足月生产,MRI检查下,无脑损伤情况;(3)观察组Apgar评分1分钟小于7分;(4)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足月脑损伤患儿;(2)患儿依从性差。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SKYRA3.0T超导型MR仪先行常规颅脑MRI平扫,再行DTI扫描,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兴趣区同位置白质纤维素fa值进行测量,并对其采取多变量方差分析。分析各兴趣区纤维束的形态、数量及走向。图像后处理及彩图分析:首先对所有图像进行移动校正,采用同机副台后处理工作站,制作FA、方向编码彩色图进行FT。将收集到的彩色FA图中值予以观察,而FA值的高低颜色一一对应红、黄、蓝三种颜色。现阶段,临床将FA值范围限定于0~1之间[3]。其中0即患者神经纤维束呈现各向同性,1即呈现各向异性;且红色(X元素)反映患者神经纤维束束呈左右走势,绿色呈前后走势,蓝色则表明神经纤维束穿过层面呈上下走势。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新生儿MRI影像学表现。
(2)分析DTI检测下三个年龄组新生儿的FA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进行分析,(x±s)与率(%)分别以t值、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影像学表现
以足月新生儿影像为标准。观察组34~37周新生儿影像如下:头皮血肿1例,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38例,室管膜下囊肿1例,脑室周围白质斑点状高信号12例;观察组29~33周新生儿影像如下:脑质外积液1例,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12例,侧脑室室管膜下出血/侧脑室内出血10例。
2.2 DTI检测下三个年龄组的FA值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各兴趣区相比,对照组FA值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4~37周早產儿的各兴趣区FA值高于29~33周早产儿(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早产儿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在解剖学中,已经认可早产儿侧脑室四周白质内血流量较少,仅有灰质内血流量的1/4。因此,早产儿侧脑室周围白质更易受损,若早产儿发生缺血、缺氧状况,其脑室周围白质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软化[4]。此外,受损白质更为脆弱,当患儿脑损伤后再次灌注,极易发生脑室四周生发基质的出血[5]。所以,早产儿极易发生脑损伤,甚至伴随出血,严重威胁了早产儿生命安全。
常规MRI检查对脑组织内灰白质分辨率高,可清楚展现脑内细微结构变化,被广泛用于脑损伤评估中[6]。研究提示[7],早产儿出生时脑部各组织含水量高于足月儿,脑白质与灰质分界较为模糊。现阶段,临床主张应用T1WI序列观察在产儿脑白质髓鞘。此外,当病灶为小斑片状,MRI对早产儿颅脑扫描时,两序列表现并不明显,易发生漏诊现象[8]。近年来,医学技术逐渐发展,DTI技术逐渐完善,在脑发育、脑病变等的评估诊断中发挥了良好作用[9]。DTI技术是一种特殊MRI检查技术,能够准确描述大脑结构,能够观察白质纤维束形态与路径,对于脑髓鞘化的敏感性也高于常规MRI技术,能够及时察觉患者脑部细微异常,能够及早发现脑损伤情况[10]。并且,DTI技术帮助下,能够准确计算出相应白质纤维束的 FA 值,为判断白质成熟程度、量化脑髓鞘化奠定基础[11]。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早产儿;脑损伤;各向异性分数值;早期评估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143-02
据调查发现,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2000万新生儿出生,而高危儿占新生儿超60%,其中10%左右的高危儿均出现脑损伤病症[1]。一旦脑损伤发病后,患儿中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等状况发生概率急剧增加,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如何降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已成为当前新生儿领域终一个备受思考的问题。随着我国诊断计数不断提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以下简称DTI)属于临床一类新型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可清晰描述人体大脑内部构造,及时反应脑部细微病变,从而诊断患者脑部病症,并被广泛用于新生儿脑部的发育观察[2]。对此,文章探讨了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估价值,并阐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抽选2020年5~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胎龄<37周的早产脑损伤患儿(观察组)与56例颅脑MRI检查结果正常的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含29~33周、34~37周两个年龄段,其中男30例、女26例,出生体重(1.42±3.54)kg。对照组包含37~42周一个年龄组,其中男30例、女26例,出生体重(2.86±1.65)kg。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观察组患儿经过临床诊断与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损伤;(2)观察组患儿胎龄小于37周,对照组患儿足月生产,MRI检查下,无脑损伤情况;(3)观察组Apgar评分1分钟小于7分;(4)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足月脑损伤患儿;(2)患儿依从性差。
1.2 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SKYRA3.0T超导型MR仪先行常规颅脑MRI平扫,再行DTI扫描,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兴趣区同位置白质纤维素fa值进行测量,并对其采取多变量方差分析。分析各兴趣区纤维束的形态、数量及走向。图像后处理及彩图分析:首先对所有图像进行移动校正,采用同机副台后处理工作站,制作FA、方向编码彩色图进行FT。将收集到的彩色FA图中值予以观察,而FA值的高低颜色一一对应红、黄、蓝三种颜色。现阶段,临床将FA值范围限定于0~1之间[3]。其中0即患者神经纤维束呈现各向同性,1即呈现各向异性;且红色(X元素)反映患者神经纤维束束呈左右走势,绿色呈前后走势,蓝色则表明神经纤维束穿过层面呈上下走势。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新生儿MRI影像学表现。
(2)分析DTI检测下三个年龄组新生儿的FA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进行分析,(x±s)与率(%)分别以t值、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影像学表现
以足月新生儿影像为标准。观察组34~37周新生儿影像如下:头皮血肿1例,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38例,室管膜下囊肿1例,脑室周围白质斑点状高信号12例;观察组29~33周新生儿影像如下:脑质外积液1例,额颞部蛛网膜下腔增宽12例,侧脑室室管膜下出血/侧脑室内出血10例。
2.2 DTI检测下三个年龄组的FA值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各兴趣区相比,对照组FA值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4~37周早產儿的各兴趣区FA值高于29~33周早产儿(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早产儿脑部发育尚未成熟。在解剖学中,已经认可早产儿侧脑室四周白质内血流量较少,仅有灰质内血流量的1/4。因此,早产儿侧脑室周围白质更易受损,若早产儿发生缺血、缺氧状况,其脑室周围白质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软化[4]。此外,受损白质更为脆弱,当患儿脑损伤后再次灌注,极易发生脑室四周生发基质的出血[5]。所以,早产儿极易发生脑损伤,甚至伴随出血,严重威胁了早产儿生命安全。
常规MRI检查对脑组织内灰白质分辨率高,可清楚展现脑内细微结构变化,被广泛用于脑损伤评估中[6]。研究提示[7],早产儿出生时脑部各组织含水量高于足月儿,脑白质与灰质分界较为模糊。现阶段,临床主张应用T1WI序列观察在产儿脑白质髓鞘。此外,当病灶为小斑片状,MRI对早产儿颅脑扫描时,两序列表现并不明显,易发生漏诊现象[8]。近年来,医学技术逐渐发展,DTI技术逐渐完善,在脑发育、脑病变等的评估诊断中发挥了良好作用[9]。DTI技术是一种特殊MRI检查技术,能够准确描述大脑结构,能够观察白质纤维束形态与路径,对于脑髓鞘化的敏感性也高于常规MRI技术,能够及时察觉患者脑部细微异常,能够及早发现脑损伤情况[10]。并且,DTI技术帮助下,能够准确计算出相应白质纤维束的 FA 值,为判断白质成熟程度、量化脑髓鞘化奠定基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