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分析语文新思维教学法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用新思维学指导发明新教学法。
  【关键词】 架构阅读 架构分析 架构写作 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15-02
  19—20世纪技术史告诉我们:任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必来自科学上新原理的发现,如学者们常说的:技术上突破必先有科学上突破。
  如:农业上杂交技术,来自基因与遗传学的突破,杂交理论指导下的产物。
  又如:工业上的激光、半导体、电脑的硬件与软件、原子弹与氢弹、原子反应堆等,都是科学新原理的发现导致的新技术。
  那么,要提高教育,提高学生与国民素质,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如何办?毫无例外,也必须从科学新原理中找到新基础新依据。否则,你就只有老调重谈、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以至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进步很慢,即延缓了学习时间,又阻滞对数理化及其他文科知识的学习。
  《科技创新导报》刊载了拙作:《运用架构分析思维规律提高国民素质》,这篇文章是从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中,揭示与找出了“架构分析思维规律”(简称“架构思维”),这是一个新发现,因为各行各业的职工都必须正确运用思维规律去指导实践。而且,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也正是人有思维能力而动植物却没有(或只有简单的思维)。人的主要的思维规律是什么?主体规律便是“架构思维”,也是人对某一件事的“总体思维”。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运用“层面思维”(“问题思维”,例如演绎、分析、类比、归纳等思维法)去分析个别问题。
  将架构分析思维规律与新思维学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三基两架构”,“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材料,基本功。两架构:架构阅读,架构写作。以下分别介绍。
  架构阅读
  架构阅读分为三步:1.课文通读,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等。2. 架构分析,找出中心思想。3.联系学生写作状况,分析课文中的语法与写作艺术。以往的语文课中,对这一步的教学是“为分析而分析”(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要学分,也不得不如此)。而我们明确提出分析作者的写作特色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然,对于一个一般的读者来说,完成了第二步也就完成了对该文的阅读。这涉及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的提高。当然第三步也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法知识)的教学,同样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服务。
  写作架构特别清楚的是游记、说明文、应用文与议论文。比如:各个参观点(楼堂馆所庙亭等)就是它的架构,地理位置顺序也即参观的时间顺序即架构顺序,外部景观、内部布置、当时的感想及所受到的教育即写作内容。以植物的说明文为例,它在植物中的纲目科属即大架构,从根到茎到叶及花、果实、用途等即为小架构,一一写出来即成文。而议论文从开门见山的论点到各个论据论证,即为其架构。古体诗与古体词在架构与韵律方面有特别严格的规定。
  其他记叙文架构有不同。当然架构模糊或混乱文章不会选入教科书。
  以鲁迅的小说“社戏”为例,讲叙的架构如下:
  第一步:通读(以学生自学为主),疏通全文,讲解生字新词、作者鲁迅的生平、文学地位、代表作品、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等。
  第二步:架构分析,先分析各小节各段落的大体意思,抓住写作架构,得到该文的中心思想。
  “社戏”是一篇较长的文章,全文共分41节(小段),共可分为三大部分—— 三个架构:第一部分是1—4节,作者回到他的“乐土”——平桥村,作者与小朋友们的快乐生活。第二部分是5—— 31节,作者与小朋友们到赵庄去看社戏,描写了小朋友们的友爱、无私。第三部分是32—— 41节,描写了“六一公公”的淳朴与善良。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六个小架构:第一为5—— 7节,描写作者向往看社戏却又去不成,焦急、无奈。第二为8—— 10节,描写“柳暗花明又一村”,作者终于上船看社戏。第三为11—— 13节,描写船行于河中的情况与作者心情。第四为14—— 22节,作者与朋友们在赵庄看社戏。第五为23—— 28节,描写归航及在船上煮食蚕豆(罗汉豆)。第六为29—— 31节,作者与朋友们回到家。
  通过以上架构分析,全文的中心思想便出来了:文章通过对作者从外婆家坐船到赵庄看社戏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善、无私、乐于助人的美德,表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及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架构——框架结构,即总体思维。一篇文章必须做好“架构设计”,《社戏》的架构设计如图示:
  如同一个数学题有多种解法,一个作文题目也可以有多种架构设计。
  在进行文章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写作特色的讲解中,必须联系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中的弱处与错误,边分析作者的写作边对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一节节课来纠正学生的薄弱环节与错误,一节节课地得到提高。哪怕遇到成语、形容词、漂亮的修辞方法的具体描写、精彩的节段,要求学生熟读与背诵,也是为了以后学生在写作中能得心应手地把这些精华变为学生作文中的内容,令文章锦上添花。在目前情况下,也只能结合应试教育来要求学生。
  鉴于本文不是具体教案及本文篇幅限制,语文基础知识与作者写作特色的讲课内容不详写了。
  架构写作
  在题目确定后,就必须让学生看清题意,确定文章要写出的中心思想,这是第一步。然后,确定文章的架构,正如建房子时做好钢筋水泥框架,定型了。第三步,再由架构而选用材料。第四步,再由学生运用基本知识与写作基本功,把文章写出来。
  近几年,不少作文试题是“给材料作文”,既考查考生的阅读水平,又考查考生的写作水平,是一种全面的考查方法。此类试题的解题架构为: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的架构,得到材料的中心思想。2.分析试题题意,找出试卷的要求与限制(如字数)。3.确立写作架构。4.对架构中的每一层次敷设适当的材料。5.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和写作基本功把各层逐一写好。
  以广东高考作文题为例,其阅读的架构为:
  汤因比论出生——>涵娜论出生——>伊雷娜论出生——>居里夫人论出生
  材料的中心思想为:一个人的出生时代与地点是不能选择的,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审题:题目中“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按以上题意,最好写成议论文,题目可以多样化,例如“论出生”、“居里夫人论出生”、“人与出生”等。当然,也可扩展为一篇记叙文,但似乎与题意不合(题目有“思考”、“体验”、“感悟”)。
  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议论文的论点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写作架构为:提出问题——>汤因比论点的分析,公元一世纪新疆生活的特点——>涵娜论点的分析,一世纪以前生活的特点——>居里夫人当时情况的分析,二十世纪初社会的特点——>伊雷娜论点的分析,出生晚的生活的特点——>结论(符合居里夫人论点)
  基本材料:公元一世纪前后:“丝绸之路”通过新疆,南来北往的工商人士使市场繁荣,经济得到发展,也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一世纪前(即公元1800年前后),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欧洲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大提高——>二十世纪初,科技与经济再发展,居里夫人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未来”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科技与经济的重大发展,使人的生活大提高,同样符合居里夫人的预见,也是我们切身体验与感受。
  具体写作,本文不详叙了,不同的学生在写作架构、具体论证、具体写作方面都不一样,不列出“范文”。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更灵活多样,即可以扩写成记叙文,也可以抒发感想成议论文,而阅读与写作均应抓住架构分析与设计,紧紧切合题意,合理使用具体材料,发挥基本功和运用基础知识把文章写好。
  总体思维——架构设计(分析),愿“新思维教学法”为人类教育事业做出较大的贡献,欢迎有志之教师开展试验。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一般到成熟的培育和建构过程。  【关键词】 班级 班级精神 教师 学生 核心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52-01  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引领学生通过较长时期的班级工作实践和积淀而形成的班级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貌。它具体表现并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与探索,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动手操作能力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46-01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不仅仅是在中小学增加一门新的课程,也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技术原理
期刊
香港中文大学2006年计划招收内地生270名,招生范围包括北京、福建、广东、上海、天津等十六省四市。
期刊
【摘要】 创新源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和交流互动,是学生对事物在已知经验上的自我发挥和创造,这首先则需要学生对其有着较为浓烈的兴趣,本文则将根据自身多年经验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兴趣和互动几个方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一些简单论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互动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48-01  1 兴趣培
期刊
【摘要】 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步入了课堂。可以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37-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当前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所应用。多媒体教
期刊
【摘要】 高中体育教学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是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标对高中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学想要达成的目标和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期刊
一、What不能引导定语从句,that可以作为关系代词或副词引导定语从句。作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关系副词有时可以代替when,why,where,inwhich等。
期刊
【摘要】 民族自治县的学生淳朴、活泼,但社会、家长对教育不够重视,每年高中录取线在430分左右(总分750分),加上自费生,学生总体基础是非常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不改是没有希望的,不改必将被历史所淘汰。2009年开始,元江县民族中学以“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学习金字塔’”为理论依据开始探索新课改,近四年努力,初步探索出一条课改道路。课改的探索还在继续,与
期刊
【摘 要】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重视德育教学。本文基于对初中德育教学特点的分析, 深入阐述了初中德育教学中灌输性教育与渗透性教育、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以及直接说教性教育与间接引导性教育方面的转化与结合。  【关键词】 初中 德育教学 转化 结合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251-01  在学校教育中,德
期刊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复习备考时,除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外,还要了解命题人是如何设误的。下面结合例句对试题中的24个设误点逐一加以说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