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化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关键。本文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教学设计为例, 谈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重学情分析。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初步体验“重力势能从重力做功入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些都为弹性势能的探究提供知识储备。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时,要尽可能创设情境把学生的背景知识建立起某种联系,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识,培养学生应对现实情境有效解决问题的物理素养。本文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例,谈谈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创设情景,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物理概念的教学需要以感知、表象为基础,经历分析、综合、再到抽象、概括,形成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注重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建立全过程,这是形成物理观念的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问题1:大家见过用橡皮筋发射“纸弹”的吗?问题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一下纸弹的运动过程。教师演示:玩具小松鼠,给它上弦,竟然能翻跟斗,秘密在哪里?当堂拆开,发现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可以拧紧的发条,还有一根小弹簧。总结: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一下,小松鼠的运动过程?
  2.引发猜想,培养物理观念
  教师展示几根不同的弹簧实物,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长度;伸长量;压缩量;弹力;劲度系数;形变量;质量;材料;匝数;半径;钢丝粗细;匝密度等物理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k和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x有关。由此可见,本节弹性势能概念以游戏引入,创设熟悉生活情景,引扣紧主题从功能关系一步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
  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通过探究性实验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手段,使学生认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生产技能和现代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1.教学片段设计
  问题提出:如何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k及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x的关系?生:控制变量法。师:实验中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形变量x比较容易测量,实验设计的中心是测量弹性势能EP,如何设计实验测量EP?问题一提出,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首先,在课堂上老师对这个实验的思想做初步分析,能量的变化可以用功来量化,研究弹性势能应从弹力做功入手分析,由于弹力是变力,不便直接求功,转换角度,用间接的方式把弹性势能反映出来。
  2.探究过程
  活动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原理,设计表格记录数据,课堂展示与交流 。如弹射法方案。
  第一,实验设计。设O为弹簧原长处,先将小球置于弹簧上端,不固连。下压小球,使弹簧压缩到A 点(小球上端),释放弹簧,小球上升的最高点记为B,记OA为x,记AB为h,则有mgh=EP 。
  第二,数据记录。设计表格如下。
  学生在探究中虽遇到了困难,但通过讨论探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作出改进,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理论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理论探究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在物理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个物理原理的确定,都是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互印证的结果。教学片段设计如下。
  第一,利用类比法从理论上研究弹性势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问题:怎样研究弹性势能?教师: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发生变化,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WG=EP1-EP2,那么,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变化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弹力做功的数值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量。W弹= EP1-EP2。教师:重力势能的零参考面选取是任意的,通常以地面为零参考面。同理弹簧弹性势能的零参考面选取也是任意的,通常以弹簧的原长为零参考面,即EP1=0,则W弹=-EP2。教师:在把弹簧缓慢拉开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拉力始终等于弹力,所以克服弹力做的功等于拉力做的功。W拉=-W弹=EP2。总结:弹性势能→克服弹力做功→拉力做功。
  第二,解决问题:怎样计算拉力做的功?
  教师:拉力是变力,拉力做功该怎样计算?教师:类比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研究位移时,利用微元法,用v—t图象下梯形的面积来代表位移。学生:我们可以把变力做功问题转化为恒力做功问题,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我们把拉伸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伸的长度是x1 ,x2 ,x3 ……在各个小段上,拉力可以近似是不变的,它们分别是Fl,F2,F3……所以在各个小段上,拉力做的功分别是F1x1,F2x2 ,F3x3 ,……拉力在整个过程中做的功可以用它在各个小段做功之和来代表,F1x1 F2x2 F3x3……最后得出结论:EP=1/2kx2。由此可见,通过类比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重力势能的方法类比得到探究弹性势能,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迁移。本环节又运用数学函数图像解决物理问题,训练了学生数形合一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
  物理学科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教师在知识夯实的前提下找准实际问题,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点很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放飞思绪,真正产生创新的问题。课堂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擦出了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和培养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是值得一线老师深入探讨的问题,实践仍在继续。
  参考文献:
  [1]王运淼.通过科学探究建立“电动势”概念的教学案例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42).
  [2]彭前程.谈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J].中学物理教学參考,2017(19).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黄宁生副省长、李雅林副秘书长参加学习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同志主持会议。省府办公厅有关同志,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委厅机关、事業单位主要负责人共50人参加会议。  会上,黄宁生同志强调,要始终坚持教育的根本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摘要】初中毕业班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需要重视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不断强化他们的应用意识,逐步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将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理论研习和应用体验衔接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原则;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还应培养他们的
踏着新课程改革的鼓点,城西小学努力实践学校确立的“水墨丹韵 绘美人生”的办学理念,近几年学校的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成绩斐然:各项教学检查均受到好评,一百多篇教学论文获国家、市、镇级奖,多篇文章发表;学校的重点课题广东省省级课题《少儿水乡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评为顺德区教育科研一等奖;重点课题广东省省级课题《小学自主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也顺利结题。现正在研究中的课题有两个:一是
【摘要】几何体外接球问题是近年高考高频考点,同时又是学生的难点,本文本着给学生呈现浅入深出的通性通法的原则,介绍了几种简单几何体外接球半径公式,比如从长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的外接球的直径,直棱柱和圆柱外接球的半径公式,由此又引出特殊的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锥可以采用补成直棱柱的方法研究其外接球,还介绍了正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公式。  【关键词】外接球  如果一个多面体的各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那么称这个多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初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对于地理学科来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本文主要从现实情况出发,了解地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有效方法;手段  对初中生来说,要想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一定要先了解他们在地理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才能够找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下是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看法,与各位共享
本报综合消息 2016年12月24日,主题为“创新·体验·快乐·成长”的江门市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新会区葵城中学举行。江门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吴森以及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等相关单位出席,各市区科协、教育、科技等部门负责人和参赛的学生选手以及各中小学校的师生代表1000多人参加颁奖典礼活动。  本届大赛有全市150多所中小学校近万名学生参与。经各市区和市直学校评选推荐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教学法以音乐为主线,将语言、动作、器乐等元素进行综合运用,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专注力、反应力等,使学生能够“玩中有学、学中有玩”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因此,本文选择以从小学音乐课堂的角度去分析奥尔夫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奥尔夫教学法运用
地球上的水
期刊
“竹怀虚心节节高,韵溢校园处处雅。”勒竹小学秉承“竹韵教育”的办学思想,以“让校园成为生命拔节的家园”为办学理念,以“个个相依,节节向上”为校训,以“知竹常乐,自信成长”为办学精神,积极探索与实践“拔节成长”的特色课堂,着力培养“有思想,有方法,有幸福感”的“竹馨”教师,致力于培养“身体好,情商高,学习能力强”的“乐竹”少年,让每一个教师亮节提升,让每一个孩子拔节成长。  一、依托“竹”文化,开展
数学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态度。“体验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要渗透教学全过程。因为学生只有体验了,才有学习的兴趣,才有知识形成的过程,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体验学习教师务必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给学生创造体验学习的环境  1.创设情境,让学生想体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一定的挑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