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怪圈的好兄弟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c3d4e5f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麦田上空观察,麦子倒伏形成了奇异的麦田怪圈,令科学家困惑不已。出乎意料的是,从森林上空观察,竟然也发现了森林怪圈。森林怪圈是怎么回事呢?
  长满麦子的麦田一夜之间出现部分麦秸弯曲倒伏,呈现出有规律的圆圈图案,自17世纪以来,麦田怪圈在美洲、欧洲、澳洲、亚洲等地频频被发现。经过各种传说和媒体的渲染,麦田怪圈被炒作得沸沸扬扬。怪圈的图案复杂而深奥,怪圈巨大而又完美对称,堪称奇迹。尤其是对于怪圈的形成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这是外星人光顾地球的证据,有的人则认为这是人为的恶作剧,总体上还是个无法解释的谜团。
  ■ 怪圈惊现森林中
  伴随着麦田怪圈的热闹,50年前,科学家竟然在加拿大等地的森林区发现了森林怪圈。这些只能在森林上空(例如飞机上)才能看到的规则的圆圈一般都比较巨大,直径在50~2 000米之间不等。与麦田怪圈不同的是,森林怪圈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也不会很快就消失。森林怪圈的形成时间比较漫长,可以说我们刚发现它们时,并不会很惊讶,就像看一个人渐渐长胖不易被发觉一样。森林怪圈的形成要持续很长时间,随着森林的荣与枯才会发生一些变化。
  它们形成的地区在加拿大安大略湖附近和魁北克省的北方森林区,至今那里已经发现了几千个森林怪圈。麦田怪圈的圈线所在的麦子普遍倒伏,与此类似的是,森林怪圈的圈线所在的树木普遍都比较枯黄稀疏,与圈外和圈内深绿茂盛的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在空中俯视就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由曲线围成的圆圈。
  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在这大片森林里,这些枯萎的树木刚好圈成一个圆,而且这种圆圈还不只一个?圆圈的形成肯定是有原因的,难道森林怪圈与麦田怪圈具有相似的形成原因?
  ■ 探秘怪圈形成
  森林怪圈看起来比较简单,一般只是一个比较规则的圆圈,没有麦田怪圈那么复杂的图案,可能不用像麦田怪圈那样须要考虑高级智慧的因素。而且森林怪圈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的事情,因此可以推测,森林怪圈与麦田怪圈的形成原因应该不同。
  对于森林怪圈的形成,通常的推测认为,它们也许是生物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或者是地质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最初,人们认为可能是这些怪圈处的树木普遍染上了一种真菌,就像导致草坪上出现圆圈斑斓的真菌感染一样。可是考察怪圈处的树木,并没有发现什么致病的真菌感染。
  在考察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树木枯黄的地方地势普遍偏低,比周围的地势约低1~2米,排水比较困难,土地透气性差,比较贫瘠,一般只生长苔藓和美洲落叶松。那么这种圆圈形的凹地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不是圆圈处的土壤被某种东西吃掉了?
  秘密应该藏在土壤中,于是研究者开始对土壤和土壤中的东西进行关注。利用各种探测仪器,他们探测到圆圈线处的土壤酸性很强,地面下陷,还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而圆圈内外的土壤则没有那么强的酸性,紧贴圆圈线的外缘,还沉积了很多碳酸钙石灰石粉。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圆圈处作怪?研究者在圆圈处深挖,却没有发现任何肉眼看得见的、从中作祟的动植物或莫名怪物。
  ■ 怪圈下面有矿藏
  研究者们非常迷惑,但他们没有放弃,又利用仪器对土壤成分进行探测,结果发现圆圈所圈的区域内的土壤或者含有大量硫铁矿,或者蕴含少量的甲烷等天然气,而土壤中同时又含有大量的碳酸钙。经过仔细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怪圈之怪的秘密。
  经研究,土壤层下面若是硫铁矿岩层,这些矿层就会有尖凸的部分接触到土壤层,致使所接触的土壤富含硫铁矿粉粒,这些粉粒遇雨水则有很少量的二价铁离子和酸根离子等还原性离子游离出来,并向外迁移。这种迁移就像一滴清水在纸上浸润一样,各个方向扩散速度都差不多,呈现出来就是以圆形向外扩展。扩展的过程中遇到土壤和空气中的氧气而被氧化掉,生成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又与土壤中的碳酸钙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这样土壤中的碳酸钙就变成气体跑掉了,于是发生反应的地方就会稍微向下凹一点,形成不明显的凹圈。而凹陷的地方由于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接触氧气更充分,于是以后的氧化反应就更多集中在这个凹一点的地方发生,这又会使凹一点的地方继续凹一些,如此反复,就会形成一圈下凹的地势。
  通常一个地势下凹的圈之外还有一圈高出周围地面的圈,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上述过程中碳酸钙被酸性物质离解出来的钙离子还会继续向外迁移。当它们遇到上述过程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又会重新结合成碳酸钙沉积在圆圈的外侧,于是便有了上凸的碳酸钙圈。
  由于下凹圈处土壤酸性太强,也容易积聚水分,植物很难生长,在此生长的树木也容易枯黄,于是从整个茂密的森林上方就可以明显地看到枯黄稀疏的树木围成的大圆圈——森林怪圈。
  土壤下层存在硫铁矿,就可以形成这种怪圈。土壤下层含有任何还原性的物质,都可以造成这种怪圈,例如,若土壤下层是个天然气矿层,由于天然气的上涌会导致土壤的还原性增强,还原性物质被氧化之后又可以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形成这种森林怪圈。据此看来,森林怪圈对于矿产勘探还有非常大的用处。森林怪圈频繁出现之处,我们可以去挖掘一下,也许就会找到硫铁矿或天然气矿层。
其他文献
素数是数学中一种有趣的数字,素数的定义是:对于大于2的正整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是任何其他数的倍数,那么该正整数就是一个素数。比如说,4不是素数,除了1和4以外,它还是2的倍数;而5则是一个素数,不能被1和5之外的其他数整除。  寻找素数  早在古希腊,就有了素数的概念,对素数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认为,如果从乘法运算的角度来看自然数,那么素数就是自然数的最小组成单元。
期刊
吞下血吸虫、霍乱弧菌以及各种各样“重口味”的东西,给自己注射患者的血液,往心脏里送导管,在后背做伤口——有一群科学家的行为让人叹为观止,要问他们为何做出这些事来,那实在是一部部混合着无私、自大、勇气、好奇以及十足傻气的奇谈。  1908年,美国医生克劳德·巴罗对血吸虫病产生了兴趣。当时他在中国农村传教,发现经手的病人有半数感染了血吸虫病。这让他非常好奇。为了找到感染原因,巴罗吞了一些从感染者身上取
期刊
你肯定听说过磁铁,可是你听说过反磁铁吗?  磁场让物体无所遁形  在磁场中,大部分物质可以任由磁感线穿过,这样的物质对磁场来说好像是透明的,就像玻璃对于光那样,让光容易透过,也像鱼网对于水那样,几乎不会影响水的流动,生活中的物质一般都是这一类的。但铁镍等铁磁类的物质却会吸引磁感线,把附近的磁感线吸引过来,穿过自己的身体,看上去铁磁物质就像是束紧磁感线的套圈一样,因此把铁磁物质放入磁场后,其内部的磁
期刊
食物与食物相逢能产生更多的美味,但是世界上也不尽是美好的相逢,在美食诞生的过程中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失误。不过正是由于这些美丽的失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些美食才得以诞生。  面包  传说公元前2 600年左右,有一个用水和面粉为主人做饼的埃及奴隶。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  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胀。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的体积已经比前一晚大了一倍。他连忙生火把面饼塞
期刊
2013年12月,在哈勃望远镜的帮助下,科学家发现“木卫二”的南极存在地下海洋的喷射水柱,且高达200千米。这项最新发现再次暗示这颗卫星适宜生命存活。  在这个神秘的星球上,也许还住着和地球海洋里一样娇憨可爱的海豚。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谁是“木卫二”  “木卫二”,好怪的名字。它的全称是“离木星第二近的木星之卫星”,这个名字太长,人们通常叫它“木卫二”。  它还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欧
期刊
科学幻想并不是无中生有的代名词,更不是胡说八道。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科学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所以,若干年后,人们发现,科幻作品中的很多新奇的玩意儿竟然变成了现实。比如手机,再比如直升机……这些东西的发明其实都是从《星际迷航》和《世界大战》等科幻作品中找到的灵感。以下是受科幻小说启发产生的十大发明。  1. 潜艇  美国发明家西蒙·莱克被誉为“现代潜艇之父”,他在1870年阅读
期刊
提到美人鱼,我们的脑海里可能会立即浮现出安徒生童话中那个既善良又让人怜爱的海王的小女儿。然而,一部在国外热播的纪录片却告诉我们,美人鱼这一形象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种,美人鱼不但和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而且她们还可能和人类有着血缘关系。  其实,早在多年以前,科学家普利尼就在他的不朽名著《自然历史》中这样记述到:“美人鱼,也叫做尼厄丽德,这并非难以置信……她们是真实的,只不过身
期刊
一曲清音,绕梁不绝,其魅力离不开乐谱;一篇佳作,开合自如,层次井然,靠的是动笔前列好的提纲。“磨刀不误砍柴工”,作文前列提纲就好比“磨刀”,“刀”刃锋利,才能“砍”更多更好的“柴”,收事半功倍之效。那么,怎样在考场上列好提纲呢?  一、如果作文命题要求自拟题目或补全题目,则必须“画”好文章的“眼睛”——题目。可以将拟题的多种考虑用簡短语列出,思考筛选后打钩确认。例如面对中考作文题“______让我
期刊
围棋在中国古代的本名为“弈”,最早见于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左传》《论语》《孟子》等。后人取黑白棋子对抗围地之意,改称围棋。围棋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别名。  最早的别名——弈_ _ _ _ _ _ _ ■  万物皆有初,要说别名妙语也就从最早的说起。围棋最早的别称——“弈”。据史料记载,“弈”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论语·阳货》。其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中的“
期刊
考点解读  这类题目,围绕文言文的主题思想、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一个或多方面设题,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运用文中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要求在初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所述事件、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要求答出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或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等。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分析必须在整体把握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思想观点必须正确,要辨证地思考和历史地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