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孩子成长的沃土”,是语文课堂美的所在。
  
  一、激发兴趣和热情,促进情感交融,彰显美。
  
  课堂教学,必须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劳动,劳动过程中愉悦与否、劳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能否创设一个能实现价值的、宽松和谐的语文课堂环境。显而易见,这种和谐的环境因素,首先应该是师生关系这一因素的和谐。支持课堂的应该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默契,“而非单向的教师权威”。其中,师爱的渗透又是教学和谐及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鲁迅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学中,师生是渐趋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陪着学生成长,陪着学生缘文会友。在这同一的过程里感情是和谐教学的催化剂。授教者如果能声情并茂、批文入情、融情于课,使课堂形成一个特定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又运用平和、传神的言语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再寻觅最能体现主题的优美画面,引领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之中,走近作者,走进文中的主人公,实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在老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位和谐一统中再现美。一滴水能够辉映太阳的光辉。莫怀戚一曲真、善、美的颂歌《散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诗化的语言,诗中有画。清新、流畅、自然与人浑然天成的画面,它告诉我们:正是在古朴的“尊老爱幼”美的主宰维系下有了这样和和美美的家庭,就有了民族、国家以至世界的和谐与和平。课堂上通过角色的动情诵读引起心灵的共鸣,经过对“正因为如此”的玩味领受作者的诚恳与孝心。运用对画面的直观感受切入到人物的人性分析,采用观照讨论的方式、读懂人物面对“分歧”时的心理,揭示家庭和美的原则、珍爱生命的本质——孝道,伦理的火炬。
  
  二、冲破束缚与羁绊,谋求阅读创新,充实美。
  
  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旧的传统“语文学”的肢解、解析式教学严重羁绊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消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唯有提倡语文课堂的民主与和谐,还学生自由、自主、合作与交流。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既然是这样,那么,承认每一个体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也在情理之中。事实表明他们阅读文本时往往存在个性化倾向。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和”即须求同存异,承认差别,尊重不同。只有这样真正做到“和谐”并“合作”,和谐相处,平等交往;相互学习,交流讨论,才能在砥砺中明确原来模糊的,在辩论中深化原来肤浅的,在求异中丰富原来单一的。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就《藤野先生》的主题争论颇多:①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②主要写作者的爱国,次写藤野先生;③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④主要赞扬藤野先生,次写爱国情感。营造和谐气氛,允许学生有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鼓励他们探究文本、交流思想,进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歌德也说:“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的。”即使是一个句子,意在言外,不寻索玩味难求其真谛。鲁迅的《故乡》里: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中苦得润土像一个木偶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不局限于教参:“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勾结”的结论,进而提出:“多子”是主要原因、现在不是提倡“少生快富”吗?阅读的价值就在于创新。自由、自主的阅读里融入生活,把阅读文本还原成生活,把阅读活动变成生活的生命体验。这样才是“真语文”。“和谐”与“合作”,这是一种传统道德的美,是一种现代美的精神。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底子”;古人云:“文以载道”。“和谐”正闪耀着语文理性的光芒。
  
  三、取舍课内及课外,优化知识结构,深化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专心听讲并积极思考。这是唯心思想,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就涉及到了老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和谐问题,教材合理取舍的问题,内容轻重的权衡问题,教学过程张弛有度的问题。关系结构的合理性显得至关重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是关键。语文学科的知识重复性大,缺少逻辑推理,每一篇课文都牵涉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教师要综合各种因素定重点、讲难点。“一个人的知识有80%是走出学校后在工作、生活的压力下去获取的。”由此可见,在学校里的语文课堂学习语文,时间是有限的,知识是可以延伸的。“风物长宜放眼亮”,我们要追寻长久的精神底蕴。创设和谐的语文学习“场”。课内与课外并举,课内的方法课外用,课外的知识课内引。既注重课内积累又重视课外学习。学习语文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几册教材。语文即生活,我们要把眼光投放到丰厚的社会生活之中,不断地在课内及课外的文字材料中吸取知识,增加生活积累。有必要时,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内,精心选择阅读材料,通过文化经典阅读扩大知识面,以求增加文化积累。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无非是兴趣、积累、诵读、感悟的逐步发展,知识结构的不断优化。这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和谐阅读的良好习惯十分重要。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生活审美能力的提升,学会和谐阅读就是要学会和谐生活。富有和谐美的语文课堂是学生和谐成长、和谐生活的美的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导语、示范、比较、联想、想象、多媒体等多种方法激活学生阅读思维,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1-0044-02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预结算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做好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常见问题及措施,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措施分析  工程预结算作为工程造价的考核依据,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有效节约。工程预结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对提高预算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应严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来自全球的商品信息,“海淘”等购物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中国的跨境电商贸易蓬勃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品质量
期刊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行都在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其中,建筑行业在其他行业领域中是发展的最快的.目前在建筑行业领域中不断在涌现新的创新,所以,在新形势下,建筑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前十年期间,我们在重化工业引领经济发展时期所积累的经验,很难用于指导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寻求合适的经验作为借鉴,已经成为寻找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工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与前十几年出现了很大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增速回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已从201
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笔者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为,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教学效果如何,这与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有很大关系。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现结合设计课时和上课表现谈点本人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土木工程是指各级建筑和施工单位利用各式各样的材料、设备进行设计、勘测、施工、养护的一种技术型活动.土木工程有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三种基本属性,社会性是指土木工
【摘要】全过程造价管理,即工程初始到工程结束整个工程的总价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可实现对工程整体经济的宏观调控,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各类经济问题的出现,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本文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各阶段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估算  在整个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可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古语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长期以来人们拒绝风险追求安全,已成为习惯,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这种习惯急需改变.rn我们传统认为的安全,往往事与愿违,并不是真正的安全,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