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家庭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殊”教育。它的作用不容忽視,正如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中所阐述的:“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但目前,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误区一:漠不关心,对孩子采取“零教育”。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明显地感觉到,现在有些家长由于忙于生计,对孩子听之任之,放纵其生长;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成长不关注、不关心。应该说,这两类家长都轻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孩子只有“生养”之恩,而未尽“抚育”之责。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随意,不懂礼貌,对自身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人际交往不顺利。这类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改变观念,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误区二:大包大揽,助长依赖心理。
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过于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要“参与”,甚至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过少,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凡事依赖他人,缺乏自信,即使想脱离父母的庇护,也因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而遭遇挫折。这让我想起,课堂上竟有四年级的孩子因为没带笔或本无法进行相应的学习任务,或中午由于没带筷子而望“饭”兴叹,一脸无奈的情景。试问这样一个小问题都无法独立解决,而要被动的等待他人的帮助,那么生活中又有多少事需要依靠他人的力量?而我们的援助之手是否又能每次都及时地向他伸出呢?于丹教授曾说:“世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关注孩子的生活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要分清哪些事可以“帮”,哪些事需要“扶”,哪些事必须“放”,恰当地处理好“帮”、“扶”、“放”三者的关系,在孩子迷茫时能留给他思考的空间,在孩子困惑时能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孩子失败时能给予他奋斗的力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智、科学、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教育。
误区三:以“成绩”论成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开展已久,但是受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学业成绩的影响,让许多家长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对孩子的教育只关注学习,相互攀比成绩,忽视了这种做法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置孩子的心理成长于不顾。我所执教的班级里就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在给家长写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妈妈,请别再拿我和其他的同学比较了,每次您这样比的时候,就好像有一根根针刺进了我的心里。”这样的语言既让人感到意外,又让人觉得心酸。家长会上,当她的妈妈听我讲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时,无意间打开孩子曾经送给她的记事本,没想到在第一页孩子写的赠言里,也有类似的一段话。看来,孩子的呼声已经很久了,而直至那天母亲才发现。会后,这位母亲找到我,眼里已含满泪水,在对自己平时做法的叙述中,我读出了她的后悔、伤感以及试图寻找解决办法的急迫。还好,我们读出了孩子的心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是,我们每次都会这样幸运吗?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课余时间为孩子安排许多补习班,以期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能。但是他们却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所取得的“成绩”上,忽视了整个过程对孩子的影响。如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家长常常因为孩子是否考过级而或喜或悲,却不在意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发展了兴趣,是否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是否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学习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但都不是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唯一要素。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吃饱穿暖或知道学习成绩如何,还要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注意孩子身上发生的细微变化,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教育,及时纠偏;放下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功利思想,由重“成绩”向重“过程”转变,找到教育孩子的“关键点”,因材施教;注意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信念、世界观等),促使孩子身心皆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借助教育将孩子引向成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个家庭都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家庭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并一直探讨下去的话题。
误区一:漠不关心,对孩子采取“零教育”。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明显地感觉到,现在有些家长由于忙于生计,对孩子听之任之,放纵其生长;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成长不关注、不关心。应该说,这两类家长都轻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孩子只有“生养”之恩,而未尽“抚育”之责。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比较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随意,不懂礼貌,对自身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人际交往不顺利。这类家长应从自身做起,改变观念,主动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误区二:大包大揽,助长依赖心理。
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一切过于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要“参与”,甚至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过少,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凡事依赖他人,缺乏自信,即使想脱离父母的庇护,也因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而遭遇挫折。这让我想起,课堂上竟有四年级的孩子因为没带笔或本无法进行相应的学习任务,或中午由于没带筷子而望“饭”兴叹,一脸无奈的情景。试问这样一个小问题都无法独立解决,而要被动的等待他人的帮助,那么生活中又有多少事需要依靠他人的力量?而我们的援助之手是否又能每次都及时地向他伸出呢?于丹教授曾说:“世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关注孩子的生活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要分清哪些事可以“帮”,哪些事需要“扶”,哪些事必须“放”,恰当地处理好“帮”、“扶”、“放”三者的关系,在孩子迷茫时能留给他思考的空间,在孩子困惑时能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孩子失败时能给予他奋斗的力量,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智、科学、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教育。
误区三:以“成绩”论成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开展已久,但是受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学业成绩的影响,让许多家长仍把孩子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对孩子的教育只关注学习,相互攀比成绩,忽视了这种做法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置孩子的心理成长于不顾。我所执教的班级里就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在给家长写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妈妈,请别再拿我和其他的同学比较了,每次您这样比的时候,就好像有一根根针刺进了我的心里。”这样的语言既让人感到意外,又让人觉得心酸。家长会上,当她的妈妈听我讲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时,无意间打开孩子曾经送给她的记事本,没想到在第一页孩子写的赠言里,也有类似的一段话。看来,孩子的呼声已经很久了,而直至那天母亲才发现。会后,这位母亲找到我,眼里已含满泪水,在对自己平时做法的叙述中,我读出了她的后悔、伤感以及试图寻找解决办法的急迫。还好,我们读出了孩子的心声,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可是,我们每次都会这样幸运吗?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课余时间为孩子安排许多补习班,以期进一步挖掘孩子的潜能。但是他们却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所取得的“成绩”上,忽视了整个过程对孩子的影响。如一个学习钢琴的孩子,家长常常因为孩子是否考过级而或喜或悲,却不在意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发展了兴趣,是否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是否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学习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内容,“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但都不是决定孩子一生成败的唯一要素。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吃饱穿暖或知道学习成绩如何,还要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注意孩子身上发生的细微变化,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教育,及时纠偏;放下培养孩子过程中的功利思想,由重“成绩”向重“过程”转变,找到教育孩子的“关键点”,因材施教;注意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信念、世界观等),促使孩子身心皆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借助教育将孩子引向成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个家庭都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家庭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并一直探讨下去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