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的一个新环境。在网络广泛地应用下催生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第三课堂,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结合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第三课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066-02
  自2015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一举措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环境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从传统式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学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网络平台学习即第三课堂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之一。
  一、第三课堂的基本内涵
  (一)第三课堂的概念界定。
  第三课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催生出来的,关于第三课堂的概念界定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不同学者有他们自己的观点。郭后良认为把基本教学活动之外学生所有的课余活动称为第三课堂;[1]彭焱把第三课堂定义为“教师与学生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手段,以网络资源作为学习内容,以互联网作为学习平台,进行在线交流讨论、合作研究、自主学习的虚拟课堂”。[2]对以上各学者对第三课堂不同的概念界定,本文借鉴彭焱的概念界定,第三课堂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互联网呈现的众多信息进行有针对性收集,教师与学生在此平台上相互交流沟通与讨论。
  (二)第三课堂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区别。
  第三课堂是相对于第一、二课堂而言的,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而开展的一个虚拟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是教师依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称为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是在固定的教室内,其场域是比较封闭的主要集中在学校的教室;教学手段较单一,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或应用幻灯片来授课,有的则让学生来讲授,该课堂缺乏有效的实践内容。在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教学场域并不局限于教室,可以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第二课堂把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来,是一个实践能力锻炼的课堂。第三课堂不再是“一书一笔一黑板”的课堂,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课堂,教师不再是站在站台上讲课的教师,而是要掌握熟练的信息与多媒体技术,对海量的网上信息进行甄别与整合,选出既符合学生教学与成长的需要,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交流学习,最终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二、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一)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重要地位。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网络课程的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在互联网催生出的以网络信息为平台第三课堂,由于其便利性较大受到众多师生喜爱与关注,并逐步应用第三课堂进行教学。自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是党中央对网上舆论工作的一个新要求,再到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发挥网络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受到了国家及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二)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作用。
  从教育者方面来看,有利于丰富高校教育者授课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方法。网络与教学相结合,将第三课堂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高校教育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教育者所讲授的内容除了教材中所涵盖的重点内容外,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具有时效性的时政资料,不仅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网络发展下的第三课堂,教师不再是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传统的教室授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例如微信群,学生可以在群里与教师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率,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具有针对性,提高时效性。
  从受教育者来看,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学生是被动的,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也逐渐丧失了主观能性,若教授课内容不具新颖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环境下的第三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可以利用第三课堂共同选取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广泛信息量收集相关的案例、视频、图片等共同进行探讨与学习,这个过程中把被动接受化为主动参与,受教育者也不再是客体,他们也能发挥主体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广泛使用,把第三课堂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然而深入分析其原因,找到原因所在,对在今后的应用过程具有指导性意义。
  (一)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1.网络平台下第三课堂的覆盖率不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广泛渗透到各行各業,伴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广泛推广下,网络课堂也逐步发展起来。一直以来,教育部鼓励各高校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翻转课堂等这样的第三课堂,部分高校纷纷响应,完善了第三课堂所需教学设备,呼吁教师运用微信、微博、微课等平台来授课。然而很多高校还没有投入到网络课堂平台的筹划与建设中来。根据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发布2016中国慕课行业研究白皮书》显示,目前只有30多所“985”高校及多所“211”高校参与慕课课程制作和慕课平台建设,90%的国内高校尚未开展慕课课程平台建设。[3]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重点高校建设了网络教育平台,可以看到网络平台下的第三课堂覆盖率不高。   2.教育主客体互动性不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突显,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客体即师生的互动性,良好的互动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互联网的崛起,形式多样的第三课堂可以使师生通过慕课、微课的评论区和微信的语音功能等形式进行互动。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有的高校教师进行思政课授课时,在评论区设置的问题,学生参与回答人数少,有的学生害怕答错答偏,虽然学生在评论区答题时是不记名形式,但是部分学生为了避免答错即不参与,所以就导致了师生主客体的互动环节较少。
  3.教育主题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
  网络的广泛使用,不良信息逐渐冲击着教育主题。高校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最大群体,网络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好处的同时,不良网络信息的渗入也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部分高校反叛精神较为强烈的大学生来说,在网络处于一个开放的区域,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出现就很容易侵蚀他们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存在难度。虽然在课堂上教师所讲授和宣扬的是积极的教育主题,外部讲授的内容要内化于心,若学生将这些教育主题是出于形式,不重视不良信息带来的影响,最终学生是最大的受害者,会降低了课堂教育效果。
  (二)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部分高校对网络平台下第三课堂的重视度不够。
  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之下,国家教育部号召高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教育,只有少数高校响应了此次效应。部分高校对网络平台下的第三课堂不够重视,忽略了网络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将網络的弊大于利看得过重。一方面,部分高校仍然秉持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网络课程教学意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持迟疑的态度或观望的态度,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缺乏财力和熟练掌握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技能教师,未意识到网络在教育中的辅助性功能。另一方面,对第三课堂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但缺乏网络教育课的专业指导,短期未见实效性,出现放弃或搁置的现象,进一步限制了第三课堂的建设与发展。
  2.教育主体使用网络的水平存在差异。
  高校教师的年龄差异大,有的老教师在网络使用上存在难度,也有的老师掌握的网络技巧并不熟练,致使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过程中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不强。一方面,教师受自身因素影响,本身网络操作能力就不强,加之网络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很多新媒体工具与网络技能超出了他们接受范围,更没有精力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受高校网络发展因素影响,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高等院校,其网络化程度要高于其他高校,教育者的整体网络使用水平也要略高一些。而网络水平要求不高的高校,教育者的运用网络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教育主体掌握网络技能水平的高低,最终也会影响第三课堂所带来的效果。
  3.网络信息监督不到位。
  优质的网络环境为网络平台下的第三课堂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高校建立全面的网络规章制度来维护。目前各高校的网络管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校园的网络管理细则仅仅是侧重于网络使用、缴纳网费、网络维修等方面,而详细对规范校园网络环境的细则少。如今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较大,间接降低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引力。高校校园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与监管不到位,需要高校引起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和改进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对策
  (一)完善网络平台下第三课堂的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新载体应用软件应运而生。部分高校应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平台下发展起来的第三课堂来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大学生作为接受群体,针对他们的强烈好奇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的普偏共性,利用第三课堂让大学生对他们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可以充分利用微信中的微信群和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等网络载体具有的功能,或积极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形式。高校教师把第三课堂应用到教学中,用这些网络平台来及时发布与教学内容相关教学素材,相互沟通交流,从而达到教育目标与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网络运用水平和能力。
  高校教师的网络运用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第三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效果。大部分教师网络操作水平仍处于视频播放、课件的制作与播放等层面。网络新载体应用软件的多样化,微信、微博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对部分教育者的网络运用能力提出了高要求。由于教师自身因素在使用网络软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培训与学习。教师要加强认识和了解学生获取思想信息的网络平台,关注国内较为权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下载使用当下大学生频繁使用的新载体应用软件,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功能。利用软件具有的互动区、评论区与学生互动的沟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强化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
  一方面,完善校园网络规范,优化网络秩序。各高校的网络发展受到技术水平和软件设施制约,致使高校间的网络发展程度不同,高校应从本校网络发展程度和大学生的用网实际需求出发,制定适合本校网络使用的制度规范,以便有效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大力研发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发校园网络安全软件,以供同学们下载安装使用。对于网络不良信息要有效的屏蔽、过滤,运用网络监督测评软件,明确限定每日大学生用网时间。为了校园网络的安全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考虑,高校既要强化监督技术水平,也要提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创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也带了挑战。网络平台下的第三课堂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转型的契机,将第三课堂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加有活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参考文献
  [1]郭厚良.高等教育第三课堂的设想[J].高等建筑教育,2000,(1).
  [2]彭焱.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2,(46).
  [3]教育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发布2016中国慕课行业研究白皮书[N].中国教育报.2016-10-11.
  [4]冯淑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7(8).
  [5]沈崴.“第三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7).
  [6]栾海清,史华楠.高校构建第三课堂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
  [7]王利军,郑璇.浅谈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建设[J].高校讲坛,2010(29).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改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设计相应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雅;课外作业;运用能力;文化内涵;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文
期刊
摘要: 随着近年来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高等数学的思想理念逐渐渗透到中学的数学教学之中,并对中学数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用高等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理解一些中学数学问题,不仅能够使问题更加的清晰和明确,同时还改变了学生传统思维方式,扩宽了中学数学解题思路。文章就此对积分在中学圆锥曲线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积分;圆锥曲线;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小学阶段也确实得到了足够重视。但就目前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盲点。以书法教材为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习惯养成教育的几个具有系统性的盲点,希望能为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有所助益。  关键词: 书法教材;小学生;习惯养成;盲点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092-
期刊
摘要: “微课”是利用短小但精悍的教学视频来帮老师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微课”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到如今已经逐渐成熟,让老师能够抛弃以往传统耗力费时的教学方法,提供的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高效率的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将着重介绍“微课”教学的特点与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应用才能让“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翻转”出高效率。  关键词: 微课;初中数学课堂;高效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
摘要: 古诗的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开展古诗的教学,在此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移情入景,景中生情;点拨诵读,感悟诗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教无定法。古诗词教学需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探导,共同努力。  关键词: 古诗的教学;移情入景;点拨诵读;拓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13-01  古诗的教学是我们
期刊
摘要: 读史使人明智,能让人在历史发展的演变规律中汲取智慧,进而促使个人的思维意识渐趋理性完善,初中生处于思维塑造的快速增长时期,加强他们的历史学科教育,促使其享受并领会人文历史的魅力,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变革的要求,也是学科本身突破的内在需要。为此,笔者结合执教当地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源,以史料论证的三个方面出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史料论证;教学;苏州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 多年来,应试教育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仍未消除,“翻译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实践的机会少,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大面积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就是分析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来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初中物理新课标明确表示要让生活走向物理,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验教学在物理科目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借助生活经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当成为物理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106-01  众所周知,物理知识较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分层教学的应用原则,最后结合初中教学的目标分析了分层教学的应用策略,以期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分层教学;初中数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01-00100-01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差距大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及时采取措施,学生的差距
期刊
摘要: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出发,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只有教学贴近生活,学生才能真正把所学运用于实践中。本文从“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运用生活实例组织教学”“提出生活化问题引发思考”三个方面入手,就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