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语体与辩论语体对比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p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发现辩论语体比演讲语体语速更快,书面化色彩更强;而演讲语体与辩论语体相比,词汇更加丰富。两类语体中名词与代词都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辩论语体中,动词、副词、连词、语气词分布率高于演讲语体,数词、量词、介词分布率则低于演讲语体。演讲语体多用比喻、比拟、排比和反复等辞格,辩论语体则多用设问、反问等辞格。演讲语体和辩论语体所表现出的不同语言形式特征是由其各自特定的情境特征所决定的。
  关键词:演讲语体 辩论语体 对比
  一、研究背景
  演讲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问题,阐明事理、表达态度或感召听众的言语交际活动,主要包括“照读式、背诵式、提纲式、即兴式”四种。辩论是交际双方运用一定的论据证明各自观点、揭露对方矛盾,使对方认同自己的语言交锋。常见的有决策辩论、外交辩论、法庭辩论、赛场辩论等。本文对背诵式演讲和赛场辩论两种语体进行对比研究。
  国内有关演讲和辩论的研究很多,但从语体角度进行研究的很少。就笔者所见,目前尚无相关专著问世,检索“知网”,题目中含“演讲语体”的论文仅11篇,含“辩论语体”的论文仅1篇,另有1篇文章中仅有一小部分内容涉及二者的对比。本文对演讲语体和辩论语体进行定量对比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补缺意义。
  本研究语料来源于“第四届中国军校大学生电视演讲大赛”,该赛以“军事变革”为主题,包括演讲、辩论两大环节,选手均由各大军校遴选而来。以此为语料,有效消解了主题不同、参与者差距过大等额外变量的干扰。所用语料涉及33名演讲者和36名辩手(其中两名选手同时参加了演讲和辩论),讲稿共37263字、辩词共36300字。考虑到赛场辩论中立论、总结与攻辩、自由辩论的差异,文章在量化分析过程中也将二者进行了区分。
  二、演讲语体与辩论语体的语言特征差异
  (一)语速
  语速是指语流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发出音节的多少来表示(龚竖武,2007)。本次比赛规定命题演讲5分钟/人,立论、总结4分钟/队,攻辩、自由辩论6分钟/队。平均语速计算公式为:平均语速=辩论或演讲的字数/辩论或演讲的时间。结果显示,演讲语体平均语速为225.84字/分钟,辩论语体平均语速为302.5字/分钟,后者是前者的1.34倍。同属辩论语体,立论、总结与攻辩、自由辩论在语速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前者为286.69字/分钟,后者为313.04字/分钟。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一般情况下,正常语速约为244字/分钟(张武江,2011)。基于以上数据,辩论、演讲、正常讲话语速的快慢关系可表示为:“攻辩、自由辩论”>“立论、总结”>正常讲话>演讲。
  为检验是否存在不同个体语速差异这个干扰因素可能对统计结果的影响,我们还专门考察了同一个人在辩论和演讲中的语速情况,因为有两名选手既参加了演讲,也参加了辩论中立论、总结的部分。统计结果显示,二人演讲时的语速分别为226字/分钟和224.2字/分钟,与演讲语体的平均语速相差无几;而立论、总结时的语速分别为278.5字/分钟和295字/分钟,与立论、总结的平均语速也非常接近。这说明在前面的统计中,个人语速差异基本上没有起到干扰作用,同时也证明,辩论语体的语速明显高于演讲语体(约1/3倍)是可信的。语速快,是辩论语体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一现象很好解释:辩论,观点的对抗性是其显著特点,在对抗的过程中,考察的不仅是双方的知识储备、思考方式、论证方法,还考察双方的思维速度、应急能力和敏锐程度等。辩论是语言的交锋,更是思想的交锋。在交锋过程中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越是激烈,越是精彩,其重要表现就是反应快、语速快。演讲则不同,演讲是通过演讲者的“演”与“讲”来叙述或描述事件,传达某种认识、某个思想或某种情感,最终使受众接受其思想或受其情感感染而有所教益,因此演讲不适合快语速,只有在有张有弛的整体较缓慢的节奏中,受众才能更好地接受其思想或感受其情感。
  (二)词汇丰富程度
  词汇丰富程度往往通过类符形符比来衡量。类符形符比是特定语料中类符与形符的比值,比值大小与词汇丰富程度呈正相关。统计结果表明,演讲的类符形符比为25.11%,辩论的类符形符比为14.19%,其中立论、总结为24.75%,攻辩、自由辩论为15.12%。三者的词汇丰富程度可表示为:“演讲>立论、总结”>“攻辩、自由辩论”。因此,与辩论语体相比,演讲语体的词汇更加丰富;与攻辩、自由辩论相比,辩论语体中的立论、总结部分的词汇更加丰富。
  两类语体的词汇丰富程度与其语言所覆盖的核心内容广度有一定关系。辩论,往往围绕某一核心话题展开论证,尽管双方持对立观点,但内容都被限定在同一核心话题之中,因此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内容广度受限,词汇的覆盖面就相对较小,加之在辩论中表述核心话题的中心词语复现率高,词汇的丰富程度自然就低。尤其在攻辩、自由辩论阶段,辩论焦点更为集中,同时又抛却了立论、总结阶段的旁征博引,词汇的覆盖面就更小,词汇的丰富程度就更低。
  (三)词长分布
  刘艳春(2012)认为,越接近典型口语语体,单音节词分布比例越高;越接近典型书卷语体,双音节词分布比例越高。本文对演讲、辩论中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分布情况做了统计,结果见表1。
  (四)词类
  词类是语体的重要标记,语体间的差异会在词类频率上有所体现。本文采用“传媒语言语料库在线分词标注系统”对语料进行切分和词性标注,从中提取7类实词和3类虚词并统计其分布情况。表2中,“立论”表示立论、总结,“攻辩”表示攻辩、自由辩论。
  实词中,无论是演讲语体还是辩论语体,名词与代词都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名词在立论中占比最高,演讲次之,攻辩最少,代词的分布则与之相反。立论、总结部分要求客观性强、信息量大、表意清楚,名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代词多出现在对话中,三者中只有攻辩、自由辩论属于对话形式,常使用“我方”“你们”等称谓语,因此代词占比较高。其次,动词和副词的分布情况呈正相关,都在攻辩中最多、立论次之、演讲较少,这与动词、副词用于描述情况、表达观点的功能有关。再次,数词在演讲中比例最高、立论次之、攻辩稍低,这可能与语体的有备程度有关。背诵式演讲和立论、总结提前都有充足准备,运用数据可以增加话语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可信度。量词的使用频率与数词不尽相同。演讲中二者的分布情况较为一致,但量词在攻辩中的比例略高于立论,这可能与其中代词的使用频率有关。因为量词不仅常与数词搭配,也常与代词组合,攻辩中经常有“哪位”“这种”诸如此类的表达。   虚词中,连词在立论和攻辩中所占比例均高于演讲,这与辩论语体具有较强逻辑性有一定关系。辩论就是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的外化,恰当使用连词可以使辩论思维准确地表现在语言上。其次,语气词在攻辩中占比较高,这与辩论语体中经常出现的反问句、设问句有一定关系。
  此外,形容词在辩论语体中频率较高,介词在演讲语体中频率较高,但二者分布情况与语体的关系尚未查明,有待进一步探索。
  (五)辞格
  演讲与辩论的魅力都在于说者对语言的巧妙使用,尤其是修辞的灵活运用会给语言增添质感与美感。由于分属不同语体,二者在辞格类别及使用频率上均有差别。其一,从类别来看,演讲中使用的辞格更具多元化,笔者关注到的就有15种,而辩论中只有9种。其二,从数量来看,演讲中辞格的使用更加普遍,共299处,而辩论中仅有183处。上述两种情况与词汇的丰富程度相符,演讲语体词汇丰富,修辞方式多样,使用也更加广泛,这与其内容相对广泛有关。辩论语体则不同,辩论语体的讨论内容受中心话题的限制,因此词汇丰富程度受限,辞格也相对受限。其三,从分布来看,各类辞格在演讲和辩论中的使用频率也相差很大。(见表3)
  三、演讲语体与辩论语体的相关情境分析
  演讲和辩论是有声语言艺术,其共同点都是以“口头”方式表达。二者在语体上的语言特征差异是由其各自特定的情境因素所决定的。下面主要从交际目的、交际对象、交际内容、有备程度、交际形式、指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交际对象与交际目的
  对象和目的是影响演讲、辩论语体差异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它们决定了语速的使用。演讲通过描述人物、叙述事件来阐明道理、抒发情感,使听众或观众受到启发或感染。所以演讲者会适当控制节奏,用和缓的语速让大家由头至尾清楚地了解事件,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引发共鸣、引起感悟。而辩论的针对性极强,双方都希望凭借语言的利刃驳倒对方、战胜对方。尤其是在“辩”的阶段,无论是攻辩还是自由辩论,都强调在紧锣密鼓的对战中攻击对方的漏洞,常常语速较快、话语量较大,以此增强气势,所以人们多以“激辩”来形容。
  另一方面,目的和对象制约着修辞方式的选择。演讲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说者在营造故事氛围、讲述人物细节时,一般不使用平铺直叙的表达方法,而会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并配合丰富的表情、动作使观众感同身受,这就会用到比喻、比拟等辞格增加形象性;在抒发充沛、激烈的感情时,为了更好地打动观众,则会用到排比、反复等辞格增强感情力度。而辩论主要追求语言的说服性和攻击性,反问和设问的使用能够帮助说者把握辩论中的优势,甚至给对方设置陷阱、制造困境。
  另外,目的和对象也影响着词长的分布。演讲者为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刻意增添口语色彩、设置长短句转换,使观众感到语言的亲切和平实,这就造成单音节词比例偏高。辩论则不同,辩手在寻找对方漏洞时会尽力确保自己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立论、总结做到有理有据,遣词造句极为严谨,旁征博引也常常表现为双字词或四字词,几个因素结合,最终导致辩论中的立论和总结部分双音节词所占比例最高。而攻辩、自由辩论虽然是临场发挥,但选手都会事先掌握大量资料,其辩词正是将头脑中的材料深度加工、整合的结果。因此攻辩、自由辩论的双音节词虽低于立论、总结,却比演讲高1.5个百分点。
  (二)交际内容与有备程度
  交际内容和有备程度是影响词汇丰富程度的直接因素。演讲和立论、总结的有备程度很高,因为题目是事先给定的,选手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要求每一个词语都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字斟句酌大大降低了词语的重复率、增多了词语使用率,这使得二者的词汇丰富度仅仅相差0.36%。而攻辩、自由辩论的有备程度较低,主要依靠临场的敏锐和机智。受时间所限,选手要进行快速回击就不能在词语的选用上反复推敲,这就导致其与前两者的词汇丰富度相差9%以上。而且,如上文所述,演讲和辩论语言所覆盖的核心内容广度不同。前者的核心话题内容受限较少,可选词种较多,词语复现率低;而后者,尤其是攻辩、自由辩论的部分内容广度受限较多,核心话题范围较小,中心词语复现率高,词汇覆盖面较小。因此,交际内容和有备程度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演讲语体的词汇丰富程度高于辩论语体。
  (三)交际形式与指称方式
  交际形式和指称方式是影响名词、代词分布情况的关键因素。攻辩、自由辩论采用对话形式,互动性、即时性强,常用人称代词指称辩论双方,用指示代词回指之前提到的概念、人物、事件、观点,代词频率高也是语言的经济性的体现。演讲虽不是对话形式,但当叙述人物、事件时,常用代词他指;当表达演讲者的自我感受时,常用代词自指,比如在一篇题为《我行》的演讲中,反复出现了15个“我(们)行”表示强调。相反,立论、总结既不涉及对话,也不涉及指称,主要突显语言的信息性和客观性,这些功能是代词无法承担的,因此名词的使用频率很高。
  综上所述,演讲和辩论在交际目的、交际对象、有备程度、形式、指称方式等方面的情境差异,决定了其所要求的特定的语言功能,而特定的语言功能需求又决定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因此就导致了两类语体在语速、词汇丰富度、词长、词类、辞格等方面的语言特征差异。
  四、演讲与辩论语体的归类问题
  关于演讲语体和辩论语体的归类问题,不同学者看法不一,同一学者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观点。郑颐寿(1987)、黎运汉(1989,1990,2000)曾把演讲语体归入口头语体,袁晖、李熙宗(2005)和黎运汉、盛永生(2009)把演讲语体归入交融语体。黎运汉、盛永生(2010)二人后又对语体进行八分,把演讲语体直接作为语体的下位分支。涉及辩论语体归类的著述并不多见,黎运汉(2000)曾将辩论语体归入口头语体,袁晖、李熙宗(2005)则将辩论语体归入谈话语体的专题谈话语体。在我们所浏览的语体分类中,有些几乎没有提到这两类语体,还有一些只列举了演讲、辩论的某种具体形式,但并未将其设定为独立的语体。   由于不同学者的划分标准不同,语体分类尚未有定论。笔者认为演讲语体和辩论语体都应作为独立小类存在。关于演讲语体的归类,倾向于袁、黎等人的界定,将其归入交融语体。关于辩论语体的归类,首先不能因其传播方式为口头形式,就简单地将其归入口语语体。其次,专题谈话语体的重点是“谈”,双方或多方就某人、某事进行谈话,有陈述、有互动。辩论语体则包括“辩”和“论”两部分。“辩”突出了语言的对抗性,多呈现在攻辩、自由辩论阶段;“论”强调引经据典论证己方观点,多呈现在立论、总结部分。无论是哪个部分,都与一般的专题谈话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也不应将辩论语体归入谈话语体。我们认为,辩论语体也应归属于交融语体的范畴。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语体多维度、多特征计量研究”[项目编号:13CYY038]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龚贤武.辩论的语言艺术[J].文学教育,2007,(6):140.
  [2]张武江.电视商业广告的平均语速与受众理解[J].现代传播,
  2011,(9):148.
  [3]刘艳春.基于“树库”的语体比较计量研究——以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面对面》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2,(12):143.
  [4]郑颐寿.语体划分概说[A].中国华东修辞学会,复旦大学语言文
  学研究所编.语体论[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131.
  [5]黎运汉.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9:84.
  [6]黎运汉.汉语风格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31.
  [7]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53.
  [8]袁晖,李熙宗.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6.
  [9]黎运汉,盛永生.汉语语体修辞[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29.
  [10]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498.
  (赵艺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
其他文献
摘 要:景颇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东北部的跨境民族,是东南亚藏缅语民族中的一支,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云南德宏和缅甸克钦邦景颇族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景颇语使用情况和兼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对比中国境内和缅甸景颇族的语言活力。  关键词:中缅跨境景颇族 语言活力 对比  一、景颇族基本情况  景颇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东北部的跨境民族,是东南亚藏缅语民族中的
期刊
摘 要:明清时期的官称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等级关系,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多棱镜”。由于词汇及文化空缺,官称英译出现了翻译困难。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依据陈毅平及袁庭栋的官称分类与语义探讨,研究各类官称英译在霍克斯译本中的翻译策略和文化顺应,考察官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如何运用翻译策略与如何进行文化顺应的。结果发现,对皇室类官称、爵类官称、非爵类官称英译,霍克斯采用语义翻译,而对神鬼道
期刊
摘 要:冒犯性言语行为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不礼貌现象。有意冒犯性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故意以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为手段引起听话人的不快。本文基于“目的原则”,对文学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有意冒犯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指出了任何言语行为都具有目的性,目的原则是言语行为目的分析的基石。  关键词:有意冒犯性话语 不礼貌 目的原则 言语行为  一、冒犯性话语和“目的原则”  (一)冒犯性言语
期刊
摘 要:本文考察了嵌偶单音词“佳”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其使用正确率较高,嵌偶成分的分布范围广,但不同嵌偶成分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其使用误例,有些与嵌偶单音词的韵律和句法特点有关,有些则与“佳”和嵌偶成分组配后的搭配限制有关。本文推断,嵌偶单音词习得正确率较高,与中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采用语块记忆策略有关,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嵌偶单音词特殊的韵律和句法特点,并有意识地
期刊
摘 要:“NP1的NP2+V得R”句式是一类特殊的汉语句式,近年来成为语法学界热议的句式之一。围绕这类句式的句法生成,学者们已经从生成语法角度和认知语法角度对此类句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采用Chomsky(1995,2000)在最简方案中提出的轻动词(light verb)理论,对此类句式进行句法推导。本文以“他的老师当得好”为例,通过句法推导明确其生成过程是在动
期刊
摘 要:依据语篇连贯原则,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对古诗的语篇连贯性进行了认知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连贯可以分为微观连贯和宏观连贯两大类,宏观连贯制约微观连贯。微观连贯表现在音系层,词汇层和句法层,宏观连贯表现在情境层和主题层。在主题层中,连贯是显性和隐性之间的统一。“秋”是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显性的;“思”是所要体现的情感,是隐性的。  关键词:语篇连贯 微观连贯 宏观连贯 认知分析  一、引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若干词语,比如“归”“再”等释义的失当。通过这些词语释义的分析提醒语言学者特别是辞书编纂者在进行词语释义时应避免把应该是某个构式的语义错误地归到某个词语身上,并对辞书释义提出四点建议。  关键词:构式语法 词语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中“爱”有以下几个义项:  ①(动)对人或事物
期刊
摘 要:“凸显”“凸现”“突显”“突现”四词发音、词义、用法相近,容易混淆。从大型语料库中可见其通用性差异;四词的理据性不相伯仲,系统性有强弱之分。通过语义解构,可以辨析四词的细微区别。“凸显”和“凸现”应为近义词;“突显”可推荐为“凸显”的异形词;“突现”和“凸现”为义项同义词。“突现”在语例中展示出新的义项是词语原有的两个义项互相作用的结果。大型词典在4个中词的立目和注释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汉语中,省略现象非常普遍和灵活。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老舍小说《离婚》和鲁迅杂文《伪自由书》为例,从谓词论元成分的省略及其省略方式的角度来分析语篇中的省略现象。通过对比两部作品中汉语省略使用,分析两者省略的条件和方式的异同,并试图发现不同文体的省略规律。  关键词:省略 谓词论元成分 语体风格 原则  一、引言  关于汉语中的省略问题,在过去的研究中,各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从
期刊
摘 要:语法化指实词获得某些语法意义变成虚词或者已经虚化的词其语法意义进一步增强的过程。语用充实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语法化的语用研究离不开对语境的讨论。语法化包含语义变迁和语法变异两个方面;语境作用下,二者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充实。通过对汉语“被”字历时演变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语境中“被”字语义、语法意义的语用充实促使“被”字语法化产生。  关键词:语法化 语用充实 语义变迁 语法变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