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词语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因而词语在以发展学生语言为根本任务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纵观现阶段的课堂,词语教学往往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不是处理方式“浮光掠影”,就是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毫无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到底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咬文嚼字,触摸词语的温度
案例一:《猫》一课中“蹭”字的教学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3:我觉得“蹭”是一种轻轻的“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4,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会蹭出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蹭出了友谊,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赏析:汉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穿透“两层”(语表层与内蕴层),出入“三境”(物境、意境、情境),即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得到语言信息,获得具体而充实的感性印象,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探究物象之所寓、所示和所指,从而产生共识、共振、共鸣,实现由“意境”到“情境”的跨越。上述教学片段中,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教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原本冷冰冰的汉字,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感悟,一下子就丰满起来。透过师生异彩纷呈的解读,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蹭”字背后可触可感的柔情与诗意,也许这就是词语的温度。
二、情境体验,点染词语的亮度
案例二:《搭石》一课中“协调有序”一词的教学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们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好。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师生合作读)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依次接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
(小组接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恍然大悟状)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齐声响亮地回答)协调有序!
赏析:传统的词语理解方法常常是查查字典,搬用字典中的解释。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理性化的,抽象化的,学生对词语之意往往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可是,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学习语文应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践推理”。上述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走搭石”的情境,让学生与老师反复地、逐渐加快地交替轮读。教师的引读在加快,学生的接读紧跟上,师生间默契“引”“接”,精妙地体现出“协调有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和“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此时,由于有感性体验为支撑,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亮度被充分点染了。
(责编侯艳星)
但纵观现阶段的课堂,词语教学往往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不是处理方式“浮光掠影”,就是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学生毫无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到底如何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咬文嚼字,触摸词语的温度
案例一:《猫》一课中“蹭”字的教学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3:我觉得“蹭”是一种轻轻的“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4,我觉得“蹭”是一种温柔的“摩擦”。因为猫蹭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蹭”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会蹭出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蹭出了友谊,蹭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蹭”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赏析:汉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穿透“两层”(语表层与内蕴层),出入“三境”(物境、意境、情境),即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得到语言信息,获得具体而充实的感性印象,再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探究物象之所寓、所示和所指,从而产生共识、共振、共鸣,实现由“意境”到“情境”的跨越。上述教学片段中,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教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原本冷冰冰的汉字,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感悟,一下子就丰满起来。透过师生异彩纷呈的解读,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蹭”字背后可触可感的柔情与诗意,也许这就是词语的温度。
二、情境体验,点染词语的亮度
案例二:《搭石》一课中“协调有序”一词的教学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
生: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你们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很好。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师生合作读)
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生1:抬起脚来)后面的——(生2:紧跟上去)(速度渐快,依次接读。)
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齐:轻快的音乐)
(小组接读,速度渐快,引读三遍)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对,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协调有序!
师:(恍然大悟状)原来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生:(齐声响亮地回答)协调有序!
赏析:传统的词语理解方法常常是查查字典,搬用字典中的解释。这样的词语教学是理性化的,抽象化的,学生对词语之意往往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可是,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学习语文应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践推理”。上述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走搭石”的情境,让学生与老师反复地、逐渐加快地交替轮读。教师的引读在加快,学生的接读紧跟上,师生间默契“引”“接”,精妙地体现出“协调有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和“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此时,由于有感性体验为支撑,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在这样的教学境界里,词语的亮度被充分点染了。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