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工业企业在市场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财务风险作为上述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表现,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若企业处理不当或较为忽视,则极有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之中。本文从实际出发,从资金风险控制、融资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成本风险控制以及其他风险控制五个方面,对新时期工业企业所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相关的防范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可对此有所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企业生存
1、资金风险控制方面
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工业企业在资金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这既包括对外部资金的使用方面,也包括对内部资金的组织规划方面,从而造成了其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且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抵触的现状,为此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首先,工业企业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内控机制不严密,授权审批不严格以及内部牵制制度不完善的弊端,这给企业的资金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例如,许多工业企业出于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常常出现出纳与记账兼任、记账与审核或保管兼任的现象,这严重违反了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相应的增加了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机率。其次,许多工业企业存在着求大好功,热衷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良倾向,其在长、短期资金的分配使用上缺乏均衡性、稳健性和合理性,从而有可能使企业自身招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最后,某些工业企业在内部资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资金较为分散、沉淀现象严重且企业整体资金尚存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经营,同时无疑也增加了企业自身在筹资融资方面的支出。
2、融资风险控制方面
所谓融资风险,其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目前,许多工业企业在融资风险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具体列举如下。
首先,融资结构不合理;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工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较侧重于长期负债融资,对权益融资方式的使用较少,这主要是受股权融资门槛较高的影响或制约,由此也造成了融资成本总体上升的态势。由于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在其资金成本、偿债时间、偿债金额、风险程度上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结合债务资本投放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来合理安排其规模与比例,并尽可能实现与现金流入周期的同步,进而获得最大的财务杠杆效益。其次,工业企业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投放比例,以充分提高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与使用效率。最后,工业企业还应加强对其自身内部资金潜力的挖掘,通过上述所提及的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来实现对企业下属各分公司资金的有效归集,以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沉淀资金的效益,充分减轻企业对外融资的压力。
3、投资风险控制方面
近年来,在各项宏观政策的拉动下,国内各工业企业的发展迈入稳定期,但在某些行业内部却依然还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投资过热现象,这主要是相关企业的决策者对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而作为投资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工业企业间的大规模并购整合活动逐渐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以钢铁企业为例,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的组建成立便是在钢铁行业内的重要体现。为了解决上述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国内各工业企业应主动摒弃过去那种单纯以扩大产能为目标的粗放式投资经营模式,转而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为目的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上来,从而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铺平道路。另外,工业企业在业内整合或并购的实施过程中也应充分遵循稳健性原则,在并购实施前首先对被并购方的各项资产、负债进行价值评估,充分预计或有负债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而对于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商誉,也要通过积极协商来尽量降低其并购成本。而对于并购过程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购方则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努力探寻那些在公开信息之外的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重大影响的隐藏信息,以尽可能减少此类信息对企业的危害。
4、成本风险控制方面
若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或策略不当,抑或过于关注成本控制这一环节而忽略企业整体发展的长期性,也可对其自身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会大大增加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首先,存在为控制成本而控制成本的短视性;由于成本控制目标在其确定的同时,也给作为成本控制实施主体的管理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其由此会产生对短期成本目标的关注性,同时也有可能对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因素产生忽视,因此减弱了企业成本控制活动的可持续性,也增加了成本转嫁行为发生的机率。其次,增加了成本转嫁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有可能因抵触行为的增加而产生新的代理成本;
为了充分降低汇率风险,减少此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国内各出口加工型工业企业应积极通过战略转型,扩展国内市场等措施,将汇率风险的不利影响降至理想水平。而从本质上说,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下降与汇率波动自身也并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汇率风险会使企业产品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荡然无存,因此企业应将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定位于产品转型、升级的实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自身产品具有更高的不可替代性及品牌忠诚度,以此实现产品从低端向高端的转移,增加其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出口型工业企业也要尽快掌握通过金融工具来积极规避汇率风险这一手段,强化通过采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研发适合其自身的金融风险规避工具,以此来达到充分规避汇率等金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伟.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2年.
[2]王颖.浅议资金结算中心下的预算管理新模式[J].中国商界,2009(12).
[3]张琦.浅议企业投资风险及其对策[J].公用事业财会,2008(01).
[4]邢纪梅.对企业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现代商业,2009(12).
[5]郝平.浅谈企业在成本控制下的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0(08).
关键词:财务风险 企业生存
1、资金风险控制方面
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工业企业在资金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这既包括对外部资金的使用方面,也包括对内部资金的组织规划方面,从而造成了其资金管理效率低下且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抵触的现状,为此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首先,工业企业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内控机制不严密,授权审批不严格以及内部牵制制度不完善的弊端,这给企业的资金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例如,许多工业企业出于降低人力成本的考虑,常常出现出纳与记账兼任、记账与审核或保管兼任的现象,这严重违反了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相应的增加了财务舞弊行为发生的机率。其次,许多工业企业存在着求大好功,热衷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不良倾向,其在长、短期资金的分配使用上缺乏均衡性、稳健性和合理性,从而有可能使企业自身招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最后,某些工业企业在内部资金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资金较为分散、沉淀现象严重且企业整体资金尚存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经营,同时无疑也增加了企业自身在筹资融资方面的支出。
2、融资风险控制方面
所谓融资风险,其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目前,许多工业企业在融资风险的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具体列举如下。
首先,融资结构不合理;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工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较侧重于长期负债融资,对权益融资方式的使用较少,这主要是受股权融资门槛较高的影响或制约,由此也造成了融资成本总体上升的态势。由于负债融资与权益融资在其资金成本、偿债时间、偿债金额、风险程度上各不相同,因此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结合债务资本投放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来合理安排其规模与比例,并尽可能实现与现金流入周期的同步,进而获得最大的财务杠杆效益。其次,工业企业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投放比例,以充分提高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与使用效率。最后,工业企业还应加强对其自身内部资金潜力的挖掘,通过上述所提及的资金结算中心模式,来实现对企业下属各分公司资金的有效归集,以最大限度发挥企业沉淀资金的效益,充分减轻企业对外融资的压力。
3、投资风险控制方面
近年来,在各项宏观政策的拉动下,国内各工业企业的发展迈入稳定期,但在某些行业内部却依然还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投资过热现象,这主要是相关企业的决策者对对投资风险认识不足所造成的。
而作为投资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工业企业间的大规模并购整合活动逐渐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以钢铁企业为例,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的组建成立便是在钢铁行业内的重要体现。为了解决上述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国内各工业企业应主动摒弃过去那种单纯以扩大产能为目标的粗放式投资经营模式,转而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进生产工艺为目的的内涵式增长模式上来,从而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铺平道路。另外,工业企业在业内整合或并购的实施过程中也应充分遵循稳健性原则,在并购实施前首先对被并购方的各项资产、负债进行价值评估,充分预计或有负债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而对于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商誉,也要通过积极协商来尽量降低其并购成本。而对于并购过程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购方则应从实际出发,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努力探寻那些在公开信息之外的可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重大影响的隐藏信息,以尽可能减少此类信息对企业的危害。
4、成本风险控制方面
若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或策略不当,抑或过于关注成本控制这一环节而忽略企业整体发展的长期性,也可对其自身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会大大增加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首先,存在为控制成本而控制成本的短视性;由于成本控制目标在其确定的同时,也给作为成本控制实施主体的管理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其由此会产生对短期成本目标的关注性,同时也有可能对制约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因素产生忽视,因此减弱了企业成本控制活动的可持续性,也增加了成本转嫁行为发生的机率。其次,增加了成本转嫁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并有可能因抵触行为的增加而产生新的代理成本;
为了充分降低汇率风险,减少此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国内各出口加工型工业企业应积极通过战略转型,扩展国内市场等措施,将汇率风险的不利影响降至理想水平。而从本质上说,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下降与汇率波动自身也并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汇率风险会使企业产品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荡然无存,因此企业应将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定位于产品转型、升级的实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自身产品具有更高的不可替代性及品牌忠诚度,以此实现产品从低端向高端的转移,增加其抵御汇率风险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出口型工业企业也要尽快掌握通过金融工具来积极规避汇率风险这一手段,强化通过采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研发适合其自身的金融风险规避工具,以此来达到充分规避汇率等金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伟.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2年.
[2]王颖.浅议资金结算中心下的预算管理新模式[J].中国商界,2009(12).
[3]张琦.浅议企业投资风险及其对策[J].公用事业财会,2008(01).
[4]邢纪梅.对企业并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J].现代商业,2009(12).
[5]郝平.浅谈企业在成本控制下的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