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运用教育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进其开拓眼界,能够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让小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道德观念,所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水以及其它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要求:“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背诵篇目,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可行的策略和途径。
1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欲望
创立阅读氛围有很多,例如在教室的一角设立图书角,放一些学生自己喜欢的书,让学生在课余十分钟可以顺手拿来翻看和欣赏。在学校搞活动的时候建议做一些图书馆一日游,或者是读书日之类的活动,同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父母常常阅读报纸报刊看,通常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的读书。舍得花钱为孩子买书、下功夫督促孩子读书的父母,往往也会有热爱阅读的孩子。
2 利用多媒体,增加阅读信息
多媒体的运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即便教师讲解得较详细,学生只能产生抽象的认识,难有生动、感性的理解和体会。应用多媒体能使教学如鱼得水,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山行》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山中美景的古诗,即使让学生背会古诗和诗意,他们也很难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凝神静听一段有古典音乐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电视录像片,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由高山、石径、白云、枫叶构成的晚秋美景图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晚秋的景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3 课内外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4 优化指导,培養思维品质
阅读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维,阅读过程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阅读指导,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概括是极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水平制约着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思维品质属于意识范畴。它既不能手把手地传递,又不能脑对脑地传输。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只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关注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
5 设置疑问,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6 联系生活,进行阅读感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尽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作为阅读感悟的切入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阅读感悟。可见语文教学也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理解教材。课外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让教材成为学生通向真实生活,通向广阔世界的桥梁。通过课本文本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学得更深,更广。
7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一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在赞扬声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努力。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今天,教育教学已经打破了统一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因课文内容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因教学条件而异等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但阅读教学仍然应该坚持以“读”为本,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时间、机会,优化阅读方法,让他们潜心读书,有感悟地读、带个人情感地读,并结合听说写的练习,经过长期训练,不断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扩大阅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沙随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2,14:86.
[2]向家靖. 有效练笔,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水以及其它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规定阅读教学的要求:“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背诵篇目,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可行的策略和途径。
1 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欲望
创立阅读氛围有很多,例如在教室的一角设立图书角,放一些学生自己喜欢的书,让学生在课余十分钟可以顺手拿来翻看和欣赏。在学校搞活动的时候建议做一些图书馆一日游,或者是读书日之类的活动,同样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父母常常阅读报纸报刊看,通常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的读书。舍得花钱为孩子买书、下功夫督促孩子读书的父母,往往也会有热爱阅读的孩子。
2 利用多媒体,增加阅读信息
多媒体的运用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即便教师讲解得较详细,学生只能产生抽象的认识,难有生动、感性的理解和体会。应用多媒体能使教学如鱼得水,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山行》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山中美景的古诗,即使让学生背会古诗和诗意,他们也很难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先让学生凝神静听一段有古典音乐伴奏的诗文朗读,接着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电视录像片,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由高山、石径、白云、枫叶构成的晚秋美景图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晚秋的景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3 课内外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4 优化指导,培養思维品质
阅读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维,阅读过程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阅读指导,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概括是极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水平制约着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思维品质属于意识范畴。它既不能手把手地传递,又不能脑对脑地传输。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只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关注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
5 设置疑问,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6 联系生活,进行阅读感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尽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作为阅读感悟的切入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唤起学生曾经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阅读感悟。可见语文教学也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理解教材。课外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让教材成为学生通向真实生活,通向广阔世界的桥梁。通过课本文本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学得更深,更广。
7 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一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在赞扬声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不懈努力。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今天,教育教学已经打破了统一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因课文内容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因教学条件而异等出现了多种教学模式。但阅读教学仍然应该坚持以“读”为本,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时间、机会,优化阅读方法,让他们潜心读书,有感悟地读、带个人情感地读,并结合听说写的练习,经过长期训练,不断增加学生阅读数量,扩大阅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体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沙随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2,14:86.
[2]向家靖. 有效练笔,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