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发行集团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后向一体化战略作为一种常见的企业经营战略,在我国图书行业的实施并不多见,其中四川新华文轩在国有发行集团中实施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成效最为突出。本文从发展历程、优势分析、实施意义三方面论述分析了新华文轩截至目前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
  关键词:
  新华文轩后向一体化产业链
  一、后向一体化的基本概况
  后向一体化战略反映在图书行业,表现为图书销售企业向上游出版领域的扩张。作为一种常见的企业经营战略,其在我国图书行业的实施并不多见,原因主要是我国对出版领域实行严格的准入政策,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审批制,导致行业外资本长期难以涉足出版领域。
  近年,随着国家出版政策的逐步放开,情况正在发生改观,最显著的表现是民营出版的崛起。由图书零售业向上游出版领域渗透,广泛参与到图书的策划、编辑、出版活动中。与此同时,国有发行集团在这一块的步伐迈得相对谨慎,整体上后向一体化进程的风头不及民营出版企业。但国有发行集团在资金和规模上的实力非民营书业所能比拟,所受到的政策束缚也远少于民营书业,后向一体化战略的发展潜力巨大,因而国有发行集团进入产业链上游作为一种较为新鲜的出版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国有发行集团实施的后向一体化战略中,表现最抢眼的应属四川新华文轩。新华文轩全称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由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在2005年组建成立。成立之初,文轩即在新华书店的常规业务部门之外另设出版事业部,成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中的第一家出版物选题策划经营机构。出版事业部起初驻扎成都,2007年迁址到出版业区位优势明显的北京。
  二、新华文轩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经历阶段
  新华文轩迄今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2005年起始的最初几年为第一阶段。当时新华文轩刚刚成立,出版事业部拥有的出版资源是旗下自己组建的四家出版公司。四家出版公司均不具备法定出版权,出版图书都需要向出版社购买书号,在运营模式上接近民营出版公司。
  新华文轩在涉足出版伊始,就有意识地对出版资源进行分工——下属四家出版公司里,四川新华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新华立品图书有限公司两家主攻文艺社科及大众图书开发;北京弘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攻中小学教辅图书;四川新华文轩传媒有限公司主攻期刊。四家公司分工明确,互不重叠,以期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充产品线,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不具有出版权,在后向一体化进程中不得不和出版社进行书号合作,致使束缚过多。同时由于出版资源的构成里缺失国有出版力量的介入,致使新华文轩的出版资源得不到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制约了后向一体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为谋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新华文轩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实施步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由3个标志性事件构成。事件一:200898月,新华文轩与华夏出版社共同出资1500万元成立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事件二:2009年12月29日,新华文轩出资9800万元,与海南省财政厅共同改造海南出版社并成立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事件三:2010年4月,新华文轩与商务印书馆共同投资组成商务印书馆(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以上3个事件标志新华文轩在出版领域进入与出版社资本合作的新阶段。在此阶段,新华文轩把与出版社的合作升级到资本层面,使用参股、控股、战略合作等方式和出版社进行合作。由此收获的益处是新华文轩可以使用合作方的身份充分利用出版社的出版权资源,确保自身享有同样持续稳定的出版权,规避政策风险。同时,出版社在长期运作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源也是新华文轩下属的出版力量不可比拟的。与出版社实现资本合作后,图书出版整个流程的问题可以获得出版社有效的技术支持。
  新华文轩的后向一体化进程并没有就此满足停滞,而是迎来了举措更大的第三阶段。
  2010年,新华文轩以12.55亿元收购四川出版集团所属15家出版单位,大规模介入上游出版领域。此阶段新华文轩和出版社之间的资本合作采用了新方式——并购。并购实现之后,新华文轩由传统新华书店集团转型成为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文化产业集团。2011年的全国书博会和2012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文轩均以全产业链的身份,携旗下出版社登场。以2012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为例,原四川出版集团下属的各家出版单位、海南出版社以及华夏盛轩,集体出现在新华文轩的展台,以新华文轩的身份亮相。
  三、新华文轩后向一体化战略优势分析
  纵观新华文轩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凸显出三方面的优势——资金优势、中盘优势以及体制优势。
  新华文轩的资金优势源于上市背景。新华文轩于2007年5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出版企业。截至2011年2月,新华文轩的发行股数是441.94百万股,市值5120.01百万港币。上市募集的资金确保新华文轩有充裕的资金流投向后向一体化战略。
  新华文轩的体制优势得益于其在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突出地位。新华文轩的母公司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在2003年6月即被列入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使得新华文轩在税收上能享受到减免的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在政策制定上对文化体制试点单位的投资和融资给予了宽松的环境。此外,新华文轩能在出版企业中首家境外上市,能在后向一体化进程中有持续性的大手笔,体制上的优势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发行集团后向一体化战略的意义
  新华文轩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对于其他国有发行集团的发展有积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现今,国有发行集团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挑战源自图书批发零售和中小学教材教辅发行这两大传统主营业务在现阶段所遭受到的外部巨大冲击。
  图书批发零售这一块所受冲击来自公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图书购买方式的变化。网络媒体和手机阅读的兴起逐渐改变了公众的阅读习惯,分流了公众对于图书的依赖。网络书店的崛起,则引导读者对图书的购买习惯发生改变。根据开卷公司发布的2010年度全国零售市场数据,当年全年整体图书零售码洋接近37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规模达50亿元,网络销售已经形成对实体书店的巨大分流。
  中小学教材销售所受冲击对国有发行集团的影响程度更甚。中小学教材销售占全国新华书店图书销售总额30%以上,一直以来都是比重最大的板块。全国各省份的新华书店70%以上的利润来自教材征订以及教辅的销售。近年,教材和教辅的销售额占比却在逐渐减少。下滑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中小学学生数量的减少,主观原因是政府对教材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教材出版发行招投标、教材循环使用等。
  传统主营业务遭受冲击,能否找到合适的应对之策直接决定了各家发行集团今后的发展走向。我们看到,除新华文轩之外,也有其他发行集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后向一体化战略。例如上海新华传媒与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共同组建有“新华百家出版编辑部”;安徽新华发行集团2007年收购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年参股中国外文局下属新世界出版社30%的股份;深圳发行集团则兼并海天出版社,成立深圳出版发行集团。
  以新华文轩为代表的国有发行集团的后向一体化战略,势必将对中国出版业的整体格局产生影响。中国出版业能否培育出贯通全产业链的超级出版航空母舰,新华文轩又能否成为这样的一艘航空母舰,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摘要: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以16~19世纪中国出版业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致严密的论证,提出明清出版史系列问题的新认识。突出明清出版史专题与个案研究,所论皆属开拓与创新问题。本研究着重论述《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一书的开拓与创新两方面。  关键词:  《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 明清出版史 开拓 创新  章宏伟教授《十六—十九世纪中国出版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财务与长期股东权益这一独特视角,解析与评价了我国境内从事数字出版业务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长期股东权益的辨析与阐释,本文构建了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财务评价体系,力图从“财务五力”的角度全面地探析境内数字出版类上市公司的内在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为长期投资者有效识别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一个重要指引。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核心竞争力 长期股东权益 财务五力 上市公司  数字出版是出版
期刊
摘要:  《论语》杂志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办于上海的一份畅销一时、影响广泛的同人刊物。杂志创办不久,同人中的几位核心人物即因杂志的意外盈利而陷入一场归属之争,最终以林语堂的退出而告终。《论语》是林语堂创办的还是他与邵洵美等共同创办的?当年同人间的那场茶壶风暴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一一检视。  关键词:  《论语》杂志 林语堂 邵洵美 章克标  《论语》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实现成功经营的一本刊
期刊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探讨过程中,要超越媒介融合的技术思维和产业思维,重视媒介融合的文化维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融合文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文化思维 融合文化 中国语境  如今,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我们看到,媒介融合的深化,是信息洪流的黑洞,是良莠不齐信息的轰炸,假新闻、低俗信息、庸俗事件层出不穷。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所说“文化观
期刊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部分音乐界人士对《草案》关于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提出强烈质疑,尤其对《草案》第60条、70条关于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反对之声强烈。  关键词:  著作权法 音乐著作权协会 版权费收缴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成立时宣称,他们是音乐人自己的组织,其宗旨是保护音乐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但是,从
期刊
摘要:10年前,教育出版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转型,跨入文艺出版等领域。10年后,却又纷纷回归教辅出版,原因何在?  关键词:教育出版社 转型 回归 教材教辅  20世纪90年代初,一向默默无闻的教育出版社突然在全国出版界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飓风。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出版社已成为中国出版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无论是出书品种、发行码洋还是销售利润,都令人刮目,甚或国家级大奖的评选中,都占据了半壁江山。教育社声名
期刊
摘要:  扫叶山房是一家有着浓厚知识分子传统的出版机构,重视经史子集类的书籍出版。晚清至民国年间,该书坊的笔记小说出版,由注重出版符合书坊宗旨的传统学者型笔记小说,到力图实现笔记小说类型的变革与突破,继而在民国年间向学者型笔记小说出版传统进行回归,形成笔记小说出版的“扫叶山房模式”,使笔记小说的出版成为其品牌。  关键词:  扫叶山房 笔记小说 近代小说 出版  扫叶山房由席世臣家族于清初购得常熟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原理,试图深层次分析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挑战的由来及挑战的主要表现,并澄清挑战说法可能存在的媒介中心论认识误区。自媒体崛起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者应该转型为“事实找寻者”与“问题发现者”双主体意识的行动者。  关键词:新闻生产 行动者 微博  当下,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正在不期而至。微博用户参与的新闻传播对当下中国内地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传统媒体原有的社会
期刊
编者按: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一再成为政府与学界研究的热点,就其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本期特组织这组稿件一一梳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思了学界研究过热而引起的理论变异现象,新闻传播的潜在资源到底应该怎样开发,希望得到更多的新论。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传媒领域的重要趋势。面对这一热点现象和问题,学术界也众
期刊
摘要:  政务微博形成的传播力已逐渐成为政府传播的生力军,作为一个政府与公民信息公开、互动交流的新平台,也面临部分官员对政务微博的认识存在误解,运行处于自发状态,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等困境,政务微博需要在建立有效的聆听、反馈机制上寻找突破口,寻得更有效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政务微博运行机制 困境出路  政务微博是政府部门和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发布政务信息,倾听公众心声、诉求,与公众互动交流,排解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