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一直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热点问题,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讨论,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一线教师往往也无所适从。本文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讨论 有效性
课堂讨论是常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或者可以这样说,一节没有课堂讨论的课就不能称为一节完整的课,因此课堂讨论的处理得当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有效性。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表面形式下掩藏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无奈实质。而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有效教学的理念相悖的,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第一,积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很多时候课堂讨论的形式是提出问题后学生讨论两三分钟就进入交流阶段,而交流的时间也往往不长,这么短的时间内其实是很难进行深入探讨的,因而实效也就不高。但是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总是格外宝贵的,教师们总是希望在短暂的时间里能容纳丰富的教学内容,怕讨论占去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又担心学生的讨论不够集中,不够准确,从而不敢放手组织讨论,即使组织了也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甚至在学生讨论正热烈时,教师为了随后能顺利推进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强行中断讨论。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一是要学生针对讨论的题目收集材料,特别是利用好身边的资料,只有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学生的讨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二是要学生提前形成讨论思路,在课堂讨论中,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思路不清,常常让课堂讨论处于兜圈子的状态,使得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纠正引导,而提前形成思路就可有效提升讨论的集约性,使讨论更加集中有效;
三是教师做好课前工作,将学生的观点事先整理好,以幻灯片的形式集中展示,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课堂讨论的时间,从而在不破环课堂完整性的基础上留出充足的时间,使讨论更加深入高效。
第二,精心选择合适的讨论题目。
课堂讨论的题目是决定课堂讨论是否有效的基础和根本。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讨论的,也不是所有的讨论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适宜于课堂讨论呢?
首先,题目要紧紧围绕文本。课堂讨论包括引导、思辩、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较高。课堂讨论环节应成为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因此,讨论题的设计不能脱离文本。讨论题应是围绕文本的主旨、重难点等方面来进行设计的。否则,即便学生讨论得再精彩,见解再精辟,讨论环节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其次,题目的难度要难易适中。题目难度太小,学生就会一眼看穿,举手如森林。这样的讨论就是多此一举。话题难度太大,就会脱离学生的认知、理解范畴,学生不明所以,讨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讨论的话题难度要适宜,应以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能形成不同的见解为标准。
再次,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个开放性是指话题要有一定的争议性,至少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理解。而且每一个方面经思辨都基本能站得住脚。反之,已有定论的问题不具备讨论的空间与价值。
第三,重新明确教师的任务角色。
在课堂讨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把自己当作一名发令官,宣布讨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而没有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去。在学生们讨论的时候,有的教师会在黑板上写好接下来要讲的板书,有的教师是站在讲台前看着手表静静地等待,有的教师会走下讲台往学生中走去,但是他只是踱步以缓解等待的尴尬……这些教师的行为与课堂讨论这一环节脱离了关系,他也就无法驾驭课堂讨论的效果。而这都是因为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角色不明所致。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适时引导,关注生成。讨论过程涉及学生的思考、个体经验的系统扩散,实质上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行动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应该巧设悬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话题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新的认识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艺术地点拨与引导,争取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对文本形成多元的解读,促进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做一个鼓励者,正视个体差异,力求全员参与。课堂是所有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讨论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一些学困生语文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活动中缺乏自信、羞于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将讨论话题设计的有层次性,在讨论中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最基础、最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的愉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才是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课堂讨论 有效性
课堂讨论是常见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或者可以这样说,一节没有课堂讨论的课就不能称为一节完整的课,因此课堂讨论的处理得当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有效性。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皆大欢喜的表面形式下掩藏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无奈实质。而这样的情况显然是与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有效教学的理念相悖的,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第一,积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很多时候课堂讨论的形式是提出问题后学生讨论两三分钟就进入交流阶段,而交流的时间也往往不长,这么短的时间内其实是很难进行深入探讨的,因而实效也就不高。但是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总是格外宝贵的,教师们总是希望在短暂的时间里能容纳丰富的教学内容,怕讨论占去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又担心学生的讨论不够集中,不够准确,从而不敢放手组织讨论,即使组织了也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甚至在学生讨论正热烈时,教师为了随后能顺利推进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强行中断讨论。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一是要学生针对讨论的题目收集材料,特别是利用好身边的资料,只有在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学生的讨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二是要学生提前形成讨论思路,在课堂讨论中,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思路不清,常常让课堂讨论处于兜圈子的状态,使得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纠正引导,而提前形成思路就可有效提升讨论的集约性,使讨论更加集中有效;
三是教师做好课前工作,将学生的观点事先整理好,以幻灯片的形式集中展示,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课堂讨论的时间,从而在不破环课堂完整性的基础上留出充足的时间,使讨论更加深入高效。
第二,精心选择合适的讨论题目。
课堂讨论的题目是决定课堂讨论是否有效的基础和根本。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讨论的,也不是所有的讨论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题目才适宜于课堂讨论呢?
首先,题目要紧紧围绕文本。课堂讨论包括引导、思辩、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占用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较高。课堂讨论环节应成为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因此,讨论题的设计不能脱离文本。讨论题应是围绕文本的主旨、重难点等方面来进行设计的。否则,即便学生讨论得再精彩,见解再精辟,讨论环节也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其次,题目的难度要难易适中。题目难度太小,学生就会一眼看穿,举手如森林。这样的讨论就是多此一举。话题难度太大,就会脱离学生的认知、理解范畴,学生不明所以,讨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讨论的话题难度要适宜,应以有利于学生的思考、能形成不同的见解为标准。
再次,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个开放性是指话题要有一定的争议性,至少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理解。而且每一个方面经思辨都基本能站得住脚。反之,已有定论的问题不具备讨论的空间与价值。
第三,重新明确教师的任务角色。
在课堂讨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把自己当作一名发令官,宣布讨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而没有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去。在学生们讨论的时候,有的教师会在黑板上写好接下来要讲的板书,有的教师是站在讲台前看着手表静静地等待,有的教师会走下讲台往学生中走去,但是他只是踱步以缓解等待的尴尬……这些教师的行为与课堂讨论这一环节脱离了关系,他也就无法驾驭课堂讨论的效果。而这都是因为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的角色不明所致。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适时引导,关注生成。讨论过程涉及学生的思考、个体经验的系统扩散,实质上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行动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应该巧设悬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话题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新的认识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艺术地点拨与引导,争取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对文本形成多元的解读,促进课堂的生成。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做一个鼓励者,正视个体差异,力求全员参与。课堂是所有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讨论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一些学困生语文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在活动中缺乏自信、羞于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将讨论话题设计的有层次性,在讨论中可以让学困生回答最基础、最容易的问题。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的愉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才是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