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类文章快速解题攻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高考中的第一科,大多数语文试卷把科学类文章都放在第一卷第一题中考查,可以说它占据了三个第一。如果考生能快速、准确地完成科学类文章的试题,那么对整个高考都是十分有利的。
  
  一、解讀考纲
  
  高考试卷对科学类的文章主要考查两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重点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能力是指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分析综合能力指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新课标卷的《考试大纲》中删除了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考查)
  
  二、 命题特点
  
  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重点考查社会科学类文章(哲学、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伦理学、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些地区采用选择题与简答题相结合或只考简答题的形式。
  
  三、常见设问方式
  
  1.下列选项中关于“×××”的理解(说明)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4.下列属于(不属于)“×××”原因(方法)的一项是?
  5.下列关于“×××”和“×××”比较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根据原文内容推断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四、快速解题攻略(以《<国语>为何不是“经书”》为例,见附文)
  
  (一)审命题干,明确要求
  解答好任何题的前提都应是读懂题干的要求。可以通过勾画关键词的方法审题干。如第一题题干要求“‘《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中的关键词为“不”、“原因”。第二题“下列表述不属于‘经’的特点的一项是”中的关键词为“不”、“‘经’的特点”。
  (二)勾画关键词、句,概括大意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练习时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1.拿到一篇文章要先标清段落序号。
  2.读的过程中勾画关键词、句子。主要是指示代词,时态词,表示程度的词语,关联词,表达观点、结论、中心、领起的句子,过渡句,修辞句,矛盾句,比较句,条件句。
  3.概括出段落大意。
  4.理出行文脉络,归纳文意。
  例如,第一段关键词、句子分别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其次”、“再次”、“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第二段关键词、句子分别为:“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至于”、“另外”、“不但”、“因此”。第三段关键词、句子分别为:“《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但”。第四段关键词、句子分别为:“基于此”、“尽管如此”。第五段关键词、句子分别为:“可惜没有响应者”、“终未成”。
  从第一段到第五段先后叙述了“经”的特点,《国语》不能成为“经”的原因,虽不能成为“经”,但也受到重视。有人曾努力将它列为“经”书,但终未成功的事例。
  整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叙述《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三)圈定答题范围,选项回归原文
  要想准确答出问题必须在文中找到依据。第一题答题范围是第二段,第二题答题范围是第一段,第三题答题范围是全文。各题中的选项就集中在其中,要在文中找到准确的对应句并标注出来。
  (四)选项与原文对比,确定答案
  将在文中找到的对应句与选项中的句子进行对比,找到差别(注意时态,范围等),最终确定一个认为正确的答案。
  附文:
  《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就是秦汉以前的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制、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今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崔述曰:“《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可惜语言上的优点,不能令《国语》一体,而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借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
  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进而无缘成为中国封建科举法定的科目,失去了广泛流传的机会。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勉强维持着其“春秋外传”的声誉。刘知几《史通·六家篇》定《国语》为一家,为“春秋外传”。称其为“六经之流,三传之亚”,是将《国语》视为准经典。
  清代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国语》改隶“杂史类”,其地位下降。但仍有人把《国语》当经典来看,希望将之提升到“经”的地位。段玉裁主张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史记》、《说文解字》等,成“二十一经”,可惜没有响应者。廖平于光绪十二年,拟定《十八经注疏范例》,他将《大戴礼记》和《国语》升为“经”,合成“十八经”,终未成。
  1.“《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
  A.《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认可。
  B.《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与孔子的思想不一致。
  C.《国语》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从而赢得了“春秋外传”的声誉。
  D.《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史家的批判和质疑。
  2.下列表述不属于“经”的特点的一项是( )
  A.“经”必须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
  B.“经”是从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
  C.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把“经”当做工具进行文化教育,统一人们思想。
  D.封建专制政府以“经”作为培养提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它是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只要是得到孔子的“真传”,都被统治阶级认可,确定为“经”。
  B.《国语》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释《春秋》的,所以没有成为“经”。
  C.《国语》语言风格多样,或长篇大论,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辞见长,自成一体,文字流畅而有气势。
  D.清代修编《四库全书》,《国语》地位大大下降,段玉裁、廖平等人都试图将《国语》提升到“经”的地位,但均以失败告终。
  答案:CDD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其重要性在历年高考中逐步体现.向量由于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近几年的高考中,向量主要考查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多角度地展开解题思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向量题目对基础知识的技能的考查一般由浅入深,入
一、引言    電学实验是高考实验试题中的热点问题,往往要涉及器材选择,电路选择、实物连接、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而其中的器材和电路选择问题则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比较多的地方。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出发对电学实验中的问题加以阐述。    二、实验仪器和电路的选择    1 实验仪器的选择原则  电学实验的器材选择主要体现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上,根据实验原理合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它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物理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出发,寻找规律,再用实验去验证结论。所以,它要求学生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要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当然,在这个方面,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首先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必须做到在能排除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新挑战呢?本人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直观展示与对语言文字感悟理解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及其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
课堂拓展是时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归纳为四个字:“补”、“比”、“迁”、“掘”。    一、“补”    即将文本中提及不具体或确实需要提及却没有提及的信息补充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具体全面的认识,以帮助学生深刻地阅读、理解文本。补充的信息包括文本的作者生平、人生经历、作品风格,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目的等,此外,文本中提及的典故,特殊事件
10年无重特大水上安全事故的琼州海峡,行业关注度为何骤然提升?10年,在这个具有特别象征意义的时间节点上,琼州海峡水上安全管理又将迎来怎样的巨变?2012年10月24日,一场关乎琼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