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读周国平的教育观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论教育与自我教育(学习)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这两句话出自周国平先生的《论教育》。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万斯,年幼时曾因贪玩而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他在书屋里从厌恶读书到喜欢上读书,并从书中得到了启发。从此他勤奋学习,终于学有所成,并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参与了《明史》的编修工作。万斯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书本,更来自于他对自己的教育。试想,如果没有他对自己的教育,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呢?只有学会了自我教育,才能最终获得成功,才有资格教育别人。
  的确,自我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自我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与我们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真实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天赋的可靠标志”,周先生的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举个炒烂了的例子,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爱迪生,从小就表现出对实验有超乎寻常的兴趣。爱迪生在年幼时曾跑到鸡窝里模仿母鸡孵鸡蛋,抓猫来尝试摩擦生電而被猫抓得鲜血淋漓,甚至点燃了父亲的仓库。他所做的事情看起来荒诞不经,却是完全出自自己的兴趣,这也是他未来伟大成就的基础。从这我们便可以看出兴趣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兴趣是我们学习的前提,成功的基础。
  由人及己,如果我们能对数学有足够的兴趣,还需要老师催着学习、做作业吗?还需要担心没有耐心做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吗?
  若再由小及大,从我们的自我教育(也就是学习)到生活,哪一个不需要兴趣?如果我们能像看小说、打游戏一样,对学习也拥有极大的兴趣,想来谁都可以成为学霸。
  在《守望的距离》中,周国平也曾讲述他对学习方式的看法。他用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导言:
   一个爱唠叨的理发师给马其顿王理发,问他喜欢什么发型,马其顿王答道:“沉默型。”
  许多自以为是的才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以显示自己才华横溢,往往带着没由来的自信。在学徒眼里,他们似乎无所不知。可倘若碰到更胜一筹的人,他们便成了跳梁小丑。周国平先生说,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拥有这种自信的。可见在他眼里,学习是一件需要谦逊与沉默的事情。他能时刻保持对学习孜孜不倦的态度,克制向他人炫耀的心。因为在他眼中,学习是自我的成长,是一个人的无归之旅。这一品质值得每一个身为学生的我们学习。
  不过作为学生,我们学习的方法又似乎是要“落俗”的。由于目光的狭隘与知识储量的限制,我们注定无法保持沉默,我们不能做学习路上孤独的朝圣者。有很多知识点,只有在激烈的争论中才能激发出智慧的火花。“沉默学”对于我们来说,有些遥不可及。而我们和那些“自以为是的才人”之间的距离,就在于一颗谦逊的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以蜉蝣般渺小的我们,去体察那般才人之心境,只因心向往之。
  读周国平在1995—1998年文章汇集《各自的朝圣路》。他在各类散文里既谈教育,也谈自己少时被教育的经历——学习是周国平学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学习与教育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书中,周国平谈到自己与一群知识的朝圣者结识,他们的心中有一个统一的目的地,有一个统一的信仰。他们坚定而又纯净,他们不仅拥有完美的物质生活,也同样拥有永远充实的精神生活。书中以周国平本人为引导者,带领我们走向这群神圣的朝圣者,慢慢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寻找到内心的天堂。
  作者开篇时用托尔斯泰的例子表达了自己的写作准则,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本心,就像那群虔诚的朝圣者,在浮躁的尘世间,淡然处之。他们确定自己走在自己要走的朝圣路上,不到自己心中的终点,绝不回头,也不停歇。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活到老,学到老”,以为自我教育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而学习的目标只有不断地向前,甩掉一个又一个竞争者,向最前方冲去,而在这条路上,只有你孤孤单单一个人。但这好像并不是很准确,于我们学生而言,尤其如此。这条路通向美好的无方之境,路上有无条件支持你的人,也有与你相互扶持的人,还有一些与你有相同目标的人,与你一同奋进。即使其中很多人都是你人生路上的过客,但他们都是这条路上,一道又一道美丽的风景。他们是你前进的动力,更是你疲倦时,一颗颗强力的定心丸。这也许就是那么多人都怀念从前时光的原因吧。
  二  论教育本身与其价值
  教育的本质是发展能力,正如周国平所说的“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的确,教育是生长,而非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如今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努力学习知识,最终是为了什么呢?似乎绝大多数人对于学习的观念即为“好好读书→好的大学→好的工作”,除此之外呢?难道除了应试知识,我们的生活就不该有别的情趣了吗?这显然是不对的。难道我们读书、接受教育,到头来只是为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吗?这未免过于狭隘。周国平“教育即生长”的观点确实是极为中肯的,向我们揭示了永恒的主题——人类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现今,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即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周国平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个审美教育。他认为学校里就应该有这样的四种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从而轻忽了其他三个方面。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这样也是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之为人的价值。这种只注重智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能不能成为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的、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还是只能成为一个仅有程式化技能、苍白地活着的人?
  如此讲来,教育就是要让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硬性的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你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还是一条接受良好训练的狗?”一味地灌输知识,却只是保存而不发展,那么人也不过相当于容器而已。可做容器的事物成千上万,一台智能电脑即可将大多数人替代,如此,生而为人的意义何在?作为容器而存在的人真的具有价值吗?萧伯纳曾叹息道:“全世界的书架上都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我们如今的教育是否存在问题?填鸭式的教学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成材?我们以为答案是肯定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是格式化的人,而不是独立发展的人,绝大多数学生整日过着两点一线的看似忙碌实则无比空虚的生活,个人能力如何能发展?
  时常觉得没有人想做批量生产的人,我们要做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不仅需要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也需要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心之所向,挡者立碎,少年意气当如此。
其他文献
母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歌咏对象。从《诗经》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到《小儿语》中的“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再到“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在诗歌中,有太多的母亲形象。反复细读《艾青诗选》,最触动我心的,就是诗人笔下的“母亲”形象。艾青诗歌中的母亲,不仅有他的大堰河母亲,有包含了平凡、朴素、受尽磨难的人类母亲,更有包含了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灵的土地母亲与祖国母亲。  一  人类母亲
期刊
“如果有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如是说。书籍为灯,伴人一生。生活阅历决定阅读所得,而阅读所得融进骨血,反之影响人以怎样的姿态阅尽世事万千。  诚如张潮之譬喻,不同人读书“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阅历”是“阅读”的基石。经历、体验、人生感悟,过往的种种使人在读书时带入了自己的主观体悟,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感受。也正因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鲁迅的戏言“同一部《红楼梦》
期刊
蟋蟀鸣唱,空气中弥漫着甘甜的青草香,炊烟在天空中书写了一串长长的问候。每当此时,我总爱和弟弟踮着脚尖趴在农村老家顶楼的栏杆上看风景。放眼望去,远山如黛,逶迤连绵,村口的一弯小路蛟龙似的在山谷间蜿蜒,消失在远方。小路承载着岁月,记录着家人的团圆、乡村的变迁……长辈们就是从这条小路走向山的那边,而我们每逢寒暑假又从山的那边回到这里。  我对这条小路再熟悉不过了,小路与村口的交汇处有一个被绿树拥抱的池塘
期刊
这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当我们在电脑里輸入“共享”两个字,百度会出现约一亿个相关结果,搜狗会跳出一万八千余篇相关公众号文章。知识文献、衣食住行等满世界的共享资源,只要你想要的都可以通过指尖的轻点得到。  我们是幸运的。生活在共享时代,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方面,我们都得到了空前的便利。“共享”让我们能时刻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我们无须钻研、探究许多生活、生产领域的精深之处,便能快速便捷地达成我们想要的目
期刊
康有为曾说:“开创则更定百度……守成则安静无为……”发展之路,学习借鉴他人之共享经验,诚不失为一条捷径。但真正能实现前进与超越的,唯有独创精神。  中兴之困,犹在眼前;核弹波折,刻骨难忘。慷慨共享,是个别服务整体的贡献意识,是人类共同进步的前提。然而,当舍予被视为当然,当依靠发展成依赖,当独创者的拥有物,被受享者不断抬价加码,并演变为操控生死大权的利剑,共享就滑入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当然鼓励共享,但
期刊
情感不再压抑,于朋友圈发表一篇说说,就可以抒发得慷慨淋漓;知识不再局限,打开一个论坛,便可见识一番别人的真知灼见。最初的共享,是渴望,是沟通,是慷慨。但当情感的共享变成了一种消费,共享的知识越堆越高竟沦落成了饭桌上的谈资,共享就成了百无聊赖的重复表达、精神的荒芜寂寞以及个人思考和情感的消失。  世界的横宽在不断缩小,而思想的纵高不可一马平川,共享使信息覆盖世界,却不是将其包裹成平滑的蚕蛹,让创新思
期刊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然而,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在日常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原因是多方面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写作理应成为高中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阳光、空气、食物一般,我们要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以下,结合我的日常写作教学实践,从每日素材、每周习作、每月写作和假期写作四个方面来谈一谈高中生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写作体系
期刊
作文之所以关注审题,主要是打击以抄袭或套作方式获取高分而实际水平并不高的学生,而非打击会写文章但不能全面理解材料的学生。为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权威,近年高考作文明确要求“不得套作”。“防止套作”成为高考作文评阅的关注点:一旦认定为套作,即使结构再精巧,语言再精美,都在30分以下给分,甚至只能得几分。  何谓套作?如何处理套作?笔者试以《坚持自己》一文为例,结合作文评分标准浅谈一二,以期对作文教学和
期刊
【问题一】观点片面缺少思辨  所谓“思辨性作文”,就是古人常说的“义理之作”,也即是对生活、对历史、对现实、对人性、对自身等方面有所思、有所辨的好文章。  有思想的学生,会更快地掌握文采与知识,而只有文采与知识的學生却未必真正具备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议论文,总是一开始就强调“思辨性”:与事实比照之后再写、与自己争论后或与对手在内心争论后再写,要写出真心真性、真知真见,至少也要写出点与大多数学生不一样
期刊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的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二句表达比较正式,从文学层面阐述作家对读者的态度,第三句用假设口吻,从人生层面指向考生自己,假如你是创造“作品”(生活)的“作家”,你将如何对待“读者”(他人)。命题的初衷应该是希望考生整体上理解材料,从作家写到自己,从作品写到生活,从文学写到人生,但考生审题时要么只顾前两句,评述作家、作品和读者,要么只管第三句,只写生活中的创作,而且有许多作文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