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信息技术的运用浅探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lov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信息技术的本质快乐教学课堂,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
  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恐龙的毁灭》,它要求教师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恐龙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如果以语言的说教描述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将动画片《恐龙》的VCD片断播放给同学们看,又将“恐龙”等资料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学生们始终在高昂激奋的情绪中,在饶有兴致的氛围中完成教学。
  2 帮助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识”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恰当地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识”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看”而用“识”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山峦叠障,江南一派草长莺飞,江水湛蓝,红花绿柳,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草木泛绿,春水凝翠的动态画面中领略到“识”字的意境。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3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六一”儿童节后,让学生写《快乐的“六一”》《忘不了“六一”》等,学生们写得空洞、单调。为此,安排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乐曲中,让学生看从学校用录像机录制的“六一”活动整个过程,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欢快悠扬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的感受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学生有感而发,有米下锅,写出的东西更是真情流露。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教材与信息技术的四个结合。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静态的东西变得鲜活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认知的水平提高了,激发了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师生互动用心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而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传统教学法中配以模型挂图和死板的教学用具,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多面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历其中,得到体验,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呢?
  4.1 创设意境,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教学《太阳、地球和月亮》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太阳、地球和月亮,我就运用三维做了一个动态图。这时太阳、地球、月亮都动起来了。给它们粘贴上符合太阳、地球、月亮的颜色,又配上了具有神秘色彩的音响其效果引人入胜。远用电脑多媒体创设出优美的情景,能营造出一种求知氛围,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理解、应用。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步骤之一。
  4.2 分组合作,探究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利用图片和动画演示的方法也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设计语文《路边的橡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工人们热爱自然,用自己的爱心设计出S形线路的方法,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展示幻灯片让小组学生共同探讨。假若你是工人,你会怎样设计施工方案呢?大家一起探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同时也可一对多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探究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形成对某些问题的普遍认识。在交流中发挥了“学生共同体”的作用,同时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4.3 交流协作、师生互动。教师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互相讲座、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等小组合作方式,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协作环境中共同进步,以学生语言在学生间交流,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主动地促使信息的交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讨论,促进会话,组织协调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共同合作学习。在学生忙于探究时教师应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评论。要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提炼,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并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阶段发展。
其他文献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在其带来生动优质的课堂教学及便捷丰富的课外教学时,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忘考虑其负面影响,提请注意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时要注意学生的生理特点,照顾学生的思维进程,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掌握好“度”的问题。  1 注重儿童年龄特征,注意学生生理特点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
期刊
英国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刘易斯认为:“孩子如同一粒种子,一粒具有茁壮成长所需一切条件的种子,只要有一块沃土和一个适宜的环境就可以开花结果。”中低段的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正处于起步的关键一步,就如同这样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而教师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营造合适的环境提供宜于学生成长的沃土就显得尤为关键。  1 明了的语言——导向目的明确  评价语言要尽量用清楚,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才能有效组织教学或
期刊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不同的生命个体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过程的空间。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场”;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灵动的生命。  1 创设开放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本是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所以在阅读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学知识的价值观越来越凸现,小学教学不能只滞于传授基本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要适应时代潮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地尝试创新教学,只有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自从99年中师毕业后,我就成为了一线教师,也当了十几年的数学教师,别人
期刊
课堂提问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维,启动创造性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根据课堂提问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优化课堂提问的基本策略。  1 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1.1 在内容的关键处提问。所谓关键处,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词、句、段,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重要作
期刊
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非常规的想象力,以及在学习中创新性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和搞小发明、小创造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创新技能的训练,促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形成。  1 激发创新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动机是直接激励和推动学生去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创新动机可以
期刊
【摘 要】预习就是提前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  【关键词】补缺 积极性 效率 自学能力 潜力 良性循环  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去预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现在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的知识密度比较大,加上数学的逻辑性强,若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会导致整节课都无法理解,甚至会影响
期刊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负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下面结合JEFC新教材,介绍几种文化习得方法。  1 通过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加强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规定:“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英语
期刊
德育在作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一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在形成之中,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都应理所当然地把德育贯穿于始终,以便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目前,小学阶段虽然有了专门的德育教材——《思想品德》课本,但是,这种德育教材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思想品德》教材所选编的某些人和事,由于时代和环境同当代小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小学生普遍有
期刊
在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已经从小学开始设置了英语课程,从理论上分析,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初中英语教师而言,教学的难度降低了,但实际上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成效不高。为使英语教学尽快走出低谷,实践在农村的很多英语教师们都倡导分层教学方法,以下对其简单介绍并予以评析。  1 对学生进行分层  从初一入学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毅力、兴趣、智力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