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首先要弄清语文素质的内涵。语文素质的内涵很多,有些学校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也有些在教学过程中被忽略,比如理解与运用能力、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艺术审美情趣。素质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授,但素质必须培养,而培养必须经过主体的内化。为此,摒弃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自由自主的环境里自悟自得,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教学策略主体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49-02
现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语文教育也应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质,如何培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质”。
《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是: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教育领域中,素质重点指的是第三个定义,即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学生从不谙世事的孩子进入校门,到踌躇满志的青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校园里十余年的时间。这十余年漫长的时间他们究竟要做什么?一言以蔽之,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奉献做好准备。准备些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准备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应具备的能力、所应具备的素养。返璞归真,除去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得到这个结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素质。
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自然是从它的角度来培养人的素质的,这个角度就是语文素质。那么语文素质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权威性的文献,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解释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质内涵很多,涉及诸如听说读写的技能、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还有思想品德、创造能力等因素,这些方面都非常重要。在许多方面学校语文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如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是从这门课设置至今都一贯重视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方面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角度有所偏差。现试分析: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对其他课程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上。现在各种科目的学习都提倡以自读为主,以研究探讨为主,而自读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大小,研究探讨除了理解之外,还要求适当的表达。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语文素质特别高,理解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去阅读其它科目的文本,无论是历史、政治这样的社会科学,还是物理、化学这类的自然科学,必定学习时间比常人短,学习效果比常人好,因而学习效率也比常人高。反之亦然,一个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障碍,对于同一项知识内容,必反复阅读,耗费时间和精力,最终即使有所得,也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这个工具性体现在何处?如果经过语文培养的学生,在阅读自学其它课目时还有如此的障碍,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失职。研究探讨有所得,却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出来,但表达不清,容易让人误解,或者表达清楚,但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大,都是语言运用方面的障碍,这种障碍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在社会工作的时候,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语文教育就是要避免学生在这些方面遇到不该有的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在测试考核中解答阅读题和表达题的能力并不完全一致。衡量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需要在实践中,而不是在卷面上。这方面,学校教育的重视角度有所偏差。
观察分析思维能力。有人曾经这样说:“学会语言就是学会思考,不仅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且因为像许多语言大师所相信的那样——学会一种语言就是学会一种世界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语言模塑思维模式,思维反构语言模式。”辜正坤在《语文教学与中华的命运》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正是要进一步磨砺中华少年对中华语言音形义尤其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使一代新人在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清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正是奠定一个中华人在这方面的语文根底的最关键的阶段。”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学习语言和学习思维也必定是密不可分的。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情况则是割裂了这种联系,问题设计和答案设置都很机械,而解题式思考过程繁琐了不应该繁琐的东西,却简化了不应该简化的地方,从现在多数语文考试题来看,在考试指挥棒下运行的语文教育,就不难发现,现在我们培养的所谓思维并不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所需要的那种思维。而且就是这种已有偏差的思维,教师还总是喜欢代劳,分析由教师做出,答案由教师讲解,解释权全归教师。这样的教育过程结束后,学生得到的是什么?这方面学校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高雅的审美情趣就如神奇的魔杖,可以净化人的精神境界,点化人的智慧。但是,高雅的审美情趣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教育、引导、培养。语文教育中就应该通过语言文字和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那些高尚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为他们形成自己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审美情趣奠定基础。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那么他们今后也必将成为一个高雅的人,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都将是极为有利的,反之,如果放任自流,他们很可能被庸俗的审美观所影响,一旦具有了庸俗的审美情趣,对他们一生都会有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因之而危及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都能理解。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中首当其冲,一是因其学科内容的特点,二是因其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自然科学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比语文要稍逊一筹,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因其在学校课程中地位不够突出,每周的教学课时不够充足,所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语文教学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现在,许多情况下,审美教育还没有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因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实践中所需要的能力是全面的,任何一个方面教育的疏漏,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长期的影响。
明白了素质和语文素质的涵义,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在语文教育方式中应该采用的一些做法,应该摒弃的一些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摒弃灌输式教学,提倡让学生自悟自得,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素质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授,但素质必须培养,而培养必须经过主体的内化,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内化过程,而片面强调灌输,往往会一无所获。简而言之,理解运用和思维能力都是练出来的,审美情趣也是实践中得来的。学习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者自己的事。语文学习强调的是自悟自得而不是外在的灌输,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实践。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少讲,尽量腾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自主获得。把自己的思考结果(甚至是资料上他人的思考结果)拿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是极笨拙的方法,既增长了教师的工作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不到最终的目的。过去语文教材上曾有一篇课文叫做《想与做》,作者曾举学游泳的例子,说需要亲自跳下水去实验,只有一些空想的游泳理论,是根本学不会游泳的。但现在我们的教师,甚至连空想的机会也不给学生。文章应该让学生自己读,分析应该让学生自己做,审美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个体体验,写作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表达。从考卷上的标准答案,到课堂上的标准讲解,我们的语文教育正在剥夺着学生真正学习的机会。
当然,自悟自得并不是放任自流,由于学生的阅历、视野、方法的不足,在学习上更需要相互补充,这给合作学习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同学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常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探究是一切创新的动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语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抓住以学生为本这一中心,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要来看待问题,他现在需要什么,他今后需要什么,他大学毕业后需要什么,他立足社会需要什么,他终身发展需要什么,时刻从学生的需要,从长远的需要来看问题,许多难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教学策略主体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49-02
现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语文教育也应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质,如何培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质”。
《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是: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教育领域中,素质重点指的是第三个定义,即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的过程其实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学生从不谙世事的孩子进入校门,到踌躇满志的青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校园里十余年的时间。这十余年漫长的时间他们究竟要做什么?一言以蔽之,为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生存和奉献做好准备。准备些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准备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应具备的能力、所应具备的素养。返璞归真,除去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种现象,我们很容易得到这个结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素质。
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自然是从它的角度来培养人的素质的,这个角度就是语文素质。那么语文素质都包括哪些内容呢?《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权威性的文献,对这个问题是这样解释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质内涵很多,涉及诸如听说读写的技能、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还有思想品德、创造能力等因素,这些方面都非常重要。在许多方面学校语文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如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是从这门课设置至今都一贯重视的内容;但也有一些方面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或角度有所偏差。现试分析: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对其他课程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上。现在各种科目的学习都提倡以自读为主,以研究探讨为主,而自读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大小,研究探讨除了理解之外,还要求适当的表达。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语文素质特别高,理解能力特别强的学生,去阅读其它科目的文本,无论是历史、政治这样的社会科学,还是物理、化学这类的自然科学,必定学习时间比常人短,学习效果比常人好,因而学习效率也比常人高。反之亦然,一个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障碍,对于同一项知识内容,必反复阅读,耗费时间和精力,最终即使有所得,也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这个工具性体现在何处?如果经过语文培养的学生,在阅读自学其它课目时还有如此的障碍,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失职。研究探讨有所得,却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出来,但表达不清,容易让人误解,或者表达清楚,但耗费的时间精力太大,都是语言运用方面的障碍,这种障碍无论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在社会工作的时候,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语文教育就是要避免学生在这些方面遇到不该有的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与在测试考核中解答阅读题和表达题的能力并不完全一致。衡量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需要在实践中,而不是在卷面上。这方面,学校教育的重视角度有所偏差。
观察分析思维能力。有人曾经这样说:“学会语言就是学会思考,不仅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且因为像许多语言大师所相信的那样——学会一种语言就是学会一种世界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互为依存的。语言模塑思维模式,思维反构语言模式。”辜正坤在《语文教学与中华的命运》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正是要进一步磨砺中华少年对中华语言音形义尤其是语法形态的敏感性,使一代新人在时空观中获得更清晰的时空感和条理感,获得更清晰的表达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最精微美妙的义理与感触,从而具备更完善的思维模式。而中学的语文教学正是奠定一个中华人在这方面的语文根底的最关键的阶段。”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学习语言和学习思维也必定是密不可分的。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很多情况则是割裂了这种联系,问题设计和答案设置都很机械,而解题式思考过程繁琐了不应该繁琐的东西,却简化了不应该简化的地方,从现在多数语文考试题来看,在考试指挥棒下运行的语文教育,就不难发现,现在我们培养的所谓思维并不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所需要的那种思维。而且就是这种已有偏差的思维,教师还总是喜欢代劳,分析由教师做出,答案由教师讲解,解释权全归教师。这样的教育过程结束后,学生得到的是什么?这方面学校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性。高雅的审美情趣就如神奇的魔杖,可以净化人的精神境界,点化人的智慧。但是,高雅的审美情趣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教育、引导、培养。语文教育中就应该通过语言文字和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那些高尚的审美情趣,潜移默化地为他们形成自己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审美情趣奠定基础。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那么他们今后也必将成为一个高雅的人,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都将是极为有利的,反之,如果放任自流,他们很可能被庸俗的审美观所影响,一旦具有了庸俗的审美情趣,对他们一生都会有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因之而危及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都能理解。语文学科在审美教育中首当其冲,一是因其学科内容的特点,二是因其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自然科学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比语文要稍逊一筹,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因其在学校课程中地位不够突出,每周的教学课时不够充足,所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语文教学应该担负起这个责任。现在,许多情况下,审美教育还没有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因为学生今后在社会实践中所需要的能力是全面的,任何一个方面教育的疏漏,都有可能对学生造成长期的影响。
明白了素质和语文素质的涵义,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在语文教育方式中应该采用的一些做法,应该摒弃的一些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摒弃灌输式教学,提倡让学生自悟自得,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
素质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授,但素质必须培养,而培养必须经过主体的内化,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被教育者的内化过程,而片面强调灌输,往往会一无所获。简而言之,理解运用和思维能力都是练出来的,审美情趣也是实践中得来的。学习从根本上说,还是学习者自己的事。语文学习强调的是自悟自得而不是外在的灌输,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首先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实践。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少讲,尽量腾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自主获得。把自己的思考结果(甚至是资料上他人的思考结果)拿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是极笨拙的方法,既增长了教师的工作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不到最终的目的。过去语文教材上曾有一篇课文叫做《想与做》,作者曾举学游泳的例子,说需要亲自跳下水去实验,只有一些空想的游泳理论,是根本学不会游泳的。但现在我们的教师,甚至连空想的机会也不给学生。文章应该让学生自己读,分析应该让学生自己做,审美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个体体验,写作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表达。从考卷上的标准答案,到课堂上的标准讲解,我们的语文教育正在剥夺着学生真正学习的机会。
当然,自悟自得并不是放任自流,由于学生的阅历、视野、方法的不足,在学习上更需要相互补充,这给合作学习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同学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各抒己见,常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探究是一切创新的动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语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抓住以学生为本这一中心,从学生长远的发展需要来看待问题,他现在需要什么,他今后需要什么,他大学毕业后需要什么,他立足社会需要什么,他终身发展需要什么,时刻从学生的需要,从长远的需要来看问题,许多难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