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生动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文化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文化的创建,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数学;课堂;文化;参与;实践
  要想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就应该注重数学课堂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关注着“数学课堂文化”,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堂文化”已被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所认同,并在数学教育中努力构建。
  一、创设活动情境,参与数学
  数学知识、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数学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探究活动。如:教学“6、7的分成”时,创设“小猴分桃”的活动情境 ;教学“>、<、=” 时,创设“森林运动会”的情境等。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会无处不在的数学足迹,了解数学的应用,体验数学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之美。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能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文化,进而有助于构建数学课堂文化。
  二、营造人文环境,感悟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使学习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亢奋、高效的状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较短,在外界的干扰下容易分散,要想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数学课堂中来,课堂氛围的营造成为关键因素之一。即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学生能否沉浸于数学情境中,自觉地在数学实践中获得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在探索中进取,在活动中求知的关键。如一年级“十几减9”的教学时,教师创设“小熊过生日买水果请客”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9。接着探究12-9的各种算法:有的同学用12分成10和2,先算10-9=1,再算1 2=3;也有的同学把9分成2和7,12-2=10,10-7=3;还有的同学想到9和10很接近,12-10=2,2 1=3,等等。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想出了那么多的办法,有简洁的,也有巧妙的,当然也有幼稚的“掰手指”和“数小棒”。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个成功者的地位,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营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任、关爱和尊重,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
  三、渗透数学思想,运用数学
  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能让他们终身受益。在小学阶段,很多思想方法包含于数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就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一个学生还没有学过的图形,经过剪、移、拼等方法,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小学阶段,类似的还有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的转化、单位“1”的转化等。在问题设计中,要尽可能地渗透数学思想,以生活中的事件为蓝本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启发学生运用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掌握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灵活恰当地运用转化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创设仿真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度,使其从实践中获取对数学真实的体验,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同时也是构成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参与,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育,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数学课堂文化,这不仅可以让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调动,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也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龙庙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本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赏识学生打破教材、赏识学生的问题、赏识学生的创意、鼓励并赏识后进生、把“赏识”与“批评”结合起来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关键词:赏识;信息技术;活力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通俗地讲就是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的要求。这一个提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自能”的新的学习要求。  自改习作意义何在?“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思维合乎逻辑的过程,也是自我加深认识事物,确切表达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那么自改习作路在何方?    一、激发兴趣,
诗歌文化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诗歌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无与伦比的。孔子对诗歌的作用有精确的论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说明诗歌是诗人对生活观察的高度凝聚,是几千年社会精神文化的精髓。它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诗歌是我们文化的精品,曾让多少人为之沉迷,喟叹不已。今人古人,浅唱低吟,走过了一辈又一辈,诗歌曾是这样
摘 要: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修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资料的初识、作品的体验、理性的思索、迁移的再创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文学的欣赏教育,让学生在文学的欣赏中享受文学艺术的美轮美奂。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文学欣赏;渗透  新课标中提出:“开拓学生的视野,发
摘 要:从2013年开始,广东省江门市小学五年级开始使用新版人教版数学教材。这本新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了适应课程改革而重新修订的,具有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特点,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小学数学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笔者在教学中的体验来谈一谈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教材;小学数学  2013年是广东省江门市小学五年级统一使用新版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第一年,这
摘要:语文学科不仅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美的具体性、情感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  关键词:教学;审美;教育    语文不仅是一门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学科,
摘 要: “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这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特别强调的一句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教会学生以史为鉴、认识现实、开创未来,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准确地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学以致用。本文就是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研究出发,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时政热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整合渗透  一、时政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往往采用的是机械的读、背、写,其实这种方法效果不大。怎样使用更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是英语教师的一项不可推卸的重任。笔者发现,教师把英语课堂变得更有趣味,让学生在自我需要中进行英语学习,可以达到更有效的记忆。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创设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最佳心理状态  (1)要激发学生强烈的记忆欲望。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他们的记忆目标。在让学
摘 要:体育课堂用电教,足球运动掀高潮。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应用及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培养爱好,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熟悉掌握规则,解读重点、难点,从理论到实践,并最终达到热爱足球运动,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关键词:足球运动;电教;越位  随着现代体育事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这对我们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电化教学给我们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
在新制定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教师面对新课程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高度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我们知道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泼的一个心理因素”。几十年来,传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