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一篇小小的反思文字却用“历程”一词似乎显得小题大做,题目似乎大而无当,其实不然,如果我说这是我对九届高三备考的总结,你就会释然了。
我从1999年第一次带高三至今已有二十年,这二十年间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方式几经变迁,先是选择题,后来是主客观题混合考查,分值也由6到8,再到11分。我的重视程度也由轻到重,认识水平也由浅入深。下边我就以三个阶段加以反思。
第一阶段:感性阶段。1999年前后的诗歌鉴赏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们只要能读懂诗歌,并对诗歌的风格、表达技巧等有一个基本认识就可以答题了。加上分值不高,大家都不够重视,备考的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印发了几十道题作了一个专练,就题讲题,就题论题,至于说学生鉴赏水平提高了多少,那就得打问号了。总结诗歌题的复习方法时,想了半天蹦出了4个字:做题讲题,这也叫方法?想想都脸红。
第二阶段:理性阶段。后来,分值提高到8分,题型也变成了主观笔答式,跟着感觉不行了,只有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效作答,加上分值提高,师生都不敢忽视,我的备考方略也进入了理性阶段。2006年第4次上高三,我收集了近三年的高考题以及多种资料上的几十道题,对这些诗歌进行分门别类,分成了写景诗、边塞诗等八九类,总结每类诗歌常见的情感、常用的表达技巧以及常见题型,每类诗精选几道题来训练,然后总结其规律,我把它称为类型分析法,现在,各大资料皆用此法。这么做完一个专题,学生的笔记加练习弄了厚厚的一大本,我心里觉得放心,学生心里也觉得踏实,从高考结果来看,收效还是不错的。但又觉得太耗时费力,似乎得不偿失,因为这样完成一个专题得花三个多周的时间,老师和学生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而且不同类型诗歌的手法及题型呈现交叉关系,训练时做了很多重复的题,浪费了很多的精力。
第三阶段:规律阶段。鉴于类型分析法的弊端,我想,能否以试题类型为纲来组织复习呢?因为尽管试题问法千变万化,其实命题人的着眼点只有两点,考题也只有两类题:一类是考查你是否读懂,诸如问你诗人的心情、什么样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意的层次等问题,一类是看你是否能品味出诗人在表情达意时的巧妙之处,这才是我们所说的鉴赏。经过新一轮的反思,在近几年的备考中我对学生说,不管人家怎么出题,你先做好这一道题:这首诗通过 意象(人事景物),营造了 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感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采用了 技巧,其中的 字或
句颇值得玩味,试做点分析。之所以一道题就可以概括诗歌鉴赏的全部内容,是因为这道题体现了诗歌鉴赏的规律,这就是:诗歌鉴赏无非就是读者在读懂的基础上玩味其巧妙之处,所以,我们只要抓住读懂和鉴赏两个层次就行了。平时的诗歌教学或高三复习,我们只要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学生就能对诗歌鉴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知道如何去夯实基础和提高自己。我在备考中的做法是,让学生先不管试题,而是用这一道题对诗歌进行全面的解读,然后再看考题属于哪一个层次,最后作答,这种做法不是为做题而做题,真正达到了夯实基础,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目的,这样做,学生的解题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
这种复习方法克服了类型分析法繁杂的毛病,做到了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但这种做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老师把功课做足,具体说来,就是老师得精编一套练习题,这套练习题要能覆盖不同类型的诗歌,以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诗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还要覆盖所有的表达技巧和不同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这一套练习,掌握高考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类题,让学生在解答任何高考题的时候,头脑中都有一道类似的题提示他解题方法。这种做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更为具体的做法此不赘述。
反思自己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索真是感慨万千,最初是热情有余,但知识储備和驾驭能力不足。后来,知识储备丰富了,方法也更理性了,但整合能力不够,以数量求质量,把老师和学生都累得昏天黑地。如今,探索出了规律,找到了较为合理的方法,但时光却流逝了二十多年,回想这多年所带过的毕业班学生,是否因为老师水平有限而多吃了不少苦,多受了不少罪?牛顿曾说,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但是,和他同时期的那么多科研工作者谁不借助先人的成就,为什么他能获得巨大成就?我从我的诗歌鉴赏备考经历中找到了答案,我想,这也一定基于他在不断地探索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甚至教训吧,换一句话来说,没有前边的探索和积累,你就是把他后来的研究成果放在他面前,他本人也未必能看得懂。类比我们的教学研究,我们不要害怕走弯路乃至犯错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现在的年轻教师,动辄下载现成的课件来上课,或者一味模仿专家的授课方式,缺乏独立探索的意识,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刻鹄不成终类鹜。”
我认为,无论要讲什么还是怎么讲,如果你还没有掌握规律,做到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你的课就是不合格的。一孔之见,但你我都得深思。
我从1999年第一次带高三至今已有二十年,这二十年间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方式几经变迁,先是选择题,后来是主客观题混合考查,分值也由6到8,再到11分。我的重视程度也由轻到重,认识水平也由浅入深。下边我就以三个阶段加以反思。
第一阶段:感性阶段。1999年前后的诗歌鉴赏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学生们只要能读懂诗歌,并对诗歌的风格、表达技巧等有一个基本认识就可以答题了。加上分值不高,大家都不够重视,备考的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印发了几十道题作了一个专练,就题讲题,就题论题,至于说学生鉴赏水平提高了多少,那就得打问号了。总结诗歌题的复习方法时,想了半天蹦出了4个字:做题讲题,这也叫方法?想想都脸红。
第二阶段:理性阶段。后来,分值提高到8分,题型也变成了主观笔答式,跟着感觉不行了,只有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有效作答,加上分值提高,师生都不敢忽视,我的备考方略也进入了理性阶段。2006年第4次上高三,我收集了近三年的高考题以及多种资料上的几十道题,对这些诗歌进行分门别类,分成了写景诗、边塞诗等八九类,总结每类诗歌常见的情感、常用的表达技巧以及常见题型,每类诗精选几道题来训练,然后总结其规律,我把它称为类型分析法,现在,各大资料皆用此法。这么做完一个专题,学生的笔记加练习弄了厚厚的一大本,我心里觉得放心,学生心里也觉得踏实,从高考结果来看,收效还是不错的。但又觉得太耗时费力,似乎得不偿失,因为这样完成一个专题得花三个多周的时间,老师和学生投入了太多的精力,而且不同类型诗歌的手法及题型呈现交叉关系,训练时做了很多重复的题,浪费了很多的精力。
第三阶段:规律阶段。鉴于类型分析法的弊端,我想,能否以试题类型为纲来组织复习呢?因为尽管试题问法千变万化,其实命题人的着眼点只有两点,考题也只有两类题:一类是考查你是否读懂,诸如问你诗人的心情、什么样的画面、营造的氛围、表意的层次等问题,一类是看你是否能品味出诗人在表情达意时的巧妙之处,这才是我们所说的鉴赏。经过新一轮的反思,在近几年的备考中我对学生说,不管人家怎么出题,你先做好这一道题:这首诗通过 意象(人事景物),营造了 意境,表达了诗人的 感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采用了 技巧,其中的 字或
句颇值得玩味,试做点分析。之所以一道题就可以概括诗歌鉴赏的全部内容,是因为这道题体现了诗歌鉴赏的规律,这就是:诗歌鉴赏无非就是读者在读懂的基础上玩味其巧妙之处,所以,我们只要抓住读懂和鉴赏两个层次就行了。平时的诗歌教学或高三复习,我们只要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学生就能对诗歌鉴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知道如何去夯实基础和提高自己。我在备考中的做法是,让学生先不管试题,而是用这一道题对诗歌进行全面的解读,然后再看考题属于哪一个层次,最后作答,这种做法不是为做题而做题,真正达到了夯实基础,提高学生鉴赏水平的目的,这样做,学生的解题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
这种复习方法克服了类型分析法繁杂的毛病,做到了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但这种做法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老师把功课做足,具体说来,就是老师得精编一套练习题,这套练习题要能覆盖不同类型的诗歌,以便学生对不同类型的诗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还要覆盖所有的表达技巧和不同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这一套练习,掌握高考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类题,让学生在解答任何高考题的时候,头脑中都有一道类似的题提示他解题方法。这种做法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更为具体的做法此不赘述。
反思自己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索真是感慨万千,最初是热情有余,但知识储備和驾驭能力不足。后来,知识储备丰富了,方法也更理性了,但整合能力不够,以数量求质量,把老师和学生都累得昏天黑地。如今,探索出了规律,找到了较为合理的方法,但时光却流逝了二十多年,回想这多年所带过的毕业班学生,是否因为老师水平有限而多吃了不少苦,多受了不少罪?牛顿曾说,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的,但是,和他同时期的那么多科研工作者谁不借助先人的成就,为什么他能获得巨大成就?我从我的诗歌鉴赏备考经历中找到了答案,我想,这也一定基于他在不断地探索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甚至教训吧,换一句话来说,没有前边的探索和积累,你就是把他后来的研究成果放在他面前,他本人也未必能看得懂。类比我们的教学研究,我们不要害怕走弯路乃至犯错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现在的年轻教师,动辄下载现成的课件来上课,或者一味模仿专家的授课方式,缺乏独立探索的意识,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刻鹄不成终类鹜。”
我认为,无论要讲什么还是怎么讲,如果你还没有掌握规律,做到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你的课就是不合格的。一孔之见,但你我都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