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是研究、开发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也是社会组织中最具活力的单元之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加强党对学生工作的领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创新体制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助手。与时俱进地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大学生入党发展对象的培养、发展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更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略谈看法。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需要。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的示范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对其它同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学生党员逐步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带领广大同学们更好的刻苦学习,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报效国家,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为党培育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全方位育人的思想。这就要求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开展,使他们进一步提高素质。
(三)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的同时,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模范作用,共同营造积极上进、互动有序的育人环境,又能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证高校以更好的管理来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四)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在大学生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在大学生中发挥政治思想引导的战斗堡垒,是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党员的政治核心。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实施。
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发展党员的数量、质量不和谐导致党支部力量不足。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和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提高。受学生住宿分散、网络普及、就业压力加大、实行弹性学制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培养教育考察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由于低年级正式党员的数量有限,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工作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现象。有时由于考察不严,匆忙发展,留下隐患。这些情况给学生党员的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党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仍由辅导员兼任,直接影响了发展工作队伍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出学生党支部力量不足问题。
(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够扎实。目前,在学生支部中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再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存在着突击式的做法。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党课讨论、理论学习小组活动等等:但发展后就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其理论知识贫乏,党性修养不高。具体表现为纪律观念淡漠,自我要求放松,学习成绩下降,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参加较少,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校园各类学生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先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大学生接受新思想多,同时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同学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思想滑坡,甚至出现违纪现象,损害了党的形象。
(三)党员评价考核工作未得到有效的落实。部分党支部的党员评价考核制度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且考核工作存在滞后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党员考核制度评先促先的积极导向作用;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学生党员的任命培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高校党建工作者工作量较大。纵观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高校中存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数量要求与党建工作者较大的工作量之间的矛盾:一是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量越来越大,给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存在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抓数量,质量很难保证;抓质量,数量很难上去;二是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专职党建队伍人数却相对减少,部分高校的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三是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要求,党建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折射出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量和党建工作者数量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党建工作者素质要求与其实际现状之间的矛盾。
三、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党委重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领导要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形成“重在培养、立足教育、确保质量、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带头抓、各院(系)总支书记重点抓、学生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相关部门支持,职能部门把关的统一领导,以及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纵向上以党的各级组织的教育培养、锻炼、考察为主线,横向上与团委、学工部、宿舍管理中心、精神文明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推优程序要严格,发展目标要明确,严把入党各关口。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中,要重视数量,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三个环节”,即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性环节,要保证有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为保证质量,党支部要坚持严格的推优制度。做好接收新党员工作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关口。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商标准、不降低要求的党员发展原则。要坚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 全面衡量,严格把好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严格把关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始终要把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放在首位。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前,听取周围群众和入党介绍人的意见,对转正期间表现较差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决不姑息迁就。
(三)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个优秀的组织,离不开严格的制度建设。(1)应健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同时,保证组织生活的时间和质量,切实过好组织生活,以提高学生党员对党内学习教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2)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党员的行为,让学生党员明确职责,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广大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起到先进性。此外,为了加强制度的有效性,使之落到实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先进性和操作性的统一,所定制度既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同时也要能为绝大多数党员所接受。
(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要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因此加强对党务工作干部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对党务千部进行定期培训,或创造条件选送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以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此外,党务工作者还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五)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是迎接高校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的需要。也是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按照系统、适应、开放和效益原则,从总体上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要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党建工作网站。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运用柔性管理模式,激励师生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党建管理上要实行目标管理,在组织设置上,要根据高校变革的方向和要求,灵活设置,做到既有利于开展业务工作,又有利于加强管理。总之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理论,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需要,从全局上综合把握,方能收到实效。
高校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术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坚定政治信念接班人的主要场所。高校学生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君如,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O。
[2]张伟慷,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3]王梅仙,新世纪学校党建工作丛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秦著红,聂捷勇,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6。
[5]田建国,大学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创新体制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助手。与时俱进地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大学生入党发展对象的培养、发展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更是以党建为核心,全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中央十六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略谈看法。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发展的需要。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的示范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对其它同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学生党员逐步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带领广大同学们更好的刻苦学习,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报效国家,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为党培育后备力量和生力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全方位育人的思想。这就要求高校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开展,使他们进一步提高素质。
(三)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的同时,通过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模范作用,共同营造积极上进、互动有序的育人环境,又能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保证高校以更好的管理来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四)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校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在大学生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是在大学生中发挥政治思想引导的战斗堡垒,是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党员的政治核心。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开展,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实施。
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发展党员的数量、质量不和谐导致党支部力量不足。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和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提高。受学生住宿分散、网络普及、就业压力加大、实行弹性学制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培养教育考察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由于低年级正式党员的数量有限,支部在吸收新党员时,很难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社会工作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现象。有时由于考察不严,匆忙发展,留下隐患。这些情况给学生党员的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学生党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仍由辅导员兼任,直接影响了发展工作队伍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出学生党支部力量不足问题。
(二)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够扎实。目前,在学生支部中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再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连贯性,存在着突击式的做法。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培训、党课讨论、理论学习小组活动等等:但发展后就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其理论知识贫乏,党性修养不高。具体表现为纪律观念淡漠,自我要求放松,学习成绩下降,集体活动、公益劳动参加较少,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校园各类学生活动中,学生党组织的先锋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大学生接受新思想多,同时容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同学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思想滑坡,甚至出现违纪现象,损害了党的形象。
(三)党员评价考核工作未得到有效的落实。部分党支部的党员评价考核制度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且考核工作存在滞后的现象,未能充分体现党员考核制度评先促先的积极导向作用;对党员的再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学生党员的任命培养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高校党建工作者工作量较大。纵观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的现状,高校中存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数量要求与党建工作者较大的工作量之间的矛盾:一是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量越来越大,给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存在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抓数量,质量很难保证;抓质量,数量很难上去;二是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都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专职党建队伍人数却相对减少,部分高校的党务工作者身兼数职,工作中常常陷于捉襟见肘的窘境;三是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要求,党建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折射出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量和党建工作者数量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党建工作者素质要求与其实际现状之间的矛盾。
三、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一)党委重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领导要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政策导向,形成“重在培养、立足教育、确保质量、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带头抓、各院(系)总支书记重点抓、学生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相关部门支持,职能部门把关的统一领导,以及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纵向上以党的各级组织的教育培养、锻炼、考察为主线,横向上与团委、学工部、宿舍管理中心、精神文明委员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推优程序要严格,发展目标要明确,严把入党各关口。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中,要重视数量,同时要严把质量关。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三个环节”,即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性环节,要保证有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为保证质量,党支部要坚持严格的推优制度。做好接收新党员工作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关口。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商标准、不降低要求的党员发展原则。要坚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 全面衡量,严格把好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扩大数量与提高质量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严格把关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始终要把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放在首位。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是保证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前,听取周围群众和入党介绍人的意见,对转正期间表现较差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决不姑息迁就。
(三)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一个优秀的组织,离不开严格的制度建设。(1)应健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同时,保证组织生活的时间和质量,切实过好组织生活,以提高学生党员对党内学习教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力。(2)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党员的行为,让学生党员明确职责,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广大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起到先进性。此外,为了加强制度的有效性,使之落到实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先进性和操作性的统一,所定制度既要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同时也要能为绝大多数党员所接受。
(四)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务工作者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要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因此加强对党务工作干部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对党务千部进行定期培训,或创造条件选送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以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此外,党务工作者还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五)构建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是迎接高校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的需要。也是解决高校党建工作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按照系统、适应、开放和效益原则,从总体上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机制。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要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党建工作网站。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运用柔性管理模式,激励师生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党建管理上要实行目标管理,在组织设置上,要根据高校变革的方向和要求,灵活设置,做到既有利于开展业务工作,又有利于加强管理。总之高校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理论,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需要,从全局上综合把握,方能收到实效。
高校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学术人才的地方,同时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坚定政治信念接班人的主要场所。高校学生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君如,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O。
[2]张伟慷,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3]王梅仙,新世纪学校党建工作丛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秦著红,聂捷勇,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6。
[5]田建国,大学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