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2.练习用“秋天”“、一会儿……一会儿……”口头造句。
3.初步认识自然段。
4.会写两个生字。
5.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认识自然段。
3.会写两个生字。
4.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一课。(出示课题《秋天》)
2.齐读两遍课题。
二、复习
1.认读10个生字。
2.齊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认识自然段
师述: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二)把课本打开,仔细观察课文
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课文里写了秋天来了的哪些变化?
板书: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落下来
2.比较“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子”有什么不同?(前者表现有很多片叶子,后者说明只有一片叶子)
3.课文为什么要说“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而不说是“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说说第1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点?(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5.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秋天的这三个特点
师述:第一自然段一共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秋天的天气和树叶。
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同桌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3.读第1句话,说说“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很、非常的意思)
板书:天空:蓝、高
小结: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
4.图文结合,指导学学朗读好这句话。
5.读课文的第二句话,说说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6.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描述了秋天的几个特征?
7.齐读第二自然段
8.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五)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为什么说秋天来了呀?(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
3.老师总结: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特征。
四、课文升华
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秋天的特征?
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特征。
2.说一说:(1)秋天来了,( )凉了,( )黄了,( )往南飞。
(2)秋天,( )开了,( )红了。
五、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两个生字“人、大”。
2.学习撇、捺的写法。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3.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适时提醒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注意“三个一”;要“身正、肩平、足安”)
4.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5.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六、布置作业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这个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吧!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2.练习用“秋天”“、一会儿……一会儿……”口头造句。
3.初步认识自然段。
4.会写两个生字。
5.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认识自然段。
3.会写两个生字。
4.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一课。(出示课题《秋天》)
2.齐读两遍课题。
二、复习
1.认读10个生字。
2.齊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认识自然段
师述: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二)把课本打开,仔细观察课文
问: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课文里写了秋天来了的哪些变化?
板书: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落下来
2.比较“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子”有什么不同?(前者表现有很多片叶子,后者说明只有一片叶子)
3.课文为什么要说“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而不说是“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4.说说第1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点?(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5.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秋天的这三个特点
师述:第一自然段一共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秋天的天气和树叶。
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同桌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3.读第1句话,说说“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很、非常的意思)
板书:天空:蓝、高
小结: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
4.图文结合,指导学学朗读好这句话。
5.读课文的第二句话,说说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6.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描述了秋天的几个特征?
7.齐读第二自然段
8.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五)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为什么说秋天来了呀?(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
3.老师总结: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特征。
四、课文升华
1.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秋天的特征?
课文从天气、树叶、天空、大雁这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特征。
2.说一说:(1)秋天来了,( )凉了,( )黄了,( )往南飞。
(2)秋天,( )开了,( )红了。
五、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两个生字“人、大”。
2.学习撇、捺的写法。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3.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适时提醒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注意“三个一”;要“身正、肩平、足安”)
4.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5.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六、布置作业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这个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一下秋天的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