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日本人冈仓天心,我对他略知一二,是因读过他的《茶之书》。《茶之书》是用随笔体写的,谈茶说禅,最终归结于谈艺术和人生。这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林语堂,但比林语堂的书趣味稍逊,却又意味略深。
  然而,他让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茶之书》。
  先说说宋徽宗。这位沉迷艺术的皇帝,一手亡了北宋,一手留下不朽的佳作。其中一幅,是他临摹张萱的《捣练图》,虽是临摹之作,却又自成珍品。这幅画,曾出现于晚清的北京琉璃厂,还让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撞见了。翁同龢颇有学问,也是收藏家。但他见了,也就见了。他还在日记上记了一笔,但记了,也就是有此一事而已。
  到了民国初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派了一个买手,来北京寻古董。他在琉璃厂见到这幅画,便买了。这个买手,就是冈仓天心。
  冈仓天心买《捣练图》,花了1350元。今天它的价格是多少?不是天价,是无价。
  这件事,写在上海博物馆编的《翰墨荟萃》一书中,我读了,难过,也感叹不已。我以为,冈仓天心是有真功夫的人。功夫让人想到武术。写《茶之书》是软功夫,做买手则是硬功夫。他和《捣练图》偶遇时,宛如生死关头,买或不买,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买手的选择,只能是:出手,或者不出手。
  二
  中国古画鉴定界,还有一位大家叫王季迁,他是吴湖帆的弟子,从师父那儿学到了用笔墨辨别真伪的手艺,极少失手。他自己的弟子中,有一个叫张洪,后来成了苏富比中国书画部的创立者。还有一个女弟子叫徐小虎,虽是女子,却颇有虎气,她后来在牛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的重心,是研究元代大画家吴镇留存的画作。确切地说,她是在研究了50幅据传是吴镇的画作后,得出结论:仅有三幅半是吴镇的手笔。
  这个结论很让人扫兴。但她有理有据,论证过程颇为严谨。这部论文,她后来增补为一本厚书《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中文版已经出版,长达600多页,插图200余幅。我买了,有空读一点,像读一份漫长的打假报告。
  徐小虎另有一本书我也买了,是她和师父王季迁之间的问答,《画语录:听王季迁谈中国书画的笔墨》。问得诚恳,也颇尖锐,答得从容,并富有证据和逻辑。这一问一答,既是求知,也有攻防、过招,读起来长知识,也很有趣。
  名师向高徒传授真功夫的故事,总是动人的。
  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百万美元宝贝》里,拳击教练(一个倔强的老家伙)向女弟子提出这样的约定:“你要我教你,就只能听我的,我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挨了打,也别在我跟前哭。”
  这个女弟子从命了。因为师父只点拨了一句,她的姿势、方向感就变了,一拳出去,力量倍增。
  阿城的《棋王》中,也有个拜师的情节,大致是这样:迷恋下棋的年轻人,听说有个高人,略似今天所说的宗师,棋艺精湛而又莫测高深,但轻易不收徒。他就上门请教,和宗师连下了三盘,都赢了。
  宗师说:“我答应做你的师父。”
  年轻人笑道:“可你连我都下不过,凭啥做我师父啊?”
  三
  我读过三所小学,其中的一所位于成都长发街。附近有一条仁厚街,语文老師就住在那儿,我去她家借过《水浒传》。
  长发街、仁厚街,说是街,其实都是细细长长的巷子。那时候,小巷子里一派冷清,老头子们坐在古树下吃茶。多年后才晓得,我出入仁厚街的时候,陈子庄正在那儿度晚年。
  陈子庄是大画家,那时候却只能嚼有虫眼的生胡豆下烧酒。他缺钱买纸,所以画都很小。有些画,就画在纸烟盒、处方笺的背面。然而他画得好,清、奇、古、瘦,是家常山水,却画出了一股孤傲。孤傲,却不孤芳自赏。他笔下,有股文人画中少见的英气。他是练过武术的,那是他的硬功夫。
  现在有传说,说陈子庄曾用手举起过武侯祠中的大铜炉,比力能扛鼎还厉害。少城公园,即今天的人民公园,民国时期常年摆擂台,叫作“打金章”。
  1937年,陈子庄24岁,在少城公园,他跳上擂台,把29军的一个军部武术教官打得趴下,直喷鼻血。另有一说,教官被打得半死,成了残废。总之,陈子庄打赢了,拿了金奖,这是确切无疑的。
  即便在陈子庄的画不被人看好时,也没人质疑过他拳脚的功夫。
  陈子庄自打金章后,被王瓒绪聘为保镖。这成为他人生的一大拐点,于是他有机会向游于蜀地的黄宾虹、齐白石学习,并终成大家。
  我在小说《岁杪》中,写到一个寂寞的老画家庄爷爷,原型即是我心目中的陈子庄。庄爷爷收了个很憨的小娃做徒弟。他指导憨娃画画:“看得要深,下手要狠。”他还告诉憨娃:“这一百年的画家,我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木匠,握惯了斧头的手握毛笔,大开大合,有蛮劲。他叫齐白石。还有一个是刀儿匠,耍过真刀真枪的,比齐白石还要蛮。这个人,晓不晓得是哪个?”
  憨娃说:“庄爷爷。”
  “咋晓得是庄爷爷?”
  “爷爷比齐白石更蛮:他的画,不怪,你怪。”
  “嗯,画画,要怪,才是不怪。不怪,这才是怪了……齐白石骨子里还是个怪老头儿。他跟我,都是用斧头、刀,剔干净了中国画中的一股讨厌味。”
  “啥子味?”
  “酸味。”
  而现实中的陈子庄,比这还自信。他说:“我死之后,我的画定会光辉灿烂,那是不成问题的。”
  他画作的价值,正如他拳头上的硬功夫,已经被时间所证明。
  (沧 浪摘自《新华日报》2018年5月11日,刘 宏图)
其他文献
前几天在娃的桌子上,我看到一个红包,打开来,里面不是钱,而是一张小字条,写着他的小愿望:希望这次“华杯赛”(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编者注)能取得好成绩。    我看了不禁失笑,这个“华杯赛”,原本应该在3月10日举行,但在减负的大形势下,比赛已经被叫停。娃的努力虽不能说是白费,但遗憾总是有一点儿的。我小时候曾有相似的经历,让我初尝人世间的翻云覆雨,知道这世上的事,大多不可期。  在我读三四年
期刊
当全社会都在提倡节能的时候,有家公司因为所在的楼层不算特别高,所以决定,员工下楼时禁止乘坐电梯。可偏偏就有些不自觉的人,还是像以前一样乘坐电梯。因此,公司就让各部门经理在不同的时间段轮流在一楼隐蔽的地方偷偷监视,一旦发现这种不自觉的人,就给予警告。这其中有一个经理,也按时去监视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在他当值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下楼。他自己在监视的時候,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做的是件蠢到不能再蠢的事。“
期刊
北宋沈括收藏了一幅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袁安臥雪图》。图中,白雪皑皑的野外,袁安斜卧于亭,附近,一株芭蕉蓊蓊郁郁。对于这幅画,有人产生疑问:冰天雪地的北方,怎么会生长着南方的芭蕉?  其实,这有什么不解呢?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自己心底温软、安宁,芭蕉便依然青青。  (檬 男摘自《今晚报》2018年8月1日)
期刊
很多企业家都好奇这样一个问题:一家企业能否有好的未来,应该如何判断?  一个企业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他到底在怎样提升自己的修为,决定了他的企业有没有未来。看一家企业好不好,可以用3条特别简单的标准衡量。  衡量标准一:这家企业是否能用一句话讲清楚。  比如说可口可乐,你问它是做什么的?卖汽水的。奔驰呢?造汽车的。用一句话就能讲清楚,很简单。但是有些企业用一句话说不清楚。说不清楚,就说明它的战略,
期刊
一位先生的眼鏡掉在地上,他痛苦地弯下腰,因为眼镜的镜片非常昂贵。但他惊奇地发现,镜片奇迹般地没有被摔碎。  他认为这是一次友善的提醒。为了精心保护眼镜,他走进一家眼镜店,买了一个皮革眼镜盒,皮革中还有填充物,能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一小时后,眼镜盒掉在地上,他弯腰时镇静如常,却发现眼镜片被摔得粉碎。这位先生过了一会儿才明白,天意神秘莫测,实际上之前发生的才是奇迹。  (杨子江摘自南海出版公司《南方高
期刊
你可曾在要求别人做些什么时听到这样的回答——“我会尽快的”?  这种模糊的回答往往没有意义,说了等于没说,对事情的进展不会有丝毫帮助。  那些做事情很认真的人才不会说“尽快”。  “尽快”只是推迟工作、表现欠佳或者违背诺言时的一种策略,是导致一个互相依赖和需要及时完成任务的团队失败的主要原因。  “尽快”是不完全承诺的通俗表达。它适用于那些更乐于给出不确定承诺的人,而非可以与之进行清晰有效沟通的人
期刊
什么令你迷茫?你可以很快列出一张清单。  什么令你愤怒?清单更长。  什么令你快乐?答案可能让你犹豫不决。  哲学家伊壁鸠鲁曾经列出他的快乐清单:品尝美食,聆听美妙的音乐,看见美丽的事物,性的欢愉,还有哲学的思索。  哲学通常与禁欲苦修相关,伊壁鸠鲁则毫不犹豫地将“快乐”加入哲学的行列,在2000多年前,这当然引人侧目。伊壁鸠鲁的衣着干净而朴素,他可不想像苏格拉底那样蓄胡、不洗澡、光脚、穿臭衣裳。
期刊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面前,你还玩什么技巧?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概念”,是最“人”的人。  他是自有绘画以来毫无疑问的全世界“第一好”的画家,是美术理论家、乐器演奏家、建筑家、解剖学家、军事工程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几何学家、水利学家、大力士、雕塑家……他知道的,你未必知道;你不知道的,他全知道。他的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都够你一辈子忙得死去活来的,而且可以肯定,你绝没有他干得
期刊
在一部即将开拍的好莱坞影片《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将出演朗格教授,电影的主线是朗格教授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在匹兹堡的一座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在这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20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20世纪50
期刊
想起上一回等待黎明已是10年前在肯尼亚草原了。不,当时是追逐黎明,凌晨5点搭吉普车摸黑前进,朝东,仿佛跟太阳有约在先。而当阳光依约来临,我惊讶地发现吉普车的四周皆是飞禽走兽,所有人、所有生物,用沉默完成追逐日出的庄严仪式。    这一回才是真正的等待。凌晨5点30分从酒店出发,10分钟后已到吴哥窟前面的广场。黑暗里,大家各自用手电筒或手机照明前路。找到了荷花池,各自在池边的堤上占据有利位置,远眺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