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失去了应有的主体地位。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弘扬个性的过程。”
  
  一、加强阅读实践,培养语感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理解力。语感具有的直觉性特点,表现为思维过程与结果的直接性,它不需要经过预先的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是凭借言语经验,直觉地对言语作出敏锐的感受,而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手段。因此,只有多朗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共鸣。
  
  二、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想,那就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
  如低年级的学生读《狐假虎威》一课时,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大小小的野兽都吓得撒腿就跑。”有的学生会说“不对,因为森林里有大象、狮子,它们不一定会吓跑”。由此可见,如果把阅读主权交给学生,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创造能力。
  
  三、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的习惯
  
  课本中有许多的词语、句子,如果单独把它们抽出来理解,往往会有困难,但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一下,就能够确切地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好理解。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中有:“在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学生没有见过草原,对“洒脱”一词不好理解。如联系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平时开车要看红绿灯,看交警,而在草原上没有,不受任何约束。这样就不难理解这一词了。
  
  五、使用工具书,做好画圈准备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疑难问题,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就如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用笔在课本上圈圈、画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还怕对课文不理解吗?
  
  六、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开展必要的争论,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探疑发问的能力,学而不能发现问题,犹如猎人不善于发现猎物的踪迹一样,必然所获甚微。我在课堂上不喜欢那种追问式的一问一答,总喜欢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提示)从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思考,之后针对疑点,和学生展开争论,寻求正确答案。在探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就逐步提高了,如教学《难忘的一课》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是难忘的一课,让学生展开争论,教会学生析疑的方法:1.要从作者的背景出发。2.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3.抓住语言情境,勾连前后,多角度思考。如此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在阅读中给自己出难题、设障碍,促使自己动脑筋,这样就有益于阅读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七、在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看法
  
  对于课堂上怯于发言的学生来说,在思想上普遍存在两大顾虑:一是担心答错现丑不愿发言;二是害怕同学的嘲讽而不敢发言。这时候,教师就要打消他们的顾虑,使其明白,同学们到学校来学习就是由于不懂或懂之甚少,出错自然难免,而应该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动机,引导他们谈看法、说见解,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做教师的绝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用预制的结论做框框束缚学生探求知识的独创性,而是让学生有兴趣,愿思考,敢议论,教师要多加鼓励,努力为学生创造思维创造条件。
  
  八、课外阅读活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课外阅读就其形式和内容来说,它不完全受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学生自愿参加,因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比单一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它能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广泛性和课堂教学中局限性的矛盾,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就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培养了他们的个性,为课文的学习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分析能力的培养,不是把语文阅读教学纳入到分析法教学的轨道上去,而是把分析能力的培养纳入到阅读教学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学生的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想提高阅读水平,主要靠自己反复练习,但也离不开教师的训练和指导,教师要周密地考虑和科学地安排。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学生提到写作就头疼,抓耳挠腮,不知从何写起,感到没有什么可写,更有甚者,一堂作文课挤不出一句话,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写作缺
黎族医药在海南黎族地区广泛应用。由于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人们主要靠口传心授、师徒传教的方法传承医药知识,导致黎族医药知识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自然地遗失,传承与发展受
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大力发展,换流站的可靠稳定运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智能变电站光纤物理回路模型文件已经规定了智能站二次回路中光纤回路描述信息,但许多换流站特有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综合课程。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中的目标教学又是随着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研究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以美国心理学家鲁拇关于“为掌握学习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围绕着教材的总目标表,设计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并按总目标(提示)——
不是每一次提笔,我们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思维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鸟,需要借助良好的写作情境,才能在高远的天空飞翔。创设教学情境,是一节写作课成功的前提。写作情境教学是
发光强度标准灯是用于复现和传递发光强度单位量值的标准量具。本文以(1~1200)cd发光强度标准灯校准为例,按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基于等照度法,寻求建立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应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直面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学习,这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当前面临的二个重要任务。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说起辅导学生习作,许多老师常常这样感叹:唉,现在的孩子怎么作文越写越差,越差越不想写,怎么辅导才好呢?面对学生的"怕写作",我们老师也有许许多多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如
为降低地质灾害对供电线路的影响,需要对山体滑坡进行连续观测,获取地质情况变动的动态信息。传统监测方法在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同时难以保证可靠性。为实现在线监测地质变
在混乱学中,有一条叫做“蝴蝶效应”的原理。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周后竟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于是,混乱学家把它称为“蝴蝶效应”,并作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的确,很多时候看似微观的东西,却总是在宏观事物的表象下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班级管理中,也处处彰显着“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