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认识社会的“另一面”并无不妥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Sun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友“笑容下的阳光”在常州当地论坛发帖,称上初中的女儿扶了一位摔倒的老人,并拨打110向警方求助。这位网友为懂事的女儿骄傲,同时也担心这种善行会不会为女儿带来麻烦。该网·友认为,孩子的世界是美好的,该不该让孩子过早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完美一面? (1月27日《金陵晚报》)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在他们未成年的时候,我们更愿意他们多接触这个世界积极、健康、阳光的一面,而不愿意他们接触不完美,甚至是阴暗的一面。虽然父母这么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完美和阴暗面本来就是一个完整世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只能暂时把它们和孩子的世界隔离,但是却无法永远屏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未成年人接触和认识到世界的“另一面”呢?报道中这位初中生家长完全可以把女儿在街头扶起摔倒老人这件事,当成是教会她认识世界“另一面”的一个契机。
  首先,家长或者老师,应该对孩子见到老人摔倒在地之后,毫不犹豫地上前救助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告诉孩子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其次,也要把这么做可能面临的风险告诉孩子,也就是把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告诉孩子。至少,要教会孩子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时的正确做法,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可以请周围的人帮自己作证;可以用手中的手机拍下现场照片留作证据等等。同时,也要普及一下正确的救护常识。
  成年人这么做,虽然不可避免有世俗的考虑在内,但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看,这也算是一种见义智为,反而会对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让孩子在认识社会“另一面”的基础之上懂得救助别人的时候保护自己,也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体现,无可厚非。
  至于说什么时候才适合让孩子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另一面”,也没有定论,所以让一些家长陷入纠结与困惑当中。对于这个问题,一些教育、心理、社会方面的专家学者,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多给家长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才对。
  (来源:《燕赵晚报》 苑广阔/文)
其他文献
“不为房、不为车,只为那怦然心动的一刻。”又到一年情人节,一些大龄单身男女青年喊出了这样的口号。从被一些人误解为太过挑剔或过于注重物质条件,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坚守爱情最真挚的本意,执着于两情相悦的欢喜,上演了一幕幕“要面包更要爱情”的人间活剧。  单身大龄青年:要怦然心动 不要资产重组  自从3年前走出校园,西安白领李扬的生活中就多了一项主题——相亲。名校硕士毕业、姿容姣好的她,3年间见了30
期刊
每年的3月文明礼貌月,校园、街道、社区时常可见不少干部职工和学生在做好事,全民学雷锋的干劲十足。眼前有那么多人在做好事,如此激动人心的场景,使我想起雷锋伴我成长的往事。  邻居家的孩子卞育虎,他比我小一岁,我俩读一个班。1981年3月的一天,他一个人上学,在路上捡到一个塑料做的鲜红的毛主席语录包,没有想到,里面装着10元人民币,是当时最大面值的钱。记得当时一本作业本5分钱,一个冰棍3分钱,一个鸡蛋
期刊
近来,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南京饿死女童案、广州亲生母亲长达七八年虐待亲生女儿致死案……多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扎堆”出现,直指监护人失职问题,也暴露出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监管的缺位。  2014年1月20日,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研讨会上,记者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年内将推出未成年人监护行政监督与司法裁判的对接机制。据了解,这一机制的核
期刊
据《光明日报》报道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日前透露,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上好大学,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安排了一些重点大学的招生指标,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11 752名,使贫困地区一本录取率较2011年增加了10%;2013年,定向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  陈锋强调,国家已经实施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财政给予奖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同时,实施了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
期刊
2014年新春时节,央视播出大型电视竞猜节目《中国谜语大会》,参赛的队伍来自各地的“灯谜教学示范校”和灯谜活动开展较好的中学。这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央视再次推出集文化、益智、娱乐于一体的电视节目,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笔者认为这对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知识大有裨益。  “谜语”,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通常是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以诗歌形式集中描绘某一事物特征。
期刊
过重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准确抓住了当前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今后,重点要从3个方面抓紧解决。第一,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减负工作职责。第二,大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环节创新。第三,切实增强家长和社会的减负共识。 (新华网2月4日)  新华网试图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政策进行解读,从
期刊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不仅重申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而且指出小升初具体操作路径,包括单校对口直升、多校划片以及随机派位等方式。事实上,各地在此之前已经有多项探索,但是公众在公平性问题上仍然有诸多疑问:划片标准如何确定?划片公平谁来监督?划片情况下学校是否需要招生自主权?  一问:划片标准如何定?  对于划片的标准问题,公众一直充满疑问:为
期刊
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一组系列的街头访问,让社会上的普通人都讲讲自己的家风。这样一个策划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有关家风的议题成了春节期间公众热议的话题,春节正好是人们回家团圆,全家一起过年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探讨家风问题,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社会公众对于家风议题的关切。  以前这些传统家教均身处私人平台,很少在公共平台展示。现在通过公众采访将之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关注
期刊
近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向市政协部分委员通报了关于此轮“上海版”高考改革的相关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内容是,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将退出高考统考,变为社会化考试,有望打破“一考定终身”。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各地高考方案需待教育部总体方案公布,报经教育部审批后方可公布,但不排除上海等地已根据此前公布的相关改革思路精神,先行制订方案草稿。 (《新京报》2月13日)  这再一次引起舆论对高考改革
期刊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开设校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从课程的现实化角度而言,只存在具体化了的学校课程,而不存在什么抽象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如果从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算起,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走过了12年的时间。应该说,课程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