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欣赏就是运用自己的思维器官,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想象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修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从资料的初识、作品的体验、理性的思索、迁移的再创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文学的欣赏教育,让学生在文学的欣赏中享受文学艺术的美轮美奂。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文学欣赏;渗透
新课标中提出:“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文学类作品的欣赏,是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小学高年段学生正处于思维的质变时期,有较明显的个性差异,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对美具有强烈的敏感和需求,适当地强化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可丰富他们的情感,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高年段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人格,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在背景的初识中整体感知
“披文以入情。”当学生拿到一篇适合自身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时,不便急于求成,过快地要求学生直入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描写,情感表达叙述,内涵意蕴领悟。而应让学生更多地注意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情、景的基本概貌等的初步接触理解上,在思维上形成初步感性,在情感上为深入品赏体验奠下必要的铺垫。在这期间,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前的预习、搜集相关信息、默读、浏览、圈画、捕捉可供感知的表象信息。
如《凡卡》这篇课文,其表现的主题思想与现今学生生活相离甚远,若单刀直入地让学生进入作品,进行品味解读,很难让学生的内心有所体验,情感有所共鸣。因此在品赏之前,笔者就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沙俄统治时期人民生活状况的信息资料,而后在课中通过教师有声的背景介绍,学生再默读文章,学生读后的感触就更丰盈充实。如有的学生愤然出声;有的学生满含同情;也有的学生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此刻从情感角度说,学生已是“泛起涟漪朵朵”。在整体感知上达到了相应的目的和要求,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内涵。
二、在作品的体验中潜心涵咏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作品意蕴的深刻品赏理解,是形象的意会。学生通过初次的感知之后,就可与攫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即重点人、物、情、景进行第二次亲密接触,对语言的气息、思想的内蕴、意境的美感细细品味、体验,完成一次从情感自然流露—积累—提升—倾泻的心路历程。在体验品赏过程中,教师点拨、引导,创设情境,组织讨论交流,学生则通过饱含深情的美读,驱遣丰富的想象,相知相亲的感悟,使情境再现,从而陶醉于浓郁的氛围中。
(1)读。“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通过读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品味作品内在意蕴,使其内心视像作为潜在情愫转化为声音造型,主动复现作品的内涵。如读宗璞的《绿》,学生犹如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之中;读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开头部分,无一“热”字,学生却感觉通身皆热;读鲁迅《故乡》的开头,可指导学生在读中体味作品精美、隽永、含蓄的语言文字,这样的读,学生能轻松走进文学作品的体验品赏中。
(2)想。想让学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如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之,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那三个“鼎足对”中的九个名词。如果就此让学生被动地去感知,显然是枯燥无味的,但如果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进行再创想象,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幅“游子思乡之情” “秋郊日暮羁旅图”等画面,这样的想,传递给学生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境,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3)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美的文学作品除了以意境引人入胜外,就是以情感人。因此,在体验品赏作品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相关材料,创设相符的阅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绪,逐步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境地。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不仅要深入地读、想,还得通过相应材料的呈现,影视音响资料的播放来激起学生的心里感受,使学生在涵咏文章的语言文字之中,真正领会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
三、在理性的提炼中心灵沟通
对于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透的思想哲理、呈现的精神境界等都需要读者进行理性地提炼。只有在梳理、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深入的分析、讨论、比较、评价、综合,进行推敲、探究,才能达到情与理的相互融合,透彻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课外欣赏《项链》这篇文章,笔者就设置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评价玛蒂尔德的形象,注意要抓住文章中的相关语言。因为问题的多元性,学生不但看到了一个被虚荣心冲昏了头脑的小女人,还深入语言文字,品赏到一个聪明、乖巧、坚忍、守信的玛蒂尔德。在之后写小评论《我心目中的玛蒂尔德……》时,学生也自然能将她性格中的多个侧面细节进行分析综合,达到与作品实实在在的心灵碰击。
四、在迁移的再创中共鸣佳境
学生在获取表象、情感体验、理性思索的积淀后,通过联系生活、想象、质疑、思维的发散、转向、求异等手段,对作品进行补白、延伸、拓展、有目的迁移,实现作品的再创。如演讲、辩论、读后感、改写、续写等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丰满。
如学习了亚米契斯的《小抄写员》后,可组织学生辩论“叙利奥这样做的利与弊”,以“假如我是他……”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班内举行“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的主题活动;学了《景阳冈》,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剧本,组织学生表演,品味文中人物豪爽、无畏的英雄气概;学习了用词凝练的诗歌,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与想象,摹写自己心中的诗歌,不在于诗写得多好,重在体会诗歌中那微妙的意境。
根据2011版新课标,还可开展如下的一些阅读迁移:最感兴趣的作家作品的阅读与研究,同主题的作品展示,类似语言风格的作品感悟等,在阅读展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写读书的体会,试着写写小小的研究报告。像阅读了《牛虻》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就点拨指导学生写一写两者的比较,让学生在条理化、系统化、理智化的整合中达到与作品的共鸣。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文学欣赏就是这样一种教育,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心灵和优美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文学欣赏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焕发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肖 川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文学欣赏;渗透
新课标中提出:“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文学类作品的欣赏,是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小学高年段学生正处于思维的质变时期,有较明显的个性差异,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对美具有强烈的敏感和需求,适当地强化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可丰富他们的情感,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高年段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培养学生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人格,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在背景的初识中整体感知
“披文以入情。”当学生拿到一篇适合自身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时,不便急于求成,过快地要求学生直入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描写,情感表达叙述,内涵意蕴领悟。而应让学生更多地注意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情、景的基本概貌等的初步接触理解上,在思维上形成初步感性,在情感上为深入品赏体验奠下必要的铺垫。在这期间,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前的预习、搜集相关信息、默读、浏览、圈画、捕捉可供感知的表象信息。
如《凡卡》这篇课文,其表现的主题思想与现今学生生活相离甚远,若单刀直入地让学生进入作品,进行品味解读,很难让学生的内心有所体验,情感有所共鸣。因此在品赏之前,笔者就引导学生搜集有关沙俄统治时期人民生活状况的信息资料,而后在课中通过教师有声的背景介绍,学生再默读文章,学生读后的感触就更丰盈充实。如有的学生愤然出声;有的学生满含同情;也有的学生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此刻从情感角度说,学生已是“泛起涟漪朵朵”。在整体感知上达到了相应的目的和要求,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内涵。
二、在作品的体验中潜心涵咏
文学欣赏不是简单地复现现象,而是对作品意蕴的深刻品赏理解,是形象的意会。学生通过初次的感知之后,就可与攫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即重点人、物、情、景进行第二次亲密接触,对语言的气息、思想的内蕴、意境的美感细细品味、体验,完成一次从情感自然流露—积累—提升—倾泻的心路历程。在体验品赏过程中,教师点拨、引导,创设情境,组织讨论交流,学生则通过饱含深情的美读,驱遣丰富的想象,相知相亲的感悟,使情境再现,从而陶醉于浓郁的氛围中。
(1)读。“使其言若出吾之口,使其意若出吾之心。”通过读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感,品味作品内在意蕴,使其内心视像作为潜在情愫转化为声音造型,主动复现作品的内涵。如读宗璞的《绿》,学生犹如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之中;读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开头部分,无一“热”字,学生却感觉通身皆热;读鲁迅《故乡》的开头,可指导学生在读中体味作品精美、隽永、含蓄的语言文字,这样的读,学生能轻松走进文学作品的体验品赏中。
(2)想。想让学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如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之,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那三个“鼎足对”中的九个名词。如果就此让学生被动地去感知,显然是枯燥无味的,但如果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进行再创想象,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幅“游子思乡之情” “秋郊日暮羁旅图”等画面,这样的想,传递给学生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境,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3)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美的文学作品除了以意境引人入胜外,就是以情感人。因此,在体验品赏作品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作品相关材料,创设相符的阅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调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素养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绪,逐步达到一种“感同身受”的境地。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不仅要深入地读、想,还得通过相应材料的呈现,影视音响资料的播放来激起学生的心里感受,使学生在涵咏文章的语言文字之中,真正领会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
三、在理性的提炼中心灵沟通
对于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透的思想哲理、呈现的精神境界等都需要读者进行理性地提炼。只有在梳理、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深入的分析、讨论、比较、评价、综合,进行推敲、探究,才能达到情与理的相互融合,透彻领会其中的意味,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
课外欣赏《项链》这篇文章,笔者就设置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请你至少从两个方面来评价玛蒂尔德的形象,注意要抓住文章中的相关语言。因为问题的多元性,学生不但看到了一个被虚荣心冲昏了头脑的小女人,还深入语言文字,品赏到一个聪明、乖巧、坚忍、守信的玛蒂尔德。在之后写小评论《我心目中的玛蒂尔德……》时,学生也自然能将她性格中的多个侧面细节进行分析综合,达到与作品实实在在的心灵碰击。
四、在迁移的再创中共鸣佳境
学生在获取表象、情感体验、理性思索的积淀后,通过联系生活、想象、质疑、思维的发散、转向、求异等手段,对作品进行补白、延伸、拓展、有目的迁移,实现作品的再创。如演讲、辩论、读后感、改写、续写等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丰满。
如学习了亚米契斯的《小抄写员》后,可组织学生辩论“叙利奥这样做的利与弊”,以“假如我是他……”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班内举行“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的主题活动;学了《景阳冈》,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剧本,组织学生表演,品味文中人物豪爽、无畏的英雄气概;学习了用词凝练的诗歌,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与想象,摹写自己心中的诗歌,不在于诗写得多好,重在体会诗歌中那微妙的意境。
根据2011版新课标,还可开展如下的一些阅读迁移:最感兴趣的作家作品的阅读与研究,同主题的作品展示,类似语言风格的作品感悟等,在阅读展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写读书的体会,试着写写小小的研究报告。像阅读了《牛虻》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就点拨指导学生写一写两者的比较,让学生在条理化、系统化、理智化的整合中达到与作品的共鸣。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应当有一种教育,依此教育公民的子女,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文学欣赏就是这样一种教育,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心灵和优美的情操,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文学欣赏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焕发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 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肖 川主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