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小麦与常规小麦产量性状改良的比较分析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1~2000年,把每年参加产量鉴定的杂种小麦和常规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小麦产量的平均超标优势为8.4% ,变幅为3.0%~14.0%,年平均递增率为2.4%;而常规小麦的平均超标率为3.0%,变幅为1.1% ~5.1%,年平均递增率仅为0.75%.就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杂种小麦的千粒重在不同年份均比常规品种的高,粒重优势显著;杂种小麦的穗粒数高于常规小麦,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群体条件下,杂种小麦的有效穗与常规小麦的变化基本一致;杂种小麦的株高改良已达到半矮秆水平,抗倒伏能力
其他文献
为了揭示小麦进化材料营养特性的变化规律,利用10个不同基因型小麦进化材料,研究了其氮、磷养分利用效率(NUE和PUE)的变化.发现从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的进化过程中,NUE先
为了进一步研究茸毛偃毛草基因向小麦中的导入情况,采用种子贮藏蛋白电泳技术对新创制的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E-3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源自茸毛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5号(原系号9303-5-4-3-2)由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啤酒原料研究所于1993年以8759-7-2-3为母本、CA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2000~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
采用高斯积分法模拟小麦冠层每日的总光合同化量,并经呼吸消耗与物质转化形成生物量。同时考虑了温度、水分、CO2浓度、生理年龄和N素丰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建立了植株临界N
1999~2000年对河南省八个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的戊聚糖进行了测定.不同品种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变化范围为6%~9%.不同品种和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籽粒戊聚糖含量均有很大差异.5个试点
襄麦25是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作物所以矮败Tai1062为杂交平台,与鄂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
为了了解小麦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沉淀值的变化特点,采用Zeleny 分析法对京411、中优9844和Salgemma等三个小麦品种,在室温、室温+干燥器和低温等三种不同保存条件下做9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