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桃花坞木版年画自古以来一直是极具魅力的民间美术文化,无论是其造像水平、颜色比例还是木刻技艺都在木刻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装饰简约朴素,充分显示出大众审美的质朴醇厚之感且富有装饰性。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为例,文章对其图式创作源头、主要形式特征以及人物形象等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
苏州自古以来就经济发达、风光旖旎,更是一人文荟萃之地。在这样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鱼米之乡,木版年画《一团和气》(图1)也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
一、《一团和气》的创作源头
《一团和气》始创于明代成化年间,绝大部分学者推测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朱见深创作的《一团和气图》关系密切。此图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为朱见深亲笔御赐文书——“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下半部分粗看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盘腿坐在地上的弥勒。然而如果端详整幅画面,会发现其实这一幅作品是由3个人组合而成的,画面左侧人物头戴道冠,满面笑意,手指指向画面右侧人物,仿佛在说些什么,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道士。画面右侧是一个头戴丝巾的儒将,同样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手指向画面左侧,指指点点与右侧道士进行交谈,这个老者代表了儒家。画面中间的弥勒正将双手搭在儒士和道士身上,左手中有一串水晶佛珠,弥勒的面庞与两侧人物融为一体,这一派和谐的景象被称为“一团和气”。中间的老者即为佛,佛教又被称为释教。因此,这幅作品整体可称为儒道释的“三教合一”。从历史角度来看待“三教合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初期,接下来便是唐宋,最后是元明清。在最初的阶段,三者虽然在创作过程中会被合并为一体,但实质上三教是彼此独立,虽然也有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影响微乎其微;唐宋时期三者已经开始有了融合的趋势,但就其主流而言,还是各有分别的;在明清时期最终出现了宗教上三教的一种融合状态。创作者将三教形象巧妙组合在一起,人物造型处理恰到好处,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所期望的各教之间消除矛盾、和谐统一的愿望。运用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关系来创作此画,足以说明教化功能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表明帝王追求国家稳定和政权稳固的决心。
在苏州,民间艺人将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中的三教代表人物换成了一位身着华丽外衣、形象敦实富态的年画人物,该人物身着服饰纹样精致,色彩明快丰富,且双耳落肩,面含笑意,额头饱满。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见到的年画题材主要包含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美人娃娃、传说故事[1]。其中,美人娃娃占了很大的比例。现存的大多数美人娃娃年画中,以面部圆润、体态丰腴的人物形象居多,这种人物形象通常所表达的是一种早生贵子、夫妻和睦的生活愿景。因此,在民间艺人将明宪宗朱见深所创图式进行改编,将原先三人改为一位体态丰满的极具民间特色的人物形象。
“一团和气”一直以来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题材,它所表达的含义不仅局限于决策者在政治生涯中祈求江山社稷稳定,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更期望生活安稳,丰衣足食。与其他年画相比较为不同的是,《一团和气》采用的是圆形构图,且图案内部满满当当,奇异的构图形式在先前的作品中甚为罕见。在民间所创作的《一团和气》中,艺人通过在人物手中添加写着“一团和气”的横幅的方式来更直观地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景。
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辨析
明宪宗朱见深在绘制了《一团和气图》之后,这种图式一直在民间流传,逐步形成一种较为稳固且受大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模式。现如今,我们仍旧可以见到的最早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便是清代雍正时期姑苏版的《一团和气》。关于《一团和气》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孩童还是老者,虽然有部分研究者做出过解答,笔者认为论据并不是十分充分。有研究者认为此人物形象为女童[2],原因有二:首先,图中人物形象头上梳着两个发髻,均以红色花朵作为装饰,并悬挂流苏;其次,放大人物形象胸前,可以明显发现人物颈处悬挂长命锁,众所周知,长命锁是在孩子出生不久之后由长辈所赠与的礼物,它是人们情感的象征,同时表达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欢喜。然而,笔者以为单单凭借这两点原因,便认为画面中人物形象是孩童是有失偏颇的。
在我们还未对这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之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图中都是一位老者的形象,然而仔细观察发现,无论是人物面部眼角处的鱼尾纹,还是鼻子旁边的法令纹,抑或是微微有些下垂的厚实的双下巴,还有手关节处的纹路,都不能明确表明这是一个孩童。因此,似乎并不能判定这个人物形象的具体年龄段,或许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另类的艺术形象。
因此,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并不是研究者所认定的女童,而更像集老妪的面庞以及女童的饰品于一体的另类艺术形象。在宋代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中记载,程颐照书修炼,之后返老还童,有人说程颐如同泥塑,和蔼可亲。因此,后人便将他画成一个童子的形象,双手捧着炼丹秘籍,书上写有“和气致祥”等字样,这种返老还童的愿望以及以图绘的方式表达人物形象是自古就有的。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启发,使得民间艺人在创作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孩童与老者的形象混在一起,正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一团和气》的优劣辨析
《一团和气》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代表作,民间艺人在创作它的过程中运用了绚烂的颜色,也同时运用了隐喻、比拟等艺术表现方式,将人们向往幸福的心愿以及祈求年年風调雨顺的美好愿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人在表达宗教诉求时,多以民间形象呈现,《一团和气》也不例外,看其形体是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娃娃,给人的观感厚重、圆润、憨态可掬,面部表情神采奕奕,极大限度把人物特征刻画出来,有一种积极乐观入世的心态。因为受到江南一带文人画的影响,年画的颜色以素淡配色为主,加入紫色或红色来对画面进行气氛上的调节。因此,桃花坞年画整体看来淡雅可人,同时,其又受到地缘影响,充满苏州人吴侬软语之感。在线条运用中,《一团和气》用线活泼而富有节奏感,粗细浓淡变化精妙,人物表情栩栩如生。 “一团和气”系列图的演变可以说是桃花坞木版年画民间艺人对吉祥如意概念的感性认知,不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形体表达方面,温婉和谐、古朴细腻的图案总是妙趣横生。以作品中人物手中的醒目大字为切入点,“一团和气”的“团”字的意蕴与外部圆形构图相呼应。人物胸前佩戴长命锁,衣服上装饰富贵财富的牡丹,表达长者对于晚辈的祝福以及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这种绘画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吴地百姓的艺术表现方式。
虽然《一团和气》中所表现出来的吉祥语境在社会上被人所熟知,但其封建主义意味也十分浓厚。南京艺术学院周积寅的《桃花坞旧年画批判》[3]中提到,封建势力对年画的创作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清代民间流传的《一团和气》是明宪宗朱見深所制《一团和气图》的延续,因此,从内涵上来说,它所宣扬的思想是一种“中庸之道”。周积寅老师认为《一团和气》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满面笑容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所宣传的《论语·学而篇》中 “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其目的是要劳动人民放弃阶级斗争,对剥削阶级要保持一种容忍和克制的态度。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论之,民间艺人在进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对于现实存在的事物的选取与拼接,对于主体情感的表达,都表现出主观选择的重要性和任意性。艺人在创作之时,不仅要符合当时政府所宣扬的宗教礼仪,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诉求,因此笔者并不认为《一团和气》是为宣扬对封建剥削阶级保持容忍克制态度而创作出来的。
现如今,以《一团和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之下也产生了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并非是可喜的。手工艺程序繁复,机器生产不能代替手工艺,因此,无法满足大量订单需求,是大多数手工艺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2001年,经有关部门协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校园教学相结合,这也不失为一种继承与创新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自2006年起,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已经列入国家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与延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说固然是一记猛烈的助推剂,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根本,要将优秀传统继续加以传承。
注释:
①相传无锡惠山一带经常游走一些虎豹等巨型野兽,时常会伤害人类,不知从何开始,山中出现两个人形巨兽,只要他们微微一笑,山中野兽皆俯首称臣。人们为了怀念两位救命恩人,做了一对泥人来表示敬畏,并取名“大阿福”。
参考文献:
[1]周新月.苏州桃花坞年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0.
[2]张北霞,吴卫.和气致祥:邵阳滩头年画特色符号探寻[J].艺术教育,2009(3):21.
[3]周积寅.桃花坞旧年画批判[J].美术学报,1975(3):22.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
苏州自古以来就经济发达、风光旖旎,更是一人文荟萃之地。在这样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鱼米之乡,木版年画《一团和气》(图1)也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
一、《一团和气》的创作源头
《一团和气》始创于明代成化年间,绝大部分学者推测其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朱见深创作的《一团和气图》关系密切。此图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为朱见深亲笔御赐文书——“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下半部分粗看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盘腿坐在地上的弥勒。然而如果端详整幅画面,会发现其实这一幅作品是由3个人组合而成的,画面左侧人物头戴道冠,满面笑意,手指指向画面右侧人物,仿佛在说些什么,这个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道士。画面右侧是一个头戴丝巾的儒将,同样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手指向画面左侧,指指点点与右侧道士进行交谈,这个老者代表了儒家。画面中间的弥勒正将双手搭在儒士和道士身上,左手中有一串水晶佛珠,弥勒的面庞与两侧人物融为一体,这一派和谐的景象被称为“一团和气”。中间的老者即为佛,佛教又被称为释教。因此,这幅作品整体可称为儒道释的“三教合一”。从历史角度来看待“三教合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初期,接下来便是唐宋,最后是元明清。在最初的阶段,三者虽然在创作过程中会被合并为一体,但实质上三教是彼此独立,虽然也有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影响微乎其微;唐宋时期三者已经开始有了融合的趋势,但就其主流而言,还是各有分别的;在明清时期最终出现了宗教上三教的一种融合状态。创作者将三教形象巧妙组合在一起,人物造型处理恰到好处,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所期望的各教之间消除矛盾、和谐统一的愿望。运用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关系来创作此画,足以说明教化功能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表明帝王追求国家稳定和政权稳固的决心。
在苏州,民间艺人将朱见深绘制的《一团和气图》中的三教代表人物换成了一位身着华丽外衣、形象敦实富态的年画人物,该人物身着服饰纹样精致,色彩明快丰富,且双耳落肩,面含笑意,额头饱满。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见到的年画题材主要包含神仙与吉祥物、世俗生活、美人娃娃、传说故事[1]。其中,美人娃娃占了很大的比例。现存的大多数美人娃娃年画中,以面部圆润、体态丰腴的人物形象居多,这种人物形象通常所表达的是一种早生贵子、夫妻和睦的生活愿景。因此,在民间艺人将明宪宗朱见深所创图式进行改编,将原先三人改为一位体态丰满的极具民间特色的人物形象。
“一团和气”一直以来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题材,它所表达的含义不仅局限于决策者在政治生涯中祈求江山社稷稳定,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更期望生活安稳,丰衣足食。与其他年画相比较为不同的是,《一团和气》采用的是圆形构图,且图案内部满满当当,奇异的构图形式在先前的作品中甚为罕见。在民间所创作的《一团和气》中,艺人通过在人物手中添加写着“一团和气”的横幅的方式来更直观地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景。
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辨析
明宪宗朱见深在绘制了《一团和气图》之后,这种图式一直在民间流传,逐步形成一种较为稳固且受大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模式。现如今,我们仍旧可以见到的最早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便是清代雍正时期姑苏版的《一团和气》。关于《一团和气》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形象是孩童还是老者,虽然有部分研究者做出过解答,笔者认为论据并不是十分充分。有研究者认为此人物形象为女童[2],原因有二:首先,图中人物形象头上梳着两个发髻,均以红色花朵作为装饰,并悬挂流苏;其次,放大人物形象胸前,可以明显发现人物颈处悬挂长命锁,众所周知,长命锁是在孩子出生不久之后由长辈所赠与的礼物,它是人们情感的象征,同时表达了长辈对于晚辈的欢喜。然而,笔者以为单单凭借这两点原因,便认为画面中人物形象是孩童是有失偏颇的。
在我们还未对这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之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图中都是一位老者的形象,然而仔细观察发现,无论是人物面部眼角处的鱼尾纹,还是鼻子旁边的法令纹,抑或是微微有些下垂的厚实的双下巴,还有手关节处的纹路,都不能明确表明这是一个孩童。因此,似乎并不能判定这个人物形象的具体年龄段,或许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另类的艺术形象。
因此,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应该并不是研究者所认定的女童,而更像集老妪的面庞以及女童的饰品于一体的另类艺术形象。在宋代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中记载,程颐照书修炼,之后返老还童,有人说程颐如同泥塑,和蔼可亲。因此,后人便将他画成一个童子的形象,双手捧着炼丹秘籍,书上写有“和气致祥”等字样,这种返老还童的愿望以及以图绘的方式表达人物形象是自古就有的。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启发,使得民间艺人在创作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孩童与老者的形象混在一起,正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一团和气》的优劣辨析
《一团和气》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代表作,民间艺人在创作它的过程中运用了绚烂的颜色,也同时运用了隐喻、比拟等艺术表现方式,将人们向往幸福的心愿以及祈求年年風调雨顺的美好愿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人在表达宗教诉求时,多以民间形象呈现,《一团和气》也不例外,看其形体是一个圆滚滚的大胖娃娃,给人的观感厚重、圆润、憨态可掬,面部表情神采奕奕,极大限度把人物特征刻画出来,有一种积极乐观入世的心态。因为受到江南一带文人画的影响,年画的颜色以素淡配色为主,加入紫色或红色来对画面进行气氛上的调节。因此,桃花坞年画整体看来淡雅可人,同时,其又受到地缘影响,充满苏州人吴侬软语之感。在线条运用中,《一团和气》用线活泼而富有节奏感,粗细浓淡变化精妙,人物表情栩栩如生。 “一团和气”系列图的演变可以说是桃花坞木版年画民间艺人对吉祥如意概念的感性认知,不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形体表达方面,温婉和谐、古朴细腻的图案总是妙趣横生。以作品中人物手中的醒目大字为切入点,“一团和气”的“团”字的意蕴与外部圆形构图相呼应。人物胸前佩戴长命锁,衣服上装饰富贵财富的牡丹,表达长者对于晚辈的祝福以及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这种绘画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吴地百姓的艺术表现方式。
虽然《一团和气》中所表现出来的吉祥语境在社会上被人所熟知,但其封建主义意味也十分浓厚。南京艺术学院周积寅的《桃花坞旧年画批判》[3]中提到,封建势力对年画的创作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清代民间流传的《一团和气》是明宪宗朱見深所制《一团和气图》的延续,因此,从内涵上来说,它所宣扬的思想是一种“中庸之道”。周积寅老师认为《一团和气》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满面笑容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所宣传的《论语·学而篇》中 “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其目的是要劳动人民放弃阶级斗争,对剥削阶级要保持一种容忍和克制的态度。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论之,民间艺人在进行人物造型的过程中,对于现实存在的事物的选取与拼接,对于主体情感的表达,都表现出主观选择的重要性和任意性。艺人在创作之时,不仅要符合当时政府所宣扬的宗教礼仪,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诉求,因此笔者并不认为《一团和气》是为宣扬对封建剥削阶级保持容忍克制态度而创作出来的。
现如今,以《一团和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桃花坞木版年画在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之下也产生了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并非是可喜的。手工艺程序繁复,机器生产不能代替手工艺,因此,无法满足大量订单需求,是大多数手工艺工作者所面临的困境之一。
2001年,经有关部门协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校园教学相结合,这也不失为一种继承与创新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自2006年起,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已经列入国家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与延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说固然是一记猛烈的助推剂,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根本,要将优秀传统继续加以传承。
注释:
①相传无锡惠山一带经常游走一些虎豹等巨型野兽,时常会伤害人类,不知从何开始,山中出现两个人形巨兽,只要他们微微一笑,山中野兽皆俯首称臣。人们为了怀念两位救命恩人,做了一对泥人来表示敬畏,并取名“大阿福”。
参考文献:
[1]周新月.苏州桃花坞年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20.
[2]张北霞,吴卫.和气致祥:邵阳滩头年画特色符号探寻[J].艺术教育,2009(3):21.
[3]周积寅.桃花坞旧年画批判[J].美术学报,1975(3):22.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