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注重习题开放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一道很平淡的题目,经老师做了开放式引导后,竟能变成刺激学生探究知识欲望的催生剂,大大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获,收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求证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底边的两端点距离相等。
  这是一道普通的文字叙述题,学生很快根据题设和结论正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已知:如图△ABC中,AB=AC,BD,CE是两条角平分线,并且BD,CE相交于O点。求证:OB=OC。当同学们解答出此题时,我又问,“如果已知条件不变,同学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同学们有的沉思,有的小声交流。认为还可以证明:(1)BE=CD(2)BD=CE(3)AE=AD(4)∠OBC=∠OCB(即△OBC为等腰三角形)。我顺势引导:“我们只要把数学情境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就编成了一道几何证明题。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分析解决以上几道题”。同学们分析证明得非常好。“同学们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即改变题中的已知或求证而发展得到新的数学题。”(学生进一步反思探索)接着又有几道新的数学题形成了。生1:在△ABC中,AB=CD,BD、CE是两边AC、AB的中线,并且BD、CE相交于O点。求证:OB=OC。此生把题目中的两条角平分线“再创造”为中线。生2:把角平分线改为高线,其他条件不变。生3:已知,在△ABC中,AB=AC,AE=AD,连结BD、CE且BD、CE相交于O点。求证:OB=OC。生4:在△ABC中,AB=AC,BD、CE是两条角平分线,并且BD、CE相交于O点。求证:∠DBC=∠ECB。这位同学表现得非常好。他通过改变结论而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问题。最后鼓励大家继续探索,如果此图形不是等腰三角形,能否提出新的问题呢?并证明上述问题。
  由一道普通的教材例题“再创造”为数学情境,由学生自己编题,提出问题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反思,探索形成新的问题。这样不仅沟通、整合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和在解决问题后要善于将问题发展,即一题多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良好品质,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编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调用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
  解题时,经常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运用不同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多种解题途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讲相似三角形时,我让学生探究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有一棵很高的古树,要测出它的高度,但又不能爬到树尖上去测量,你有好的办法吗?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生活实际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讨论中,想出了几种解决的办法。方法1:在有阳光的前提下,树在地面上的影长可测,然后在地面上立一根木杆,它在地面上也出现了一个影子,再用皮尺量出木杆长和他的影长 。当有了以上三个数据后,树的影长与杆的影长的比等于树高与木杆高的比。方法2:在地面上放一面镜子,移动人的站位,使眼睛通过镜子恰好看到树的全身。方法3:利用小孔成像原理也可测得树高。同学们议论纷纷,然后告诉学生,大家利用的都是相似形的原理,也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时学生对相似三角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目标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于这道题,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參与到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不同思维过程,用自己最自然、最真实地感受去学习几何。
  三、运用实际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分法不一,但他们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n变形内角和为:(n-2)·180 。在学习外角和定理时引导学生把操场看成不同的多边形,从某点出发,沿着跑道跑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不变的。从而归纳出n变形的外角和是3600(n≥3),接着引出新的问题: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四边形地板砖,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地面能实现平铺吗?同学们用自制图形做试验,并与同伴交流。在用三角形密鋪的图案中,观察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他们与这种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在用四边形密铺的图案中,观察每个拼接处的四个角与这种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用正五边形能密铺吗?正六边形可以吗?试试看。你还能找到能密铺的其他正多边形吗?让学生在实践中找答案,把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应用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我不禁赞叹道:“咱们班的同学都可以搞建筑,当设计师了。”
  又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我拿了一块残缺的等腰三角形纸板(只剩下∠B和一边BC)问学生:“谁能设法补全三角形?”
  同学们解得非常精彩,没想到这道题竟成了“会下金蛋的母鸡”,它在设计时险些被扼杀了。通过小组进一步讨论探究,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数学学习中经常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思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选用各种方式讨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而且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加强。
  总之,数学学习中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高效地进行思考。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实际问题大胆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想要持续进步,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当前阶段的学校教育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能再采用曾经填鸭式教育,而应以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为主要目标,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本文对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學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而言,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完整的逻辑推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社会化。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与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他们感
期刊
一、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讨论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生分配时学生的安排,可以将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在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有直观浅显的认识时,展开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新知,得出
期刊
历史教学是所有教师一直都很困惑的一件事,因为在学生家长的眼里历史是小学科,都不重视小学科的学习成绩,那么在新课标要求的情况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是值得每位教师仔细斟酌和深思的。  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而新课标下历史教学不但重结果,更重过程,还侧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重创新,重历史教育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新课标的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它包含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如
期刊
要有效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该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一、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从让学生死记硬背转变为鼓励学生探索与质疑,要让师生合作学习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
期刊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老师头痛。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
期刊
有人说,“把学生看作天使,你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你便生活在地狱中。”从事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我是真正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这些经历也是和学生一次次的“过招”总结出来的。  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我刚带完一轮学生,接四年级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这个班级有39名孩子,而且情况特殊,8名留守学生,4名离异学生。前任班主任无可奈何辞职了。可想而知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对于初来乍到的我来说真是举步维
期刊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顧名思义,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影响人的智力水平的发展,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会令其无所事事、徒劳无功。然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我们学校承担起重要责任,而体育教学又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阵地。  一、非智力因素的现
期刊
伴随着课改的实施,学生已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有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位语文教师都乘着这股改革之风,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教学观念。回顾这几年,每上完一节课,每每出现了一个能说明问题的问题,我都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不断地拷问自己的心灵:为什么我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样的错误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还是有着必然的思想根源?
期刊
去年十月,笔者参加了山东省初中美术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通过听课,课下与同行交流,笔者有一些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下面就本次观摩的感受与体会谈几点认识。  一、理念的提升带动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通过设定三维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体验学习美术的过程,学会学习。从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新课程对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