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教育“升级版”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呢,现在不仅建起了综合楼,还修建了宽阔的操场,我们的校园真是越来越美了!”南宁市良庆区那平小学学生黄春燕说。几年前,这所学校还是一个破旧的教学点,现在却越来越漂亮,铺设了塑胶跑道,配备了实验室、音乐室等现代化功能室,逐渐成为良庆区一所小有名气的特色学校。
  良庆区那平小学的变化,是良庆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良庆区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发展理念,以南宁市落实“重点向南,再造一个新南宁”发展战略为契机,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深化学校发展内涵,逐步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努力打造区域教育“升级版”。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阳光”
  “这是刚投入使用不久的女生宿舍楼,这4栋是我们教师的宿舍楼,还有这栋综合楼和两栋教学楼、两个运动场,都是这几年新建的。这几年城区对教育的投入很大,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良庆区那马镇中心学校副校长苏凤良向记者一一介绍。新建的教学楼都配备了美术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安装了“班班通”,且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城里学校有的,我们农村学校也都有!”苏副校长自豪地说。
  近年来,良庆区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着力“补短板、抬底部”,提升学校硬件设施设备配置水平,改善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据统计,该城区近年累计投入教育发展资金13.91亿元,新建学校5所,整体搬迁学校5所,落实改扩建项目105个,并按标准配齐配足教学仪器设备,包括购置计算机、实验器材、音体美卫器材、图书和标准化课桌椅等,仅教育装备投入就达1.5亿多元。
  南宁市第四十四中学学生家长邹异兰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变化非常大,尤其是学校硬件方面,新建的硅PU篮球场投入使用后,她的孩子变得特别喜欢打篮球。她说:“现在,孩子的身体越来越棒,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还经常跟我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呢。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我们很放心。”
  随着教育投入的加大,良庆区近年新增学位2.1万多个,广大学生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中受益。多年前,罗华锦来南宁务工,曾为女儿的读书问题困扰,但随着良庆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他的困扰消除了。“学校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接送孩子上下学非常方便。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我们也能安心工作了。”罗华锦激动地说。
  三年来,良庆区认真落实“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安排”和“两为主”的工作思路,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城区教育发展规划,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截至2017年秋季学期,良庆区共为5 81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解决了上学问题,占全城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95%。
  良庆区还十分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由政府牵头,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通过寄宿制、结对帮扶、城市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手拉手”体验互动、亲情电话、家长学校等方式,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此外,良庆区通过建立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把最好的资源给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阳光,是我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良庆区教育局局长杨荣团说。
  让教师将更多心思花在教学上
  良庆区那黄小学是2016年整体迁建的一所新学校,宋春林是该校第一批青年教师中的一员。“这一年多时间里,我過得非常充实,不仅有幸认识很多教育专家,还与学校老师结下了深厚情谊!”宋春林说。近年来,该校在城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办学,通过名师入校集中培训、一对一线上线下精准结对指导、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通过培训,宋春林的专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良庆区还有很多像宋春林一样获得较快成长的青年教师。近年来,该城区多措并举,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方面组织教师“走出去”,选送优秀教师和校长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参加高级研修,到北京市中小学校进行跟班学习;一方面将名家“请进来”,进校授课,做讲座,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各学校内部、校际之间也经常开展各类讲课、说课比赛,切实提高城区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良庆区深入实施教师轮岗交流、支教走教等活动,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仅2017年,该城区教师轮岗交流252人次,占专任教师的13.19%。除了加强原有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该城区还大力引进新教师,2012—2017年该城区就引进新教师532人,其中特岗教师53人,均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对于农村教师队伍,良庆区集中力量解决“留得住、教得好”的问题:一是在职称评聘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尤其向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倾斜;二是落实绩效工资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三是提高教职工待遇,确保教师年均工资不低于城区同等条件公务员的年平均工资,并实施教师住房保障安居工程;四是实施教学点教师补助工程,按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发放补贴。
  “现在,不仅有政策上的倾斜,还有经济上的补助,农村教师的待遇越来越好,他们能将更多的心思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良庆区那陈镇中心学校校长梁大胜说。
  经过多年努力,良庆区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如全国优秀教师覃小宁、特级教师吴冰、“莫振高式的八桂乡村好老师”马超良、南宁市教坛明星莫莎莎等。教师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也有突出表现,如:良庆区五象小学张启烈老师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良庆区大联小学李红娟老师在全国第八届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培训活动课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良庆区中小学教师参加第二届广西中小学英语教师英语口语大赛,有9人获得一等奖。   “一校一品”让校园“活”起来
  “春雨呀,惊春清谷啊,天罗喂!阿哥哥罗赶牛批犁田罗……”良庆区南晓镇中心学校嘹啰山歌队的黄翔晰用壮语为记者演唱了一首《二十四节气啰啰歌》,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嘹啰山歌。“通过学习嘹啰山歌,我学会了一些壮话,从中了解了嘹啰山歌的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是,我能去很多地方表演,让更多人知道嘹啰山歌,我感到很骄傲。”黄翔晰说。
  嘹啰山歌是壮族传统音乐,良庆区被誉为“中国嘹啰山歌之乡”,但在过去就连壮族学生都对之不甚了解,更别说其他学生了。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良庆区将嘹啰山歌引进学校,通过经典山歌传唱与学校各类主题活动融合,使之成为推进“一校一品”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庆区南晓镇中心学校是最先引进嘹罗山歌的学校之一,在良庆区教育局的指导下,该校组建了嘹啰兴趣小组,负责搜集整理嘹啰山歌,还创作了《洒扫应对歌》《文明礼仪歌》《二十四节气啰啰歌》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嘹啰山歌。“现在,嘹啰山歌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成为社会认识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该校校长李盛成自豪地说。
  与良庆区南晓镇中心学校不同,良庆区大联小学积极响应南宁市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把啦啦操作为大课间的主要活动,通过啦啦操点燃全校师生的热情。同时,该校还组建了一支啦啦操队伍,在市级、自治区级、国家级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该校也因此获评为“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啦啦操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还让我开阔了视野、收获了成绩,让我变得更加阳光自信。”该校学生李彦颖说。
  近年来,良庆区的啦啦操、校园足球等陽光体育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除良庆区大联小学,良庆区大沙田小学、良庆区五象小学也被评为“全国啦啦操实验学校”,良庆区那马镇初级中学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学校品位,是良庆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该城区着力实施“一校一品”建设,要求各校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发传统文化、体育、艺术、科技、德育等校本课程,突显校园文化特色。
  经过几年的培育实践,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在良庆区涌现。除了以上提到的特色学校,还有以“养正教育”为特色的良庆区玉洞小学、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良庆区大塘镇中心学校等。目前,该城区正朝着“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目标迈进。
  “教育发展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努力,适应新形势要求,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不断提升良庆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杨荣团局长表示。
  (责编 蒙秀溪)
其他文献
管,是一种竹制管状乐器,类似笛子,六孔;理,“治玉也”,即将一块玉石雕琢成玉器。从字面意义上看,雕琢玉器前要做精心的策划,而吹管要各方面准确到位、协作配合。因此,“事前精心布置,过程讲究和谐”应该是管理最初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管理,“怎样布置与如何保障”就成为了管理最重要的工作内容。然而,认真审视学校管理工作不难发现,“要求多,见效少”是学校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什么制度完善,大家也都
期刊
在实施社会情感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项目组专家及重庆市县两级专家给予了我们不间断的指导帮助,实验县一线教师越来越热爱这门校本课程。在逐渐明晰了课程内容的多重螺旋结构特征以后,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操作越来越娴熟。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我们摸索出了社会情感学习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方法。下面我们以二年级“向欺凌说不”专题第三主题《受欺负的感受》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课堂实施策略。一、教材、学情分析
期刊
“我觉得,孝是学会为父母着想,替父母分担;爱是学会用心去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孝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美好,家庭变温馨。”在梧州岑溪市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岑溪三小)的一节思品课上,学生李沅芳这样表达心中的“孝爱”,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出自己对“孝爱”的理解。  坐落于东山脚下、孝坊河畔的岑溪三小,自2012年创办以来,紧密结合本土文化,以“溪声琴韵·孝爱育人”为主题,以“创孝和之园 育仁爱之人”为办学目标,构
期刊
自治区文明校园、百色市“有效课堂”教学优秀组织奖、百色市教研先进单位、百色市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百色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一份份荣誉,见证了百色靖西市第五小学(以下简称靖西五小)的发展。2010年以前,该校还是一所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的村级小学,经过七年的发展,该校旧貌换新颜,并逐步向现代化小学迈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开展特色办学工作的成果。”靖西五小校长梁安作说。  课改:让课
期刊
大学教师坚持用板书上课 从教35年来,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教师刘晓芬坚持用全板书形式授课,受到学生们热情追捧,成为校园新一代“课堂网红”。刘晓芬认为,与多媒体相比,手写板书的形式更注重数学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如果对内容不熟悉,学生可以直接回顾知识点,做到有据可循。(来源:中国教育报)  最“文艺”的作业 近日,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李福言给学生布置了一次特别的古代汉语作业:用小篆给父母写
期刊
谢承忠是玉林北流市山围镇铁炉小学(以下简称铁炉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2017年7月24日,邻居家突发火灾,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救出被困的孩子,自己却被严重烧伤。普通人,不凡事——谢承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正如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给他的颁奖词所说:“师者仁心,您的行动,不仅诠释了一位老师平凡的心,也书写了一个公民大大的‘人’!”  “他是个好人”  谢承忠出生于北流市大坡外镇古哿村的一个贫困
期刊
日前,记者走进梧州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梧州十一中),看到该校几名学生正在准备期末戏曲考试,练习云手、甩袖等戏曲动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其中一名叫徐钰佳的学生告诉记者:“我们可喜欢戏曲了,平时除了讨论学习,聊得最多的就是戏曲。学习戏曲不仅让我们变得优雅,还能让紧张的学习生活变得轻松愉快。”  用戏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戏曲深化学校的德育内涵,梧州市于2014年率先在我区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通
期刊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市县、各有关部门和中小学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切实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排忧解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该《意见》是根据今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切合本土实际。  明确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原则  《意见》明确了校内课后服务
期刊
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关注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整合、内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帮助学生树立直面困难的勇气、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是初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物理中考备考复习课以专题方式推进,课堂以训练为主线,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强化训练及综合运用,是学生实现学科知识内化和整合、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必
期刊
“抢她的课比双十一秒杀还难”的复旦大学“女神”教师陈果,“最害怕两样东西”,一是害怕自己“不爱这个世界了”,二是害怕自己“灵感枯竭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只要我偶尔在看一些书的时候,看一些电影的时候,偶尔在学校里面旁听一些我的老师们讲课的时候,偶尔跟我的同学进行交谈的时候,他们的一个问题,或者他们的一个表情,或者在他们脑海当中浮现的一丝念想,突然间让我感觉到有意思,好玩,然后引出我的一大串问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