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彩虹的希望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1月30日在辽宁电视台《说天下》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李姓男子杀死其六位亲人(父母、妻子、两个儿子、妹妹)后逃往海南。被捕后,得知其杀人原因仅是小时候父母管教极严,成婚后妻子有很厉害,长期的心理压力无法排解,最终导致了这幕人间悲剧。
   新闻在报导这则新闻后,着重强调“该男子性格内向”。痛定思痛后,脑海中倏然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快乐是一种责任”。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用快乐的心境迎接人生的风雨,是我们每个做教师做家长的责任啊。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谈一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弱化孩子的失败感。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的压力。也许在一些成人的眼里,小孩子的那些所谓的痛苦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甚至于有家长和老师还觉得孩子压根不知道什么是难过,还有硬生生地在孩子那颗本来就脆弱的小小的心上狠狠地砍几刀:“你怎么那么笨呢?”“这你都做不好?”“你还能不能有点用了?”……在孩子成绩不理想、能力不及完不成某件事情时,请相信他是难过的,痛苦的,请不要再雪上加霜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理由,让他们懂得:成功自然是喜悦的,但所以的失败都是走向成功的脚步,就像爱迪生为了找到做灯丝的材料而失败的那1000多次,就像爱因斯坦的那三个小板凳,失败中的教训都是人生的财富,那是宝,所以学会珍惜每一次失败的教训,感激每一次的跌倒,一快乐的心境接受打击、挫折,才会成长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
   二、强化孩子的成就感。
   每个人都是需要被认可的,孩子的被认可感会更强烈些,所以对孩子的合理需求我们都应予以满足,这样孩子会在这种满足中获得成就感。所谓孩子的合理需求,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孩子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一个小学生,作为班级和伙伴中的一员,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总是受到排斥,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他就不会有安全感、自尊感,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压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或者相反,导致逆反心理,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所以给孩子一个事件,让他有一个被认可的空间,他就会在成就感中更积极向上。
   天空总会有阳光也会有雨,也不是每一次雨后都会出现彩虹,但彩虹永远都会是雨后一份美丽的期待。孩子的心灵也会有时阳光有时雨,阳光时就让他尽情灿烂,而雨时,我们就和孩子一起守望彩虹的出现。让孩子在心中永远拥有彩虹般的希望,愿孩子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开创未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旨在“提高全民素质,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中国书法荟萃了中化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美的历史演进中,不仅因它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使人为之醉心,也因它特有的实用价值而颇受历代教育的普遍重视。然而,被公认为“国艺”、瑰宝的中国书法,走到了近代却在它自己的故土渐趋势微。  伴随素质教育的展开与深化,人们正思索着这样一个既是书法的
期刊
摘要: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引导家长协同教育,家校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家校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期刊
作为21世纪的主人,也就是现在的小学生,如果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中能接受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这对他们将来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充满希望的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如何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从小抓起,从启蒙教育阶段抓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信大家都听说了
期刊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但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我在这里主要把高年级的女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因为小学高年级的女生受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各界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过多过高、教师的自我定位过于完美、教师评价制度不够完善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使得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先期预兆。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各界必须重视起来,以防止其成为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制约整个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隐患。  关键词:心理健康 角色期望 教师评价 劳动价值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践的推进与深入,对
期刊
摘要: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他就会发出它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调音调。作为引导孩子们走上人生之路的教师,教会孩子们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必不可免的不幸与痛苦,还要启发他们学会赞美自己,赞扬别人,学会善意的关爱他人。  关键词自信 欣赏 肯定 激励    一朵花儿需要一粒种子,一粒种子,用真善美浇灌,便可以绽放出一朵美
期刊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但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主体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和社会活动才能实现。“狼孩”和“孟母三迁”的事例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教育,从逻辑上讲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因素,是可控制的特殊因素。由此,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那
期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是“爱满天下”。爱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激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开发学生的智慧,鼓起学生的信心……一句话,爱是教育的源泉。  一、用爱的胸怀包容学生   “知心姐姐”卢勤说:“‘包容’能培养孩子的情怀,使他不回避错误又能善解人意。是孩子就可能犯错,我们要给他改错的机会。
期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聋生是整个学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使聋生克服心理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期刊
题记:本着“在活动中感悟,在培训中成长”的原则,笔者尝试着以团体辅导活动的形式开展了班主任成长营的培训活动。从培训活动中去看班主任老师、看班级管理,给了我们很多反思启迪。有的班主任说“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受启发,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已不适应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这就需要班主任合理、科学的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有的班主任谈到感受时说:“难忘、充实、回味无穷。说‘难忘’是因为本次培训形式新颖,给参加培训的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