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生物知识的入门向导和手段,重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高生物学学科素养。“学案式”实验报告是将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和实验报告进行充分整合而形成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验报告,能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秩序,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案式 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74-0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挖掘和开发生物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秩序一般比较乱,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很多时候实验课只会停留在表面的喧闹中,学生没有真正从实验现象走进知识的本质,甚至出现在实验课上茫然不知所措,长此下去,学生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发现时的快乐,学习生物的个性思维和兴趣逐渐抹杀。因此,生物教师必须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积极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运用“学案式”实验报告,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学案式”实验报告是将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和实验报告进行充分整合而形成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报告,利用它将整节实验课“穿针引线”起来。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任务清晰,目标明确,因而教学秩序不凌乱,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和交流,在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就能完成实验报告,从而减轻学生课外填写实验报告的负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下面谈谈我们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课中运用“学案式”实验报告进行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设计思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但掌握程度不一,而本实验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因此本节“学案式”实验报告的大框架就是探究实验的七大步骤(附后),然后再在每个步骤后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这样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就有了整体的认识。
教学实践: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探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完实验填写现象,画观察到的细胞图。在分析结果的步骤里,引导学生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细胞失水和吸水,经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等概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的比较透彻。在表达与交流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如果滴加的是0.5g/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什么液体?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如何设计实验测定洋葱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如何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样层层深入,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和广度思维,同时也能考虑不同学情的分层教学。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没有观察到实验结果,影响后面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动态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知识,起到名副其实的辅助作用。
实践反思:本节采用这个“学案式”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熟悉探究实验的步骤,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在实验探究阶段,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引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素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描述,边思索,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实验探究实施过程再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学案式”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实验:
1.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过程: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①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因原生质层具______________;原生质层的伸缩性_______细胞壁的伸缩性。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表达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进一步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韩红艳(1971年4月-),女,中教一级, 教育硕士。
【关键词】学案式 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74-0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挖掘和开发生物学实验中的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课堂秩序一般比较乱,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很多时候实验课只会停留在表面的喧闹中,学生没有真正从实验现象走进知识的本质,甚至出现在实验课上茫然不知所措,长此下去,学生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发现时的快乐,学习生物的个性思维和兴趣逐渐抹杀。因此,生物教师必须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积极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探索与实践,笔者发现运用“学案式”实验报告,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学案式”实验报告是将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和实验报告进行充分整合而形成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报告,利用它将整节实验课“穿针引线”起来。这样学生在整节课中任务清晰,目标明确,因而教学秩序不凌乱,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和交流,在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就能完成实验报告,从而减轻学生课外填写实验报告的负担,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
下面谈谈我们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课中运用“学案式”实验报告进行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设计思路: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但掌握程度不一,而本实验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因此本节“学案式”实验报告的大框架就是探究实验的七大步骤(附后),然后再在每个步骤后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这样学生对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就有了整体的认识。
教学实践: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探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完实验填写现象,画观察到的细胞图。在分析结果的步骤里,引导学生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细胞失水和吸水,经过这样的教学形式,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等概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的比较透彻。在表达与交流时,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如果滴加的是0.5g/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什么液体?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如何设计实验测定洋葱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如何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样层层深入,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和广度思维,同时也能考虑不同学情的分层教学。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没有观察到实验结果,影响后面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使用PPT展示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动态过程,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知识,起到名副其实的辅助作用。
实践反思:本节采用这个“学案式”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在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熟悉探究实验的步骤,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在实验探究阶段,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引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素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描述,边思索,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实验探究实施过程再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
《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学案式”实验报告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实验:
1.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过程: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①外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因原生质层具______________;原生质层的伸缩性_______细胞壁的伸缩性。
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表达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进一步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韩红艳(1971年4月-),女,中教一级, 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