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表述与呈现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科书,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1-0040-08
  (一)概念界定
  要分析传统文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传统文化,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故而本文中的“传统文化”指向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将这一个概念拆分成三个部分,即中国、传统、文化。
  所谓“中国”,一方面在地域上将这一概念加以限制,此文化是在中国发生、发展的文化,而不是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文化;另一方面,明确了文化创造的主体,即在中国土地上世代生存的人们,也就是所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在中国的广大地域创造了若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区域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传统”,是“传”与“统”的结合。前者强调时间上的流传与延续,后者反映空间上的集中与聚合。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传统”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世代相传、独具特色。
  “文化”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狭义的文化包括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等;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指的就是从氏族社会晚期到中国近代前期,中华民族在以中国为主要的地域范围内创造并且由后人不断延续传承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特色鲜明、博大精深,包括哲学、宗教、礼仪制度、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内容。
  (二)历史回溯
  中学历史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认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世界各國教育界的共识。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涵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密切联系,深度契合。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自然而然地承载了更多的贯彻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
  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教科书发展历程时,就会发现传统文化在历史教科书中的表述和呈现,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有一个较为复杂的变迁过程。由于篇幅和材料所限,本文主要对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变迁过程进行简单的梳理。
  早在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即指出历史科要“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尤当先讲乡土历史,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这表明在中国自编历史教科书的起始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从清朝末年到中华民国时期编写的各套中国历史教科书,基本都包含了相当分量的传统文化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一时间还没能抽出大批人力编写统一的各科教科书。因此从过去解放区和国统区中遴选出一些较好的历史教科书作为暂代课本。初中所用古代史课本是由新华书店于1949年在叶蠖生编写的陕甘宁边区中学历史课本的基础上,修订出版的《初级中学历史课本》(全一册)。在这册书中,文化史内容只用了寥寥几课5000多字加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仍处于探索过程之中,暂代课本并没有真正将文化史作为独立的内容加以重视,而只是将与政治紧密相关的一些文学、哲学方面的内容以批判的口吻简略提到,对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医学等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没有介绍。
  1952~1953年出版的由王赓序、王芝九编写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三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初中历史课本。在这套书中,文化史的地位有所提高,中国古代文化的相关内容被作为政治史的附庸,以单独的章节进行了介绍。但这套书还很不成熟,如时段划分不合理,缺少了秦汉时期的文化;在内容选择上,偏重文学、思想方面的成就,科术、医学、数学等方面的成就讲的较少。
  195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开始编写第一套自编教科书《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四册)。在这套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在篇幅上增加的不多,但在编排上有所调整,如将文化史中与政治、经济紧密相关的内容在课文中穿插介绍;在史料选择上增加了许多科技方面的知识,适当减少了文学、思想方面的知识,在整体结构上趋于全面、完善。编写完这套教科书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在总结和讨论教材编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时提出:文化史方面的内容,除了与政治、经济有直接关联的材料须穿插叙述外,可以集中在一个大的历史阶段后面,作为单独的章节,保持其相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也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之后编写历史教科书的重要原则和规范之一。
  自1957年开始,受政治局势的影响,中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开始过分强调政治斗争史、农民起义史,而忽略了经济发展史、文化科技史等。196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写了《十二年制学校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四册)。在这套书中,传统文化内容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第一、第二册古代史部分的每个时段,都设置了专门的章节。可惜的是,从1964年开始,历史课改为只在初中三年级开设一年,古今中外的历史只有90课时的授课时间。这套新编的比较完善的教科书没有来得及推广就夭折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及统编教科书,各地自编的教科书中文化史的内容很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很大偏差。
  1977年开始,中国的教材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试用本)(四册),后来该套教科书经过修订,于1981年更名为《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四册)重新出版。这套教科书在传统文化内容的编写方面有很多革新:增加了一些以往教科书没有涉及的文化成就,如班固与《汉书》、唐宋散文等,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化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纠正了过去教科书中的许多错误观点,重新凸显了孔子、庄子等思想家的历史贡献;增加了一些插图,包括书前的彩色插图和课文中的黑白插图,再现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真实情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的热潮。这股文化热潮涉及许多重大的文化史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大批文化研究机构相继设立,文化史论著大量出版。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该《纲要》中提到的第一个教育要点就是“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纲要》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包括中华文明之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国古代文学,中华文明的艺术,博大精深的中华哲学、史学、教育和传统美德,辉煌的军事学成就以及中华民族的对外文化交往。
  在上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文化史内容大大增加。从1988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陆续编出了《义务教育三年制/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四册)和《世界历史》(两册)。通过实验和试用,这套教科书于1992年通過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查,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教科书中,《中国历史》第一、第二册共54课,全部是文化内容的课文占16课,几乎达到总量的1/3。这两册按历史时期划分为7个阶段,其中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分别有三课专讲文化史。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空前广泛,包含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农学、医学、建筑、哲学、宗教、文学、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体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但由于知识点过多过繁,也给一线的教学实践造成了一定困难。
  除了增加内容,这套教科书在编排上采用了新的体例结构,形式上更加活泼,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将“稻米流脂粟米白”“长安百万家”等诗句作为目标题,既生动醒目,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韵味。又如大量引用诗词、民歌、对联、谚语,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事实。这套教科书依旧采取了书前彩色插图和课文中黑白插图相配合的配图方式,插图的数量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化。
  进入21世纪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四册)。其中前两册为中国古代史内容。这套教材适当缩减了上一版教科书中的文化史内容,改变了以往以时间为主线系统介绍文化发展脉络的惯例,而是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扩展,突出重点,分条叙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与之前的历史教科书相比,这套教科书在传统文化方面,详略适中,重点明确,基本勾勒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面貌。
  (三)变迁趋势
  通过对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变迁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表述和呈现有这样一些变迁趋势。
  其一,在内容涵盖上,从极度贫乏到丰富多彩。从只讲与政治史密切相关的若干文学与哲学知识,拓展到文学、艺术、思想、科技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知识。
  其二,在呈现方式上,由单一到多元,由抽象到具体,从单一的文字表述发展为图、文(大小字)、练习题、栏目等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呈现,使学生能够通过历史教科书直观、深入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
  其三,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表述与呈现,受到政治形势和时代氛围的深刻影响。历史教科书既是传递历史知识、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国家和政府贯彻意识形态、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工具。所以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设置和表述方式,当然会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国家和政府的意志,极大地影响着历史教科书的史料选取和对人物、事件的评价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科书选取的大多是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内容,较少提到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而在改革开放后开放的政治形势和全社会关注文化研究的时代氛围下,历史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范围大为拓展,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也更加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历史课程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2016年9月,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终于面世并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统编教科书由教育部组织一批历史学界的知名学者进行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承担了该套教科书的编辑工作和部分编写工作。在对传统文化的表述和呈现上,统编教科书继承了原人教版教科书的一些编写方式和处理方法,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安排
  与之前的人教版教科书一样,统编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是在七年级教科书即中国古代史部分集中呈现的。
  在整体结构安排上,统编教科书依然采取集中设置与分散叙述相结合的方式。七年级上下册将中国古代史按照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划分为7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中,安排1~2课专门讲述某一时期的传统文化内容。在七年级下册的最后,还专门设置了一节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为主题的活动课。
  这种集中设置的处理方式,既方便了教科书的编写,也方便学生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在讲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后,再集中叙述“百家争鸣”这一文化现象,以说明这是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代表的是不同阶层的政治、经济主张。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出发,理解“百家争鸣”的内涵与意义。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讲完从隋朝建立到“开元盛世”百余年的政局变动后,设置了“盛唐气象”一课,专门讲述唐朝的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风气和文学艺术,多角度、立体化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教科书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希望给学生提供一个从整体上理解隋唐时期时代特征的角度和途径。
  政治、经济与文化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除了这些专门设置的课,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还分散在其他介绍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的课目中。如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提到秦始皇命李斯等人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这既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也是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又如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从明朝强化专制集权的角度讲述了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同时也附带介绍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和八股文。   (二)内容选取
  统编教科书在传统文化内容的选取上,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典型性、多样性和连贯性。
  1.典型性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初中历史教科书篇幅有限,在选取传统文化内容时,就必须选取那些重要的、典型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同时适合初中学生接受、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关键知识点。统编教科书选取了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40多人,科技、文学著作30余部,对中国古代思想、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成就,都有比较详细的阐述。对于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节日、古代建筑遗存,教科书也有适当呈现。与此同时,统编教科书对另一些相对不那么典型或者初中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內容,如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等,采取了回避的做法。
  2.多样性
  统编教科书在选取传统文化内容时,还特别注意多样性。多样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门类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在统编教科书中,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书法、绘画、戏剧、建筑、民俗、宗教、手工艺、数学、天文学、农学、地理学、医学等各方面的成就,都做了一定程度的介绍,几乎覆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门类。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共同缔造的。统编教科书在叙述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不仅讲述了汉民族的文化成就,而且注重表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如讲张骞通西域时,提到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乃至多种乐器与歌舞都传入了中原;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时,提到了胡床、椅子、方凳等坐具随着少数民族的内迁而引入内地,并逐渐流行;讲到盛唐气象时,提到了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对唐朝社会风气的影响。通过对古代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和多元一体的特质。
  3.连贯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思想、文学、艺术还是科技,都有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也是文化自身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过程。以汉字的演变为例,教科书从甲骨文入手,用两个子目讲述了甲骨文的发现过程、记载内容和造字特点。教科书在介绍造纸术时,提到了汉简与帛书;在讲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时,提到了小篆和隶书;在讲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文化时,着重谈到了东汉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对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著名书法家和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碑刻书等书法字体都有细致的解读和说明。如此一来,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的发展过程就基本梳理清楚了。
  (三)多元呈现
  统编教科书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传统文化加以呈现,除了在正文中进行介绍,还充分利用了栏目和图片。
  1.栏目设置
  统编教科书一改以往历史教科书分大小字的编写体例,而是采取了以正文叙述为主,以“导言”“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多种栏目为辅的编写体例。这些栏目为教科书搭建了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和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并把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了教科书的各个环节。
  “导言”以简短的篇幅概述每课内容,之后设置问题,引入教学。“导言”常常采取引用诗句、谚语、典故传说等方式。如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使用了李白《古风》组诗中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来导入新课。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使用了“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典故来引入教学。
  “相关史事”和“人物扫描”是对正文叙述的补充、拓展和深化,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正文。如介绍元曲时,教科书不可能在正文中对元曲杂剧家和相关元曲作品进行详细叙述,于是就采取设置“相关史事”的办法,对关汉卿和《窦娥冤》做了简要介绍,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元曲的内容与风格。介绍明朝小说和戏剧时,教科书用一则“相关史事”梳理了从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到元曲、小说、戏剧一脉相承的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程。又比如教科书谈到《红楼梦》时,用一则“人物扫描”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交代了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创作背景。
  “材料研读”栏目选择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有益有趣。七年级教科书选取的材料一般都是古文,既富于文化意蕴,又能说明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的“材料研读”,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接着提出问题:“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
  “课后活动”栏目,或是对一课学习成果的检测,或是对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教科书在设计这一栏目时,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古典意蕴。如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主题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一课的“课后活动”则是查询“退避三舍”“纸上谈兵”“老马识途”“百发百中”“唇亡齿寒”“卧薪尝胆”“朝秦暮楚”“三令五申”“一鼓作气”“完璧归赵”这些成语的由来。又如七年级下册第21课的课后活动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京剧脸谱的图片,举办一个京剧脸谱展览”,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展开自主学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知识拓展”栏目位于每课的最后,主要功能是拓展教材的知识内容,拾遗补缺,承上启下。综观七年级上下两册的41则“知识拓展”栏目,其中有20则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如良渚文化、陶寺遗址、安阳殷墟、金文、都江堰、兵家、秦始皇陵兵马俑、成语“破釜沉舟”的故事、农历与节气、诸葛亮、郦道元与《水经注》、唐太宗用人唯贤、敦煌莫高窟、金朝统治者提倡儒学、宋朝的商标广告、文天祥、《资治通鉴》《徐霞客游记》、承德避暑山庄、大型典籍的编纂;等等。
  2.图片设置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图片比文字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七年级教科书基于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精心选用了历史地图和文物图、人物图、想象图、遗迹遗址图,共300多幅。这些图片是对文字叙述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学生接受古典艺术的熏陶,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建构知识体系。
  以陶器为例,统编教科书选取的陶器图片包括半坡人面鱼纹陶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良渚遗址出土的刻符罐、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型彩陶壶、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觚、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商周时期的奴隶陶俑、秦始皇陵兵马俑、秦代空心砖、汉代瓦当、东汉宅院画像砖、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西晋持刀陶俑、南朝牛车画像砖、北魏陶俑、隋朝士兵俑、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等,涉及灰陶、红陶、白陶、黑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各种陶器类型。统编教科书选用的每一幅古代陶器图,都有着特殊的艺术内涵和史料价值。如《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再现了秦国气势恢宏的军阵场面和秦朝高超的彩绘陶艺术;通过造型细腻、色彩艳丽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可以感受到唐代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水准和唐三彩的独特艺术魅力。
  以绘画为例,统编教科书选取了大量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包括《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帝后礼佛图》(洛阳龙门石窟)、《雨中耕作图》(莫高窟壁画)、《步辇图》《弈棋仕女图》《天王送子图》《韩熙载夜宴图》《契丹人引马图》(辽墓壁画)、《耕获图》《清明上河图》《榜葛剌进麒麟图》《抗倭图卷》《皇都积胜图》《北京宫城图》《盛世滋生图》等。其中既有名家名作,也有普通的砖画、壁画。以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例,该图反映了画家高超的绘画艺术,同时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该图领略北宋时期繁荣的商业贸易和蓬勃兴盛的城市生活。
  部分图片,特别是文物图,如果不加以解说,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发生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教科书采取了加注的方法,有的是脚注,有的则直接在图注中解释。如七年级上册第5课有一幅《利簋及铭文》文物图。1976年,利簋出土于陕西临潼,这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通过利簋中的铭文,考古学家测定出了牧野之战的确切时间。教科书通过脚注的形式,对该文物做了解说。又比如七年级上册第7课有一幅《铜冰鉴》文物图。1978年,铜冰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这是由一个方鉴和一件方尊缶组成的青铜套器,是战国时期的贵族用来冰酒的器具,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通过对这些图片的解读,学生能够将历史记载与文物遗存相对照,真正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亲近、喜爱和认同之感。
  上文回顾了中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变迁过程,具体分析了新近投入使用的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可以说,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对于传统文化,在结构安排、内容选取、呈现方式等各个方面,是逐渐完善、愈加科学、不断创新的。不过,如何在未来的历史教科书中更好地表述与呈现传统文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建议。
  (一)处理好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问题
  在现行的教科书编写体系下,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依据是国家教育部编制的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历史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和大致的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科书编写建议。可以说,历史课程标准就是编写历史教科书的指挥棒。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都相当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课程内容环节,出于教科书篇幅、课程设计思路等多方面的考虑,课程标准对传统文化内容又有一定程度的取舍。
  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例,它强调历史教科书要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取“点线结合”的方式,设计课程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歷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让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指引下,教科书按照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强化了一些历史线索,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同时也相对弱化了一些历史线索,如文化史、科技史。如《诗经》与《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九章算术》等内容,统编教科书就没有讲述。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突出重要的“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教科书的难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和身心发展特点。
  不过,这样也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相关知识链条的断裂。如不讲《诗经》《楚辞》与诸子散文,就无法讲清楚中国古典文学的起源。不讲扁鹊而直接讲述张仲景与华佗,早期中医的发生发展历程就缺了一个重要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是否需要补充相关知识,是否应该交代相关历史背景,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际验证。
  当然,课程标准指引了教科书的编写方向,它规定了教科书必须编写什么,但并没有规定教科书还可以编写什么。如何让历史教科书在满足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需要教科书编写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处理好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衔接问题
  目前我国最新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即统编教科书,采取的是依照时序、中外历史分编的编写体例。七年级上下册讲述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上下册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上下册讲述世界历史。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则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编写的。各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打破了通史体例,采用专题史体例和中外历史合编的方式,将所有历史内容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重要历史内容的三个必修模块和旨在拓展学生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六个选修模块。传统文化内容集中在历史必修3模块中呈现。
  按照目前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体系,存在着如何有效衔接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内容的问题。总的来说,学段衔接与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内在一致性。初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既要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也要有相当程度的区分。初中历史教科书,要从一些相对浅显的知识点出发,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高中历史教科书,要让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分析传统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如何通过中学历史教科书分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处理好文化与文化史的关系问题
  中学历史教科书,呈现的是长时段内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复杂变化发展过程。历史教科书在讲述传统文化内容时,不能简单罗列相关的知识要点,而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涉及传统文化的人物、现象、器物进行深入剖析,把文化史与社会史融合起来,注意历史课与语文课、艺术课和思想教育课的区别,增强教科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历史意蕴。统编历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四)处理好历史教科书与其他学科教科书的关系问题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学科教科书的共同任务。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科目,选取了大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也涉及了一些古代科技方面的知识。历史教科书应该与其他学科配合,共同构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在编写历史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时,应当充分吸收其他学科教科书的有益经验;在内容设置和表述方式等方面,避免与其他学科教科书重合。
  【作者简介】黄云龙,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高级编辑,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编写和编辑出版工作。
  【责任编辑:李婷轩】
其他文献
关键词:试题,结构分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8-04   依据中考试题优化课堂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其前提是充分领会中考试题的导向功能。本文以一道中考试题为例,就建构连接试题与教学的桥梁,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谈一点实践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试题:(本题据2019年连云港中考题微调)历史在我们
[关键词]情势与文化,历史行动,思想价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 2019)15-0044-06  思想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结晶。思想的美感与价值最能激发学生的智趣,最易让学生挑战自我的认知,从而进入高阶思维,实现高水准学习状态。思想的美感与价值何以让学生得以深切地感悟?在笔者看来,应引导学生认识思想史,需要关注历史情势,深切理解思想从哪里来;
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承前启后,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新形式,在政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本课应该怎样教学?可谓见仁见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制宪过程的视角,谈谈《1787年宪法》的教学和探索。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PPT呈现《独立宣言》相关内容,让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科学精神,伽利略思想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21-0051-03    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研究《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显性目标,还要发掘和探索《历史课程标准》背后的隐性目标的实现。”关于近代科学发展的教学,“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应该是课程标准的“隐性目标”。在
高中课标中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作出了明确要求,各版本教材在叙述这一要求时也都详细介绍了雅典民主各时期的内容,其中又以岳麓版最为详实,但对民主的弊端大都介绍不多,和民主紧密相连的自由概念更是未加阐释。然而,教材对此未作解释,却不代表高考不考。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即以自由为视角,考查了雅典民主不同于现代民主的特点,原题如下: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关键词]明朝,社会控制,朱元璋,治国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3-0003-07   初中教科书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主要内容是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以五军都督府统兵,皇帝直接掌握军权;用锦衣卫(厂卫)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科举严格从四书五经命题,禁锢思想,等等。20世纪下半叶
关键词 内阁,法定,历史教学,微信群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30-05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历史研究和教学发生了巨大的革命。备课中存在的疑点、难点,教师都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群向同行求助。理越辩越明,持续而深入的群聊,常常为一线老师大开脑洞,解决许多教学和研究上的困惑。最近,由一批知名特级教师联合创办的微信群“新历史教育——名师工作
[关键词]高考历史,浙江卷,方法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14-07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
从《天津条约》到义和团运动的40年,①过得并不像《天津条约》前的20年那样平静,那时候,条约国较少,《南京条约》在起作用。这样,70年代见证了与英国的马嘉理案,80年代有中法战争,90年代有中日战争,还有缅甸被吞并,朝鲜的朝贡国地位被解除,台湾被割让,以及胶州、旅顺口和大连湾、威海卫、广州湾和九龙都被租让出去,继这一切之后,就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朝廷逃亡西安。到这个世纪末,可以说这杯苦
[关键词]演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58-06  本课是“史证教育”的实验课。笔者以为“史证教育”是掌握收集史料、鉴别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等“史证方法”的习得过程;也是形成“史证意识”和“史证精神”的教育过程。“围绕问题收集史料——针对问题解读史料——根据史料论证问题——依托史料重现历史”是历史课堂教学中