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教學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主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性 创造性思维
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经普及到各科学习中,尤其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更是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目前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性学习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起主导作用,教师及课件为辅,以生活经验及自身经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转化为课本知识,并用课本知识来解释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促进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但将基础知识理解巩固,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下面就主要以数学学习为例了解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对现学知识产生疑问,继而引发其好奇心探索欲,自行主动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实现其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
1.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作为接受者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受自身接受能力影响很大。小学生虽然处于记忆力最强阶段,但是在逻辑思维发展上尚未完全成熟,另外还具有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以往那种填鸭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接受水平开阔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式教学方法开始普遍在学校教育系统的各科教学中广泛。所谓问题情境式教学,就是讲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将课本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实际问题,由简入繁,以如何解决问题的模式将知识渗入到学生记忆中,以此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消化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实施问题情境教学也可以有很大改善。常规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精神,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这时候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使学生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更尝试到了解决这一过程带来的快乐和自信,更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胜心理。
2. 适当利用认知冲突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还经常遇到与小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相冲突的知识学习,这就形成了认知冲突。单凭传统教学中采用的强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摒弃已有的思想看法来接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困惑,影响知识的吸收,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将这种冲突情况下产生的问题提出来,形成问题情境,教师开导引发,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根本上解决这种认知冲突。这种方法既可以以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具的使用也很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为新鲜稀奇的事物分散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改变以往刻板的规规矩矩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具及非常规课程来引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 将过程放在首位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课本小结为目标,在最终的考试中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则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过程放在首位。首先,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经历猜想、观察过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又要经历操作、验证、归纳阶段,最后是发现结果。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了这些阶段,会进一步掌握探究的方法,实现对知识深层次掌握,并形成急于独立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之上的对科学追求的态度。自主探究过程,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难得的是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 互动模式促进交流
在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由于智力水平以及思维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独立解决问题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方法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可行性。学生在找出问题后,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教师划分小组,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全班汇报集体讨论最终形成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来想法解决问题,而每个人的想法又都是基于其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后面的讨论中互相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和见解,这也让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真实思路有了基本的了解,在以后教学中更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各学生特点做工作。
3. 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是高高在上的,而要亦师亦友,在课堂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维持一个和谐公平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认识到自己能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互相尊重爱护。在课堂以外,教师也应当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多与学生谈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自己的工作,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看到自己对他们的期待和信任,以更积极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余应龙.数学探究性学习导读[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徐旭央.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山西教育,2006.
[3]孔令江.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性 创造性思维
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经普及到各科学习中,尤其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更是从小学生就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目前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性学习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起主导作用,教师及课件为辅,以生活经验及自身经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转化为课本知识,并用课本知识来解释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促进理解所学知识的过程。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但将基础知识理解巩固,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下面就主要以数学学习为例了解一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对现学知识产生疑问,继而引发其好奇心探索欲,自行主动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实现其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
1.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作为接受者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受自身接受能力影响很大。小学生虽然处于记忆力最强阶段,但是在逻辑思维发展上尚未完全成熟,另外还具有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以往那种填鸭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接受水平开阔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近年来,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式教学方法开始普遍在学校教育系统的各科教学中广泛。所谓问题情境式教学,就是讲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和探索欲,将课本知识转化成一个个实际问题,由简入繁,以如何解决问题的模式将知识渗入到学生记忆中,以此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消化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控能力差的特点,实施问题情境教学也可以有很大改善。常规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精神,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将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这时候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使学生自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更尝试到了解决这一过程带来的快乐和自信,更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求胜心理。
2. 适当利用认知冲突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还经常遇到与小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相冲突的知识学习,这就形成了认知冲突。单凭传统教学中采用的强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摒弃已有的思想看法来接受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更大的困惑,影响知识的吸收,使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心理。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转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将这种冲突情况下产生的问题提出来,形成问题情境,教师开导引发,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根本上解决这种认知冲突。这种方法既可以以学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具的使用也很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为新鲜稀奇的事物分散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改变以往刻板的规规矩矩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具及非常规课程来引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 将过程放在首位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课本小结为目标,在最终的考试中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则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过程放在首位。首先,学生在学习的开始阶段经历猜想、观察过程,这一过程就会产生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学生又要经历操作、验证、归纳阶段,最后是发现结果。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经历了这些阶段,会进一步掌握探究的方法,实现对知识深层次掌握,并形成急于独立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之上的对科学追求的态度。自主探究过程,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难得的是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2. 互动模式促进交流
在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由于智力水平以及思维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独立解决问题层次,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方法对学生们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进行分析,考虑各种可行性。学生在找出问题后,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教师划分小组,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再进行全班汇报集体讨论最终形成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来想法解决问题,而每个人的想法又都是基于其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后面的讨论中互相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和见解,这也让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真实思路有了基本的了解,在以后教学中更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各学生特点做工作。
3. 创设和谐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一样是高高在上的,而要亦师亦友,在课堂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维持一个和谐公平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认识到自己能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互相尊重爱护。在课堂以外,教师也应当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多与学生谈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自己的工作,鼓励学生自己探究、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看到自己对他们的期待和信任,以更积极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余应龙.数学探究性学习导读[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徐旭央.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J].山西教育,2006.
[3]孔令江.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